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智美控股集团,是中国第一家集赛事运营、影视制作、品牌服务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集团。智美控股集团历经十三年的成长,目前旗下拥有智美体育、智美影视、智美品牌三大业务板块,并于2013年7月11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智美如何稳健的发展,十年磨一剑,最终成为香港主板上市的文化产业集团?带着疑问,记者日前采访了智美控股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张晗。作为智美的"元老",他对智美多年来的发展有着绝对的发言权。喜欢阳光的张晗,特意选择了一个阳光非常充足的办公室,乳白色的玻璃门,黑白搭配的沙发,阳光就那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市场的领先咖啡品牌,雀巢咖啡1988年进入中国,在这20多年的发展中,雀巢咖啡业已成为中国市场的领先咖啡品牌。雀巢非常重视中国的咖啡市场,相比日本、韩国的消费者饮用量,中国的市场潜力还相当大。这不仅给了雀巢咖啡很大的机遇,同时也是我们一直在面对的挑战。我们的团队一直在思考和践行如何将咖啡文化融入到中国消费者的生活中,成为大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在中国品牌推广的重中之重,20多年来,不管是品牌的整体发展策略还是传播策略都在随着中国的发展和雀巢咖啡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中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3.
《中国红歌会》通过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拓展,凝聚了独特、隽永的文化内涵,给江西卫视的品牌建设提供了思路: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传播与创新。在传播事业日益发达、全球化发展继续深化、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下,江西卫视应以文化传播为己任,以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为核心,打造自己的特色定位与品质,满足受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周宇 《今传媒》2012,(3):72-74
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开放与发展,明确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作为在数字化胚胎中孵化并在媒体融合及三网融合浪潮中诞生的新媒体"安徽网络电视台"如何借力国家政策引导,在自身成长中通过完善品牌传播建设,打造视频门户特色品牌,树立新媒体文化品牌成为数字文化品牌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借文化发展之势为背景,以安徽网络电视台为例,紧扣网络电视新媒体文化品牌传播的主题,通过阐述品牌传播的原因,品牌传播的过程以及品牌传播的管理,为推动新媒体文化品牌健康和谐的成长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国际传播中的国际化、全球化概念是与本土化概念紧密相连的,而中国期刊市场的发展潜力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被众多国际期刊集团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些品牌杂志从落地中国开始,一直将本土化问题视为品牌杂志推广的重要策略,它们在中国市场所采取的不同传播模式与运作方式,不仅使这些品牌期刊已经成为中国期刊市场上名利双收的重要期刊,而且也成为传播国际流行消费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宫璐璐 《声屏世界》2013,(10):175-17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随着这些内容的贯彻,以及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必然为报业集团加快传媒文化产业发展、谋求转型跨越,提供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契机。  相似文献   

7.
范国祥  远山 《新闻前哨》2013,(7):116-118
报业(传媒)集团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传媒企业的基本标志和产业实力的象征,是整个文化产业的基础产业和主要传播行业。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刘逸帆 《中国广播》2013,(6):25-29,I0005
上海在中国近现代文化产业中的地位自不待言。作为长三角地区文化最重要的传播载体,上海广电传媒所呈现的开放、创新、包容与活力,无疑令其成为海内外观察中国社会、文化及传媒发展极重要的风向标。这是本刊一直关注上海广电发展的原因,也是记者专访裘新台长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李梓瑄 《东南传播》2014,(6):141-143
"图像霸权"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视觉"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概念,视觉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而产品的品牌包装是这种联系的侧面写照。包装中的色彩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元素,玫琳凯(中国)化妆品公司的"粉色理念"贯穿整个企业文化,体现了产品品牌包装的视觉效果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进一步说明在视觉文化时代,品牌包装对于消费者的心理、行为以及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8月8日的临近.企业借势奥运的各种商业宣传也愈演愈烈。“奥运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商机.更重要的是.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展示的舞台。我们应借机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制造.更加认可中国品牌。”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表示。  相似文献   

11.
代欣怡 《今传媒》2020,(2):50-52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传统的营销传播逐步向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传播过渡,消费者进入品牌传播的营销闭环。作为人们身份地位象征的奢侈品品牌逐渐进入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面对西方的舶来品,中国式奢侈品消费的背后暗藏的是盲目的狂欢和虚假的幸福。本文旨在分析奢侈品品牌的历史发展,以及其在中国的品牌传播现状,并以此来探讨奢侈品行业在中国迅猛发展的原因和本质,揭示奢侈品消费背后,中国人浮躁的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是其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累和凝聚。文化的影响力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但是,当前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与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国的地位明显不相称。其原因固然复杂,但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作者在对文化和跨文化传播界定的基础上,回顾了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历史,分析了其现状,并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提出了真正树立以受众为导向的观念、整合跨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跨文化传播的渠道整合、跨文化传播的战略整合等方面的对策,从而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以提高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普世价值是近年来学术界争论的热点话题,作为文化传播和文化软实力已是紧迫的现实问题。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我们不仅要重视自身文化中普世元素的挖掘,同时还要加大向世界推介中国普世价值的力度。在具体的文化传播中要有占位意识,要注意文化符号的凝练,要加大文化品牌的推介和传播,要恰当嵌入中国文化元素,要有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4.
时代华纳被称为全球最大的文化产业集团之一。而北大被称为中国最好的综合性大学。时代华纳非常重视中国在其全球发展战略中的位置。北大作为中国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之一面对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人才奇缺的现实,有着义不容辞的教育担当。如果从这个角度来  相似文献   

15.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享负盛名的传播教育及研究中心,尤精于国际传播、新媒体、流行文化和大中华传播研究,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广泛聚集海内外学者,极大地促进了港、澳、台与祖国大陆乃至国际华人华侨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合作,为国际传媒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在文化研究领域,他深入亚洲流行文化研究和理论建设,成绩斐然;在媒体全球化研究方面,他注重研究文化产业和在中国与亚洲的跨国媒介企业,建树颇高;在香港本土文化研究方面,他潜心研究香港电影工业在面对好莱坞和其他国家强大竞争下的生存途径,观点独特;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他致力于培养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传播人才,理论创新……他就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冯应谦。  相似文献   

16.
严郁郁 《现代传播》2014,(4):118-120
近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突飞猛进,文化内容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政府更极力呼吁文化产业转型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12年12月1日,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50亿元,计划2020年收入达到800亿元,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十名。本文通过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的战略方针,探讨文化产业未来的盈利走向,并以此文作为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晴  荣荣 《新闻世界》2014,(6):210-212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凭借互动性、便携性、海量性等优势,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业集团该如何成功突围,继续保持和巩固传统媒体的优势地位,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此外,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经济支柱型产业,而报业集团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核心优势便在于内容产业。因此,在这两方面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内容产业发展模式,进而得出报业集团从内容生产、销售、服务、增值、品牌等方面实施内容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栾坤 《新闻爱好者》2012,(18):64-65
电视作为一种传播手段除了传播新闻、信息之外,还担负着社会教育功能,通过文化引导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西方文化中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其腐朽没落思想的影响,当今一些青年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西化现象。面对这一问题,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台如何按照国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充分利用其传播手段打造出特色文化电  相似文献   

19.
卢勇 《声屏世界》2013,(1):131-133
伴随着"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和"智慧人生,品味舍得"这两句经典广告语的深入人心,沱牌舍得作为中国文化酒第一品牌的身份日渐彰显。如何借势、化势,不断地夯实这一品牌阵地,让"智慧人生,品味舍得"不仅停留于记忆,更成为消费者在理念深处对于沱牌舍得的认同。对于沱牌舍得的传播工作而言,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覃辉 《新闻天地》2002,(10):33-34
19世纪以来的西方入侵,不仅仅是要在政治上征服中国,变中国为西方的殖民地,而且还要在文化上征服中国,改变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使之纳入西方的思维轨道,以有利于西方的经济拓展,最终实现资本的最大化。而中国地大物博,新闻传播于是成了最有效最简便的改变手段,外国传教士则处于中西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