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电影和文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但是彼此借鉴汲取灵感,结合出许多作品。香港电影在实现文学与影视跨媒介实验上颇有斩获,其中女作家李碧华的作品改编及其成功可算一景。短篇小说的改编与她的长篇小说改编存在不同的特色,文章将从情节和主题、声音和画面、叙事空间等方面分析其短篇小说改编电影的策略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名家名篇     
工作心得:对剧中人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创作与人生的关系:毫不伟大,纯粹因为没有别的本事。———李碧华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以来,对文学经典的戏拟、改写乃至颠覆的做法已经屡见不鲜甚至令人触目惊心。如香港女作家李碧华通过改编《水浒传》与《金瓶梅》写成了《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网络写手林长治在《Q版语文》中以语文课本中原有的经典作品为"原型"和素材对其进行了无厘头式的篡改和戏说;周星驰在《大话西游》  相似文献   

4.
旅行散文     
我的心总是静不下来,所以总喜欢挑三拣四的。我看苏童,只看他的小说,而且要是关于枫杨树抑或是那个年代的;我看李碧华,只看她的剧本改编,而且背景要是乱世的;我  相似文献   

5.
李碧华是香港著名的言情小说创作者,其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诡异风格,《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秦俑》、《胭脂扣》、《青蛇》等小说都在社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其中也体现出其诡异的创作风格。本文通过对诡异之风在香港作家李碧华言情小说的分析进行探究,分析李碧华言情小说中诡异之风的体现,并分析对其诡异之风形成的影响因素,旨在促进对李碧华写作风格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香港导演许鞍华改编的电影出发,探讨张爱玲小说《半生缘》从小说到电影,从文字到影像的得失和启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文字到影像的变动,这从叙事方式、情节改动出发;其次从改编的原因分析:《半生缘》之所以成为改编次数和版本最多的张爱玲小说,就是因为它太不“张爱玲”了,虽然突出了主干,但也删除了种种“张爱玲特色”,变成一个相对纯粹的爱情悲剧;最后探讨小说改编后的遗憾。在对人性的揭示上、人物形象的刻画上、表现手段上电影对色彩的运用、对小说中意象的经营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香港作家李碧华通过传统文学颠覆性地改写,创作了一系列故事新编类小说。通过对其作品《青蛇》主题及叙事方法的研究,探讨了李碧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8.
"写作心得:快,狠,准,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忻怡的介绍,让我感觉有个小巫女在纸上对我诡异地笑。这跟李碧华那个著名的自我介绍很相似嘛!原来她把自己的话跟李碧华的组合起来了。也许李碧华的个性简介已登峰造极,替她说出了她想说的话,不  相似文献   

9.
李碧华的言情小说,诡谲瑰丽,雅俗共赏,别具一格。与一般女性主义写作不同的是,李碧华的胸怀和视野都广阔得多,在她的笔下,男性与女性同为主角。在李碧华的作品中,男性形象大致分为两类:作为父亲的男性形象和作为情人的男性形象。此外,李碧华小说中还有一些混淆了性别的男性,在李碧华塑造的这些男性形象中可以看出她对男性的一种辩证态度,一种理性的沉思,在一系列的男性形象中"他审"与"自审","重建男人和女人的共同事业"。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研究及其戏剧改编应该重视借鉴。这不仅因为在《红楼梦》研究方面,前人留下相当丰富的成果与经验,而且,还因为《红楼梦》传世以来,据以改编的戏剧广为流传。成功的改编固然是一种研究成果。在《红楼梦》研究方面,长期纠缠不休的问题,往往透过戏剧改编更可以看得清楚;即使改编不成功的戏剧,其中也不无借鉴之处。“五四”以来,出现以话剧形式改编的《红楼梦》剧本,其成功的经验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1.
李碧华是香港著名作家,她行文别出心裁、风格瑰丽诡异。其小说在港台及大陆都拥有相当可观的读者群,细究其小说所以会令人着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塑造了不少神态丰满、各具性情的人物。就人物行为特征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刚、柔两类。李碧华的小说有浓郁的宿命论色彩,但在宿命轮回的大背景下,作者着意发掘人身上的超越性——即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理想品格。本文先是展示人物的生存境遇,在此基础上突显人物类型,并进而分析此类型的成因及作家在人物身上所寄寓的理想,力求进一步发掘李碧华小说的人文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怆怆文集》是女作家里扬的一部散文、小说合集。里扬一生坎坷,曾两次入狱,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从而使她更深刻地洞察人生,更好地懂得爱与憎,成为善写悲剧的能手。她的作品感情浓郁,如烈火一样燃烧读者的心,悲怆动人,具有巨大的震撼力。本文通过对她的散文、小说以及表现手法与语言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充沛的真挚情感与鲜明的悲剧意识,是里扬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文如其人,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个性特质是决定其作品内容和风格的两大因素。一代词宗李清照也不例外,考察李清照的生活历程,解读其诗词作品,再次揭示了这个真理。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现存六首咏梅词,富于“审美张力”是这六首咏梅词共同的审美特色,这一审美特色具体表现于写境抒情、艺术风格和词意结构等三个方面;通过探讨李清照咏梅词的“审美张力”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可以见出无论是李清照早期还是南渡后的咏梅词中,梅花与词人,梅品与人品,梅心与词心,都有惊人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她才思卓绝,著作丰富,作品优美。她突出的才华和成就备受世人的关注和称赞。她前期的诗词大都在描绘她的生活感受,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处处体现出她独特感受的真情人生,而后期的作品则渗透出她深沉的故园之思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悲伤情怀。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综观李清照的作品,不仅题材丰富,其体裁更可谓诗词文赋兼擅,欢愉之作亦工,悲苦之篇尤胜。李清照作品的多姿多采,是其饱尝人间甘苦的人生所决定的。她的词不论是写少女的天真活泼,还是写少妇的相思、幽怨,抑或写老年嫠妇的凄苦境遇,无不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和韵味,令人回味无穷。她词作中所展现的女性情感世界,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而且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构成了一部女性情感历程的巨著。  相似文献   

17.
<白蛇传>本为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从初始形成至今已历经变迁.本文以香港作家李碧华小说<青蛇>为参照,借助其小说与电影剧本的两重性,通过对其故事新编及叙事策略的研究,动态观察白蛇故事在小说、戏剧、影视等方面整体重编的过程,管窥这一传说在人物重塑、文化意义和价值判断上是如何完成现代流变的.  相似文献   

18.
醉酒诗词是我国古代文人抒情寄志的常用形式。作为女性作家,李清照一如众多男性作家,创作了大量有关醉酒的词作。这类词以优美的语言抒写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把女性深切的内在生命体验化入词中,自由的表述中折射出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展示了词人真实自我的另一面,流露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质。女性醉酒诗词反映了古代女性独特的审美心理特征,也反映了女性主义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是中国学史上的杰出词人,不仅在创作方面成绩卓,以独具一格的“易安体”擅名词坛,而且在理论建树方面亦有辉煌成就,其《词论》堪称词学丰碑。然而,在其家学之中却并无词学渊源。对李清照产生重大影响的词家当是晁补之。晁补之评词的理论观点,对李清照词学理论的形成有所启发;晁补之的词作,对“易安体”的美学风范也有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