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知识板块的主线是“压强”,分为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同时它也是浮力知识的基础.本知识板块的重点是压强的改变方法及压强大小的计算.压强知识点始终是中考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方面它综合了压力的概念、受力分析的知识,同时压强知识在生活与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各类题型中都出现了压强的考点.  相似文献   

2.
本知识板块的主线是“压强”,分为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同时它也是浮力知识的基础.本知识板块的重点是压强的改变方法及压强大小的计算.压强知识点始终是中考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方面它综合了压力的概念、受力分析的知识,同时压强知识在生活与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无论是填空、选择、实验探究还是综合应用题中,都会出现有关压强的考点.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压强、浮力的计算是重点和难点,且在各省中考中均占有较大权重.本文主要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对此类题型进行分析、归纳,帮助学生构建压强、浮力综合计算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掌握压强、浮力问题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弄清力学中物理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1中考热点、命题趋势以及复习对策本章中考的热点是关于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的特点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近年新课标中考试卷出现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题目也不少。本章在中考命题中注重生活实际的应用,探究性试题仍然是热点题型,本章与质量、密度、浮力的综合考查也常出现,对于流体压强的考查也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试题难度较小,今后在复习中应加强所学知识与生活应用的联系,利用压强知识多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还要学习探究实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大气压强教学中程序的使用方法。“大气压强”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比较抽象的一部分内容,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比较困难。为了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掌握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笔者设计一套程序教学方案,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将大气压强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堂课运用提问,试验探究,归纳演绎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运用阅读,类比思维等学习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笔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压强,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容易走入误区。实际教学中需要暴露学生的误区并采取适当的策略加以突破,把物理知识跟自然现象、实际问题的情境关联起来,使学生能从真实情境中看到相关的物理原理、物理条件或物理要求,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8.
严代伟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4):32-32,43
物理来源于自然,我们身边的众多现象就包含了无尽的物理知识。下面就略举一例谈谈迁移、总结复习的方法。从一条小鱼身上可能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这些问题既联系了实际,也能创新地启发我们思考更深沉的东西,激发出去探索,寻求新东西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不一定相等,是中学物理中的知识难点.本文阐述了在建构主义理论和新课堂教学观的指引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突破知识难点,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液体压强”教学是在完成“压力和压强”教学后进行的,借助“压力和压强”的有关知识导出液体对支承它的物体有压强并不难接受,然而认识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以及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体积、总重无关,仅凭教师讲述,并不能让学生信服,利用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这部分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  相似文献   

11.
中考命题在紧扣教材知识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中考实际,在坚持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重视对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考查.命题者为了考出学生的水平,拉开成绩的档次,在试题中有意打“埋伏”,设“陷阱”,使学  相似文献   

12.
根据力学和热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研究了球形液面内外的压强的形成机制,推出了球形液面内外的压强差的计算公式,利用凹凸球面附加压强公式分析计算了典型实际问题,对同类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压强是初中学生较难理解的一个物理概念,首先是它的定义,其次是关于固体和液体在有关压强计算方面中的不同之处。根据日常教学中的体会,认为学生要掌握好有关压强的知识,有一些关键点要注意。  相似文献   

14.
压强和浮力知识在中考中是必考的,但是不会有烦琐的计算,而是侧重于考查相关知识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以下对压强和浮力知识常见中考题进行归类总结.一、通过对现实生活情景的分析,考查基础知识点.例1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  相似文献   

15.
深度备课区别于传统备课,是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将新知识进行多维知识整合,与原有的知识结构融为一体,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以“大气压强”的深度备课为例,通过对学生的知识盲点和思维误区深度分析,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和梳理,重构教学逻辑,有效地促进深度教学。  相似文献   

16.
液体的压强知识比较抽象,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和规律及对压强的传递与固体不同,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容器形状的不同导致液体深度发生变化,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对这类问题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17.
使用教具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具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直观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同实际的事物相联系,便于学生加强对学习对象的理解,以形  相似文献   

18.
肖明华 《考试周刊》2009,(26):200-200
很多学生学到有关浮力知识的章节时就犯难,原因是浮力知识的应用涉及较抽象的计算题,同时它的综合性较强。学生要很好地掌握浮力知识及应用,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对其它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浮力问题综合性较强,其涉及密度概念、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力的平衡关系、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等物理知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读懂浮力知识点和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下面对浮力知识点作一个总结,并通过几个例子解析浮力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洪洛亚 《考试周刊》2013,(37):145-146
<正>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规律。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压强的概念和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是本节的教学难点。理解压强概念除了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跟受力面积大小有  相似文献   

20.
压强知识是初中物理学习阶段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分化点,熟练压强类问题解法是摆在同学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