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档案分类法地震档案分类表》(简称《地震档案分类表》),于1988年立项,历时六年,七易其稿,编制完成。我国地震科技档案工作以《地震档案分类表》为准绳,使地震科技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了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2.
孙晓春  杜杰 《档案与建设》2007,(1):27-27,37
地震档案工作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地震部门长久以来形成的各类档案,记录了全省防震减灾工作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的始末原委,记录了地震工作者几代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是防震减灾事业历史进程的真实记录。做好地震档案工作,不仅对积累地震科学技术财富、弘扬地震工作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地震工作者承前启后,探索地震预测预报方法,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8年的中国,灾难与感动同在。寒冷的冰雪肆虐过后,谁承想还会遭受更猛烈的地震。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让城市瞬间变为废墟,生命惨遭茶毒,全国人民在悲痛的同时,空前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谱写了一曲人间暖歌。作为一名档案丁作者,此时此刻,突然想到了地震档案。地震档案是地震学研究的历史见证和基础,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档案全面、详尽,它的作用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那么收集工作就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地震对档案带来的危害,论述了档案的防震保护问题,在次生灾害方面主要从水灾、火灾和霉菌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最后建议社会特别是档案部门应利用历史上有关地震的档案资料来防震、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河北省地震局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需求,提出了构建地震档案微信公众平台的框架思路,并对其构建的技术途径及主要功能进行了介绍。地震档案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对于积极探索我局地震档案管理与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我局档案工作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汶川地震灾后档案抢救及重建工作入手,讨论档案抢救及重建过程中所带来的档案安全工作的新思考,并从档案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档案安全意识培养、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探析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四川档案》2013,(2):6-6
4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在了解四川芦山“4·20”地震档案系统受灾情况后,请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转达中央办公厅对地震灾区档案工作者及其家属的慰问,同时要求有关档案部门认真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8.
浅谈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档案的收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形成了大量的珍贵档案,档案人员除了按照有关规定收集一般抗震救灾档案以外,还应该关注"口述档案"、声像档案等特殊档案的收集。  相似文献   

9.
《四川档案》2008,(4):11-12
为有效推进地震灾区档案抢救收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地震中水患对纸质档案造成的危害,并按照应急抢救和灾后修复两个阶段来重点探讨库房严重受损情况下水淹档案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档案局按中央部署,建立了档案系统“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援建工作机制;各兄弟省市档案部门积极行动,帮助灾区档案部门渡过难关、恢复档案工作秩序,为四川档案事业加快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三年来,四川档案部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12.
刘宁 《兰台内外》2023,(12):24-26
模拟地震图纸是地震研究中最原始的、不可再生的国家地震数据资源,是地震模拟观测时代取得的宝贵成果,妥善保护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地震档案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本文作者系统梳理了湖北省模拟地震图纸整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提升地震图纸管理工作给出了一定的可参考建议,为今后防震减灾事业中图纸资料的整理归档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现有地震档案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与建立了地震档案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进行数据可视化,实现了基于GIS技术的空间与时间点对应档案资料的关联查询,开发了地震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在档案查询和可视化方面应用良好。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2011年云南盈江地震中国土资源局的档案紧急抢救为例,深入探讨了档案紧急抢救流程、紧急抢救的原则,并提出了加强档案紧急抢救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震对档案造成的损害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便是地震造成的原生灾害,即地震本身对档案的直接损害。发生地震特别是强度和烈度比较大的地震会导致档案库房倒塌,档案装具被砸毁,纸质材料严重破损,造成重大的损失。其次,就是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它对档案带来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一般情况下,地震往往伴随着暴雨等极端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16.
是举世震惊、举国哀痛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促使我在震惊和哀痛中.开始查阅有关四川地震档案史料的我试图通过这些档案史料,了解素有“天府之国”之誉的四川,和地震有着怎样的牵连;历史上遭遇地震又是怎样的情况;又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样的思考?通过查阅《清代地震档案史料》中关于清代四川地震的内容.结果发现那里大小地震(多数为轻微地震)时有发生,如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  相似文献   

17.
重大地震是破坏力极强、危害极大的突发事件。重大地震档案可为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积累经验,为救援方案的制定和灾后评估恢复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并为地震科学研究留存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查考利用与研究价值。重大地震档案的收集工作有其特点、困难和复杂性,目前还存在一些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分析、明确了重大地震档案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收集范围,并对如何做好重大地震档案的收集工作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739年1月3日平罗8级特大地震的档案史料,展示了地震的主要灾情、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以及清政府的应急救助、恢复重建等全过程。前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在综合防震减灾工作中,仍有重要的启示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魏娟 《档案时空》2015,(12):28-30
随着网络、数据库等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传统的"等客上门"、"你来我查"的被动服务方式与信息社会的发展极不协调,已经不能满足档案利用者对档案的需求,开展档案信息化服务,提高档案工作主动服务日趋重要.地震档案信息化是档案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防震减灾事业不断发展提供更快捷、更方便、更优质服务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地震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城建档案记录的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历史。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应发挥怎样作用,如何保证发挥作用,文章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对今后使用城建档案防御、抵御地震灾害方面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