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师心中要有"学生意识",从情境创设、活动体验到价值引领、涵养精神,一节好课的设计离不开对教学全流程精心地雕琢与打磨。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必然独具魅力,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赵云龙 《生活教育》2011,(24):40-41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做大量的精心准备,这就是教学的预设。"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纷呈的课堂。新形势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展示自己、动态生成的课堂,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才能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郑潇潇 《快乐阅读》2012,(15):68-69
一个互动生成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围绕学生的发展来精心预设,教师只有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融入课堂,才能走进有效的"生成"境界。但再精心的"预设"也不可能预料到所有的"生成",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惟有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完善,才会有"节外生枝",才会有"灵光一现",才会有"瞬间"的精彩,而课堂也因为这些瞬间的生成而更精彩。  相似文献   

4.
<正>核心素养的积淀,并非口号的叫喊、标签的张贴,并非概念的记忆、知识的灌输,而是环境的濡染、行动的落实,以及品格的锻造、能力的培养。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如何让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悄然生长而为学生生命发展奠基?如何激发学生内驱力而为其个性成长助力?这是值得道德与法治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以孙刘华老师执教苏人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生活需要有情趣"为例,探索道德与法治课堂核心素  相似文献   

5.
课堂上学生的认知错误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巧妙地利用有价值的资源,能给课堂带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一堂成功的政治课,需要教师精心预设"错误",巧妙利用"错误"。为此,教师首先应学会"容错",然后才能"用错",最终"诱错",成就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6.
要想获得"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效果,就要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顺着学生的思路随机展开教学,在教授分数除以整数时,课前,我只是列了大的教学框架,也没有精心雕琢每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7.
<正>生本课堂就是能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教学形态。构建生本课堂如同打造《舌尖上的中国》一样,学生是"食客",教师则是"厨师"。要构建"色香味"俱佳的生本课堂,需要"厨师"了解"食客",选好"食材",精心"烹饪"。一、待"食客"上心,确定生本教学目标一堂好的生本课,首先要看它能否满足"食客"的口味。否则,烹饪的纵然是山珍海味,也是浪费。因此,摸透学情尤为重要。只有了解"食客"的所需所求,才能恰如其分地拟定"菜谱",即确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以学定教,顺学而为"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是各种"声音"混响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即时根据"学"的情况,做出适当的组织、引导与调控。而"顺学而为"到底要在何处而"为",是教师最为困惑的地方。通过赏析著名特级教师周卫东"以学定教,顺学而为"为特征的数学家常课,感悟周老师在不同教学环节处的精"为"、巧"为"、智"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率性"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由着性子。"率性而为"应该指任着自己的本性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语文教师而言,他应该为率性  相似文献   

10.
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在教材处理、教学构思、课堂组织上下足功夫,其实这就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整合过程。定好了教学切入"点",方能有条理地理出教学思路"线";思路清晰了,还需借助语言、板书、多媒体等手段,让整堂课丰满起来,使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得到"面"的有效铺开。唯有在"点""线""面"三个方面精心准备,方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巧英 《生活教育》2011,(7X):50-51
<正>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三尺讲台是教师展示艺术的舞台,而课堂就是学生展示成果的舞台。在这个师生共有的舞台上,显示的是语言的魅力,张扬的是个性的特点,演奏的是动人的旋律,流淌的是智慧的甘露。学生是这个舞台的"主体",教师则是"主导",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着学生而进行,可以说,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精心"主导",才能使"主体"更加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两个层面说"率性":第一个层面",宁愿做凡世中的一粒沙,和所有人一样拥有大家都有的情绪,悲伤时大哭,快乐时大笑";第二个层面,"我们活在这世上无时不在探求自己存在的意义……敢爱敢恨的人生才是丰富的、动情的人生"。用此文中"凡事率性而为"做标题,很有个性,何必采用"否定‘经典’"的套路!  相似文献   

13.
<正>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有效课堂"?有没有一个可以评判"有效"的标准?其实,在我们真实的课堂上,一节课是否可以定性为"有效课堂",并非都是可测的,有些是隐藏性的,或是延后显现的。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课堂呢?简单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学会这一目标。在认知上,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感兴趣。"以学定教",视学生在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的课堂中需要充分预设学生情况、预设质疑问难、精心建构弹性化教案的精心"预设",也需要在偶发事件中、在错误中、在互动对话中的精彩"生成"。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只有互动互生,精妙融合,才能共同演绎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的"微提问",一是指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精心备课、潜心设置小问题,采用合适方法有目的的提问;二是指在课堂中根据教学情境,临时设计问题,灵活提问.它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教学提问,课堂上如果能经常出现"微提问",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一、"微提问"具备四大原则1.科学性课堂"微提问"的科学性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认知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吃透教材,从而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发展状况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适时、适量  相似文献   

16.
程春玉 《辽宁教育》2012,(12):81-82
面对今天复杂多样的学生,我常常思考孩子们真正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十五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所期待的,就是在怀着乐观心态的老师带领下的快乐校园生活。所以,作为班主任应时刻充满阳光,让温暖的气息激励学生"葱茏"地成长,让班级狭小的空间"恢弘"为充满生机的春天的原野,让教育的世界春色无限。笔者一直努力在班主任工作中,创造这种快乐和谐的教育,竭力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在其学生时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让高品质是教育在他们的一生中回味悠长。班主任工作很少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班主任不能因此而率性而为。教师要精心雕琢每一个教育细节,把简单的教育行动做得精致,从而焕发出迷人的光彩,点亮孩子的心灵。一、教室文化,让学生心旷神怡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努力使学校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不能因为不可采用"独白式教学"就一概排斥"独白",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给"独白"留一点空间。课始激情引趣、课中推波引渡、课终留味引升,若能精心预设"独白",同样可以为课堂增色添彩。  相似文献   

18.
“率性”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由着性子。“率性而为”应该指任着自己的本性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语文教师而言,他应该为率性文学而为。文学爱好者大都喜欢大气、肆意、率性、真实的文章。李太白率性而为,纵横四海,酒、诗、剑为伴;苏东坡率性而为,西湖畔、秦岭边都留有他的身影,没见他因月落泪,因风伤怀,有的是一腔豪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翻转课堂"是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课堂答疑解惑的一种教学方式。为了有效地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师应精心设置学习任务,全程管理与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交流展示,使他们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44):50-53
常看到现行不少的语文课堂,从揭题导入、过程学习到回顾小结,环环相扣,套路满满。"教师精心雕琢问题,学生依循琢磨回答",这已成为一种压制学生自由探究、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今的课堂更要求从"问导"走向"导问",教师应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教师可从"导预习""导质疑""导拓展"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借助"预学单""共学单""延学单"来进行阐述"导问"策略,引导学生在"疑而问、探再问、练后问"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