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MBO(Management Buy—out)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经济学家也给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解释。2003年4月,MBO被紧急叫停,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在相关法规完善之前暂停受理和批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到2004年中,国资委再次叫停了大型国企的MBO,而对中小企业的MBO则列出了限制条件。可见,在国外广受欢迎的MBO在我国却是走的风雨飘摇。  相似文献   

2.
MBO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已有近20的历史,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顶峰。我国自1998年北京四痛集团首开管理层收购先例之后,到2002年止共有7家上市公司成功地实行了MBO。但是这种泊来的制度必然地将在我国面临着法律障碍。  相似文献   

3.
管理层收购(MBO)对降低代理成本,明晰企业产权有着特殊的意义,但它所赖以存在的市场基础我国并不完全具备.所以,国有上市公司MBO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屡屡发生.文章以豫光金铅MBO为例,对我国现阶段实施MBO所存在的问题一一剖析,指出中小型企业可通过MBO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国有大型上市公司实施MBO涉及问题众多,要谨慎从事。  相似文献   

4.
MBO(管理层收购)是一种较新型的企业并购方式,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实施管理层收购过程中产生诸如收购价格不合理、融资渠道少、信息不对称、整合和法律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确立合理的收购价格评定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次要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为MBO拓宽资金渠道;还要完善MBO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MBO的过程监督。  相似文献   

5.
源起于西方国家的管理层收购(MBO)对于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激励管理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MBO是舶来品,其在我国的实施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和障碍。本文着重从MBO的主体方面入手,论述了我国在实施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的法律障碍,提出管理层收购应用于我国国企改革的法律对策,以使MBO本土化更加可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我国的经济现状,从委托——代理理论、MBO运作中的三大难题、实施MBO的目的和管理层的动机上对管理层收购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目前我国不应进行管理层收购。  相似文献   

7.
MBO。即Management Buy-outs,中文是“管理层收购”或“经理层收购”、“经理层融资收购”。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的一种。杠杆收购(Leverage Buy-outs,LBO).广义的定义是一种利用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以达到控制、重组该目标公司的目的,并从中获得超过正常收益回报的有效金融工具;狭义的定义是一小群投资者主要通过大量的债务融资,收购公众持股公司所有股票或资产,一般上市公司转为非上市公司时通常应用这种手段。这里讨论的是广义的杠杆收购。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并对管理层收购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指出了我国管理层收购(MBO)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各地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中,管理层收购(MBO)被付诸大胆的尝试。尽管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律环境欠缺,MBO仍由默默无闻的个别行动发展而成近年大规模涌现、并引发理论界、政府及公众热切关注和争论不休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MBO(ManagementBuyout),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来获得公司的控制权,从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起源于20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的MBO中,多是以协议转让非流通股的方式完成的,因此转让股权的定价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制定科学的转让价格,保证上市公司MBO的公平合理,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MBO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以8家上市公司的MBO定价为例,分析了定价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科学的定价及在定价中应完善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MBO自从上世纪末引入我国,就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国资委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进一步蔓延,叫停大型国有企业MBO,更是让这一话题再度升温。文章通过介绍MBO的概念、特点以及我国MBO的发展现状,从盈利能力、持股比例和股利政策等财务角度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并在肯定MBO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针对MBO在我国现实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作为杠杆融资的一种形式,MBO对商业银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商业银行不仅可以通过杠杆融资业务为MBO提供资金,而且还能在MBO过程中以投资银行的角色发挥作用。这样做不仅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做好融资顾问和财务顾问,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企业改制的全过程,了解企业管理、财务变化情况和发展前景,保全银行信贷资产,培育新的优质客户,建立起新型的银企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MBO浮出水面的大背景是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本文紧密结合中国MBO的大环境,以MBO的焦点——“定价”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MBO定价之所以引发争议的深层次原因。作者认为以每股净资产为标准评价国有股定价是否公允是有待商榷的,提出把定价的争议归因于国有企业的收购主体是管理层,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误导性的。有理由相信,随着政策环境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MBO作为一种调整产权关系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新手段,必将对我国的企业改革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制度缺陷背景下的中国MBO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去年开始到现在,MBO在中国的发展如同一场运动,迅速的兴起又迅速的沉寂.本文通过对欧美国家的MBO实践与国内MBO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国内MBO的特性,进而寻找中国MBO的缺陷所在,最后尝试指出MBO在国内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管理层收购兴起于80年代西方的杠杆收购浪潮。随着“国退民进”改革趋势的挺进,管理层收购对我国企业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经营者长期激励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环节,而管理层收购为建立经营者长期激励制度开拓了新的途径。从理论方面分析,管理层收购是属于人力资本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企业并购理论的交叉学科课题,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而在实践中,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一定范围内已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7.
阐析管理层收购(MBO)在明晰产权、降低代理成本、激励高管人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中国MBO的现实,分析以MBO作为股权激励机制,实现国有股减持的偏颇,探讨当前MBO中存在的企业绩效低下、高派现、低收购价、会计信息操纵等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是因其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有效解决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而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由于市场基础和法律规范方面的不同,MBO在我国的开展招致了较多的争议,本文将就MBO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效应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在企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已取得显著实效。地方高校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全面推行目标管理,不仅能够提升学校的管理品质和管理效益,而且还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推行目标管理,当务之急是要抓好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实施、目标的考评和目标的反馈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MB0被叫停的情况下,各种曲线MB0层出不穷。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我国上市公司曲线MBO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讨论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以加强对上市公司曲线MBO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