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冷凇 《声屏世界》2010,(2):19-20
冷凇:约翰娜女士,您好!2009年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纪录片选片会.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您作为评委参会。2008年您来过中国国际纪录片选片会,观看了数以百计的中国精品纪录片.此届您也看了差不多100部最经典的全国优秀纪录片.给您留下什么印象?您认为与2008年相比有何变化?约翰娜:首先的印象是中国的纪录片在坚持多元化发展。我欣喜地发现,中国纪录片在艺术把握能力上更加“自由”了,许多纪录片的社会批评和批判意识更强了。  相似文献   

2.
冷凇 《声屏世界》2007,(4):38-39
(一) 2006年中国国际纪录片选片会成为05——06年度全国优秀纪录片的一次大检阅,其间涌现出无数值得深思与借鉴的新作品。中国纪录片在90年代后期面临了栏目化、市场化带来的困境之后,近些年终于在独立精神和标新立异的基础上艰难迈出了可喜的几步。  相似文献   

3.
2005年1月24日—2月1日,我作为第19届飞帕(FIPA)国际电视节唯一一名亚洲终评评委,在法国的海滨城市比亚里茨全程参加了这个在国际上最具影响的国际纪录片节。这期间,我考察了欧洲国家纪录片的创作和营销情况。节目市场的不同中国的上海电视节和四川电视节一般都是以包租摊位的形式销售纪录片或栏目性节目。其优点是宏观、热闹而直接,有的制片人和纪录片作者就在摊位现场谈价格签协议。其不足是无法马上看到这个节目,经销商必须在摊位上取得光盘后带回宾馆用随身携带的电脑观看。法国的飞帕国际电视节和瑞士的尼翁电影电视节没有中国电视节…  相似文献   

4.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2010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以山地民族、原生影像、人类记忆的延续与传播为主题,举办了玉昆仑奖国际纪录片评选、高峰论坛、国内外优秀山地纪录片展播等活动。在本届玉昆仑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中,共有35个国家的511部作品参评。来自美国、加拿大、乌拉圭、俄罗斯、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十四位国际评委作为  相似文献   

5.
背景:美国国际影视节是世界性的影视作品国际展映、评奖活动之一,今年举办的幕54届影视节共有55个国家的1500部作品参展。当地时间6月8日晚,第54届美国国际影视节在芝加哥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节目代理公司和福建电视台联合制作,孙曾田、许丹执导的纪录片《祖屋》荣获“银屏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我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纪录片佳作,并频频在国际大赛中获奖。如上海东方卫视制作的纪录片《小小读书郎》获2005年亚洲电视节最佳长纪录片奖;2006年,《蜕变》获得第16届东欧“媒体震撼国际影视  相似文献   

7.
“崛起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现状和发展”学术研讨会纪要刘景琦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广播电视学会、中央电视台、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有限公司、上海电视台联合发起,上海电视台组织实施的“崛起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学...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一般认为纪录片是最有品位、最具魅力的电视作品,当电视业主要讲求感官满足和娱乐时,纪录片却强调了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纪录片是一种影视纪实艺术,它在影视新闻、影视叙事艺术、影视文献的交叉地带建立了自己的领域,这使它具有多重品格:以真实性和信息传播相交叉;以艺术性和审美功能及影视叙事艺术相重叠;以及以学术性和文献功能相联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通过拍摄纪录片《老郭和他的马队》,使我更加认识到了纪录片的一些艺术特征。一、真实的艺术美纪录片有较长的过程、丰富的人文动态及对生活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重视保持生活的原…  相似文献   

9.
王慰慈:台湾淡江大学大众传播学教师,台湾文建会文化纪录片推广研讨计划主持人,台湾电影资料馆纪录片历史与目录整理计划共同主持人,台湾纪录片双年展选片委员。 纪录片作品曾获台北电影特别奖、金带奖、报道纪实类一等奖、优等剧情片金穗奖,等等。 曾担任台北电影奖评审、短片辅导金评审、优良地方文化纪录片评审、金马奖评审、金穗奖评审,等等 方方: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研究课题《中国纪录片发展史》课题研究负责人。 台湾制作纪录片的方法: 方方:现在台湾一般拍摄纪录片的组成形式是怎样的? 王慰慈:…  相似文献   

10.
李虹 《视听纵横》2007,(1):82-82
2006年9月,在云南玉溪举行了"2006首届中国·玉溪国际环保纪录片周"评奖活动,这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共玉溪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本届纪录片周共收到来自中国、英国、德国、比利时、哥伦比亚等电视台、影视机构、环保系统、大专院校以及独立制片人的354部500多集作品,首次集中展现了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内外纪录片。初评筛选后85部参赛作品进入最后角逐,经过国内外专家评委的终评,最后25部作品获奖。浙江卫视选送的纪录片《今年春天在哪里》荣幸地获得了二等奖第一名。  相似文献   

11.
吴建宁 《视听界》2005,(3):85-86
纵观近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那些雅俗共赏、专家叫好、观众喜爱、社会反响大的优秀纪录片,无不是创作创作个性与群众观念完美结合的典范。但也有相当一批作品,功夫费得很大,却只注意张扬创作的个性,而缺乏观众意识,辛辛苦苦,甚至精心打造的节目,只成为创作个人的咏叹调,得不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我作为近两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的评委,在观看参评的纪录片节目中,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12.
纪录片在影视艺术中可以说是最老的形式或品种。对于纪录片的研究,也有长远的历史了。但是,对于中国电视界、电影界来说,探讨纪录片的创作规律的理论研究做得很不够,以致有不少摄制过许多纪录片的人,却自认为对“纪录片是什么”搞不太清楚;教育、理论界也有人甚至认为纪录片没有理论。鉴于此,我们摘编了国际、国内纪录片学术界有代表性的论述。我们删繁就简,不妄加评判,整理出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强调纪录片创作理念创新的深层原因,是作为一种影视艺术的纪录片自身创新发展.寻求突破的需要,而现实和直接的动因则是对“纪实主义”话语霸权的反思和纠正。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赢得过不少国际奖项和赞誉,但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本从中国纪录片发展中遭遇的困难和问题出发,分析了中国纪录片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并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运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18日一23日,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的地下放映厅掀起了一股气势不小的纪录片“热”,其“热度”之高不亚于今夏厄尔尼诺带给我们的酷暑。这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主办的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掀起的热浪。全国各地数百名纪录片创作者和教育、理论界人士以及海外著名专家欢聚一堂,共同探讨纪录片创作问题c短短的6天时间,轮番轰炸般上映了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哈萨克斯坦、德国、日本、法国的世界级纪录片大师的作品。与此同时,当今世界纪录片与中国纪录片名流联袂登台,向中国纪录片的同仁道出他们的心曲。美国直接电…  相似文献   

16.
叶造 《东南传播》2020,(12):65-67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联合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福建省海洋影视文化中心,历时三年拍摄制作的八集系列人文纪录片《海上福建》成功登陆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时段,同时海峡卫视通过中国卫星长城平台面向全球229个国家和地区同步播出,收获各界好评。2020年10月《海上福建》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库。本文对《海上福建》纪录片从故事策划、故事调研、故事分集到最终成片的具体过程全面分析,探讨中国纪录片在对外传播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实践,以求总结一些经验教训,供读者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6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评选出的“双十大纪录片”为例,论述了纪录片创作者的文化背景、知识架构、价值现对影像表达的角度和方式影响,认为事件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表达方式的真实,这三者通过编导独立的思考、自省的意识相互结合,在拍摄的行进中既介入现实又重构历史。纪录片的真实并不仅仅是客观事实,它还包括了创作者情感的真实和表现手法的真实,当然,它所呈现出的最终结果则是价值的真实。总之,纪录片是创作者用活动影像的方式来表达的一种透过事件表象,独立思考出来的对于事件本质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承办由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广州电视合作为大会执行机构的 200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干2005年12月6-11日在广州举行。本届大会通过一系列评优、研讨、中外优秀纪录片展播以及中外纪录片交易,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媒体、纪录片制作人以及专家学者的眼光。一、评优:以“今日女性”为主题本届大会将关注目光投向了“今日女性”这一特定人群,要求与会纪录片通过影像真实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民  相似文献   

19.
张炜 《新闻爱好者》2012,(10):43-45
在中国影视产品的出口类型中,纪录片占据较大比重。中国纪录片的出口地区不仅包括东南亚,也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然而,相对于美国探索频道或是日本NHK的纪录片,中国纪录片的海外影响力依然十分有限。除去制作成本、艺术表现形式的因素之外,文化差异尤其是价值观差异也是影响中国纪录片海外市场的重要原因。本文旨在探讨价值观的差异对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02年5月27日,“纪录片论坛2002——中国纪录片20年(1980-2000)回顾展映暨研讨”活动的研讨会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电视纪录片研究者和创作者齐聚一堂,对中国纪录片20年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展开专题讨论。论题包括:中国纪录片20年回顾、20年中国纪录片语言的形态和演变、纪录片的电视栏目化、纪录片的国际化和市场化走向、中国纪录片多元化创作争鸣等,本期将继续选登研讨会的发言摘要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