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镇居民购房的可行性分析范昌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197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为3.6平方米,1992年已提高到7.1平方米。但是,我国城镇中的住房困难户仍占1/4。因此,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帮助其逐步实现住宅自有化,...  相似文献   

2.
数字大参考     
●根据建设部公布的最新统计资料,截至2000年年末,全国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14.8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为10.25平方米。住房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环境有了新的改善。据悉,“十五”末期,城镇人均住宅建设面积将达到23平方  相似文献   

3.
广厦时代:一个并不遥远的梦陈晓光1996年雨季,一组沉重的数字呈现在国家决策层面前:一方面,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的困难户仍有400多万户,3340万平方米危房亟待改造;一方面,全国商品房空置已达5031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住宅达3880...  相似文献   

4.
自从80年代初期起,我国为了逐步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实行了一项长期的改革,即住房制度改革。近20年来,几经探索,才在最近几年取得了较有实质性的进展。综观其历程,我国的房改在其逐渐深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如下阶段:在第一阶段,政府为了改变和摆脱“以租养不了房”的局面,而不得不采取“提租养房”的举措,以期通过租售价格比的增大,一方面减慢入不敷出这一恶性循环的速度;另一方面也为了促动私人去建、购住宅,以缓解大量城镇居民依靠租赁廉价公房来居住的困境。结果,房租是提高了,但是福利制的陈旧住房观念仍然禁…  相似文献   

5.
1.重点发展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选择。1.1 从市场需求看,住宅需求量大,市场容量大,且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饱和。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中人均住宅面积不足4平方米的有400多万户。要实现“九五”计划纲要提出的本世纪末城镇人均住宅面积提高到9平方米,按本世纪末13亿人口计算,城镇还需要建12.5亿平方米的住宅面积,平均每年要新建2.5亿平方米。农村居民进入城市的越来越多,对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个人合作建房尝试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合作建房尝试是老百姓对高额的房价抵制,为实现自己“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展开的迫于无奈的自我拯救。但个人合作建房存在难以取得土地、组织形式、资金等问题,同时它不能解决我国住房的基本问题。个人合作建房不能成为我国住房形式。我国只有建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商品房的住房模式体系.才能解决老百姓居住的生存需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师》2009,(10):14-16
湘西自治州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州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实施教师公转住房建设工程,改善农村教师居住 条件为改善农村教师的居住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2007年,湘西自治州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公转住房建设工程,按照“政府统筹、个人垫资、产权公有、以息抵租、周转使用”的原则,计划投入7165万元,用三年时间,改造、维修和新建农村中小学教师公转住房2568套,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截止2008年底,  相似文献   

8.
王喜强 《唐山学院学报》2003,16(4):88-88,90
<正> 随着我国经济、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居民住房经过从福利用房到经济适用房再到商品房的转变,居住条件已从“住得下、分得开”的温饱型变为现在“分得开、住得好”的小康型,舒适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目前的住宅建造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户型设计,但在舒适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住条件的改善。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住房是人类生活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当今社会永恒的焦点。联合国《人居议程》把“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日益城市化世界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住房发展的两大目标,强调要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创造美好的环境。《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指出,安全、舒适的住房,对每一个人和每个家庭的幸福是不可缺少的。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发展二十年来,虽然一波三折,仍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一定的成效,城镇居民有一半以上拥有自己的住房。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而产生的房改房,本身就是参与改革的广大城镇居民关心的焦点。本文将着重探讨一下围…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的人居领域面临着一些同样的问题:缺少适当的住房、拥挤、服务经费不足、基础设施每况愈下等等。全世界有40%至50%的城市居民居住贫民窟;整个人类有10多亿人缺少住房,至少有1亿人无家可归,有6亿人生活在各种恶劣境况中。 为了使各国政府充分重视,联合国人居署决定从1989年开始创立“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奖励。候选者  相似文献   

11.
一个文明的社区不只是高档住房和大量人口的简单汇集,还需要有文化内涵。社区物质务件的现代化不等同于市民的文明化,一个真正的文明市民要在文化素质层次上实现从农民到城镇居民,从普通城镇居民到文明市民的角色改变,需要完善社区的教育功能。社区教育的基本责任是:以“文化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强体,以“公民教育”弘德。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二年以来,解决城市中小学教职工住房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统计,自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年,全国城市共投资近50亿元,建成中小学教职工住房211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计40多万套。城市中小学教职工的住房状况已有了明显的改善。约有40万户乔迁新居,并有约相等的教职工户数扩大了住房面积,改善了居住条件;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已由一九八一年末的3.8平方米,提高到了一九九○年末的6.12平方米。但是,由于历史上欠帐太多,城市中小学教职工的住房问题还未得到根本的解决。据统计,一九九○年底,全国城市中小学教职工家庭中还有缺房户37万多户,其中无房户16万多户,困难户20多万户,分别占城市中小学教职工总户数的27.58%、12.09%和15.49%;此外还有等房结婚的大龄青年教职工6万余人,占教职工总人数的3.25%;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比全国城镇居民仍低1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信息显示,1~5月,我国房地产投资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而另一方面,商品房空置面积在不断增加,商品房售价继续走低。统计表明,1~5月,全国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7%,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10.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的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财税制度是调控住房租赁市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我国地方政府普遍依赖土地财政,住房保障投入不断增加,房地产税收大幅度增长,但重开发、流通环节,轻持有环节,调整房地产财税政策成为房地产调控的重要方式。同时在鼓励企业提供规模化、专业化的租房服务方面措施不到位,对存量空置住房进入租房市场的激励和督促力度不够,对城镇居民选择租房的引导不够,保障性租赁住房覆盖面小,方式仍有欠缺。应简化税种和开征房产税来减少住房空置,促进租赁住房的稳定供应,鼓励市场化程度高的专业租赁企业发展和提供服务,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和覆盖范围,引导居民选择租房。  相似文献   

15.
《老年教育》2006,(11):F0003-F0003
海滨城市威海,是联合国确认的“世界最适宜人类居住环境城市”。傍邻大海坐落于威海市区的凤林老年公寓,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老年公寓一期包括一幢14层五星级酒店和一幢9层老年人居住用房,以及一幢4层的医疗保健中心,另有附楼提供社会及老年人饮食、娱乐、生活、学习等场所,一期53000平方米;二期20000多平方米,其中医疗保健中心7067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熊璟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74-79
近几年来,湖南省房地产市场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房地产市场购销两旺,市场供给与需求总体平衡,住房供应结构合理调整,住房保障显著增强,住房消费需求强劲,商品房空置面积减少,商品房价格稳步攀升。为此通过对房地产价格的剖析,以及对湖南省历年房地产价格变化趋势的研究,寻找出湖南省房地产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对其价格的影响。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做出相关分析。并对2005年至2009年的湖南省房地产价格的未来变化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7.
《职业技术教育》2004,(9):15-18
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落后。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教育、科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居民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比重平稳下降,交通通讯、居住、文化教育、医疗消费支出比重上升,食品消费比重过大,住房、文化教育支出比重偏低,消费信贷欠发达.要调整、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大力发展农业、食品业,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住房问题,提高精神消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校房改必须更新观念刘大元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拓宽了建房资金的来源渠道,使建房进度大大加快,对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等学校的房改既是社会房改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后勤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件关系到能否稳定教职工队伍,调动其教学、科研...  相似文献   

20.
1.中青年教师住房情况近些年来,全国高校中青年教师流失较为严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住房条件差一直是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教师住房,是提高教师待遇,改善中青年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稳定中青年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措施。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等院校教师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只有6.59平方米,比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7.3平方米,低0.71平方米;1994年底人均居住面积已达7.38平方米。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