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放     
我国实现“两基”地区人口覆盖率超过九成本刊综合消息2003年,全国又有51个县(区)和12个县级行政单位通过了“两基”验收,我国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1.8%。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说,实现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目前贫困地区的“两基”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据教育部介绍,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总规模稳步发展,各级教育入学机会进一步增加,各级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但目前也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如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任务艰巨;中等职业教…  相似文献   

2.
今年民族教育最让人振奋的话题是“两基”攻坚。为了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好地解决西部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瓶颈”问题,今年初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部门制定的《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两基”攻坚计划正式启动,令西部地区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农牧民为之振奋。西部“两基”攻坚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截至2003年,西部地区还有330个县没有实现“两基”,其中民族县280个。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高原、高寒山区、牧…  相似文献   

3.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委员陈至立2月26日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的攻坚目标如期完成。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西部开发办四部门制定的《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攻坚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国家在今后四年将投入10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在西部372个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8个团场和中部省份尚未实现“两基”的县…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学》2005,21(1):64-64
全国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达到91.8%。到2003年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2659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81个),比上年增加61个县(市、区);12个省(直辖市)已按要求实现“两基”。  相似文献   

5.
据教育部日前公布的《二○○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达到95%以上。到2005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2890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5个),12个省(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要求实现了“两基”。2005年全国共有小学36.62万所,招生1671.74万人,在校生10864.0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5%,其  相似文献   

6.
信息窗     
全国73%人口地区实现“两基” 在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宣布,1998年,全国又有300个县(市、区)达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要求,有65个县(市、区)通过了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验收。至此,全国实现“两基”的县(市、区)累计达到2242  相似文献   

7.
到今年年底,我国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将达到98%。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西部地区将整体性实现“两基”,“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第十五批实现“两基”县的名单和第十四批“两基”县复查结果。据悉,2008年,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克服困难,努力攻坚,当年又有17个县通过省级人民政府的“两基”验收。  相似文献   

9.
到2007年年底,我国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的覆盖率可达98%。这意味着,经过4年努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这一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任务如期完成。为此,半月谈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记者:请问西部“两基“攻坚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  相似文献   

10.
《甘肃教育》2008,(19):F0002-F0002
2003年,国务院作出了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重大决策,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制定了《甘肃省“两基”攻坚实施计划(2004-2007)》,并与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签订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责任书》。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第十五批实现“两基”县的名单和第十四批“两基”县复查结果。据悉,2008年,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克服困难,努力攻坚,当年又有17个县通过省级人民政府的“两基”验收。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     
☆教育信息☆※教育概况◆教育部日前发布《2003年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总规模稳步发展,各级教育入学机会进一步增加,各级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提高。2003年全国又有51个县(区)和12个县级行政单位通过了“两基”验收,使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1.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8.6%,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2.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为0.34%,初中阶段辍学率为2.84%。高中阶段教育总规模持续增长,毛入学率达到43.8%,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持续发…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公布去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发布2003年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总规模稳步发展,各级教育入学机会进一步增加,各级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国又有51个县(区)和12个县级行政单位通过了“两基”验收,使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1.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8.6%,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2.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为0.34%,初中阶段辍学率为2.84%,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任务依然艰巨。高中阶段教育总规模持续增长,毛入学率达到43.8%,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初中毕…  相似文献   

14.
数字     
《教育》2010,(3):9-9
2845个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第十六批实现“两基”县的名单和第十五批“两基”县复查结果。截至2009年底,全因累计实现“两基”的县(市、区)达到2845个,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7%,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5%。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2003年12月30日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教育部关于制定《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的汇报,听取了科技部关于12个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进展情况的汇报。会议认为,《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了近5年我国教育工作的方向、任务和目标,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对实现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做出了具体部署。实…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目前公布了第十五批实现“两基”县的名单和第十四批“两基”县复查结果。据悉,2008年,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克服困难,努力攻坚,当年又有17个县通过省级人民政府的“两基”验收。经国家教育督导团审查,确认其中15个县达到现阶段“两基”要求,其中有6个县存在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7.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盲(以下简称“两基”)目标,特制订《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民族地区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民族教育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今年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启动实施,为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记者就发展民族教育有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夏铸。记者问(以下简称问):加强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是促进民族地区“两基”工作,提高“普九”质量的重要措施。民族地区如何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的机遇,大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夏铸…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今后农村教育工作的三大目标和五大举措:第一个目标是坚决打赢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战;第二个目标是巩固“两基”成果,实现全面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第三个目标是进一  相似文献   

20.
1997年丰泽区建区以来,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1998—2002年连续五年顺利通过省、市教育“两基”跟踪检查;2001年9月,被授予全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区;2003年4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称号:2003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落户丰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