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FOSS基本情况FOSS(Full Option Science System)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旨在推进国家科学教育的三大科学教育项目(Insights、STC、FOSS)之一,由加州大学劳伦斯科学馆开发。  相似文献   

2.
FOSS是英语Full Option Science System(选择齐备的科学教育体系)的缩写形式,是美国小学现行的科学教材之一。FOSS最初是由Lawrence Hall of Science发起编著的,旨在普及科学,发展科学,经过将近20年的时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共同协助下,FOSS最终成为一套适合于不同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K-6)学生和教师共同使用的科学课教材。 一、FOSS的编写依据 首先,我们通过FOSS对“科学”的理解来了解一下  相似文献   

3.
美国FOSS(K-6)教材的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OSS(Fu11 Option Science System)(K-6)是美国现行的科学教材之一,是由劳伦斯科学馆依据美国国家科学标准,基于小学生学习科学的最好方式是做科学的学习哲学而开发和设计的,它强调通过科学探究、动手做、阅读和讨论等主动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从开发目的、主题单元、组成部分和特点等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了FOSS教材,以期对我国的课程改革和教材编写有一定启迪.  相似文献   

4.
FOSS水单元学生反馈与单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凌诗 《科学课》2009,(11):50-51
FOSS(Full Option Science System)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旨在推进国家科学教育的三大科学教育项目——Insights、STC(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Children)、FOSS之一,由加洲大学劳伦斯科学馆开发。它是一套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八年级的科学课程,提供了总计36个供研究的科学主题单元,人们可以根据当地的课程标准从中选择使用所需要的内容。它吸收了脑科学、认知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研究等科学成果,建立在建构主义关于学习本质的认识基础上。这种课程设计强调经验、强调探究、强调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注重提供给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以及分析、交流来建构科学概念的机会,这些思想与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着诸多相通之处。本文刊登的是FOSS水单元中安排的学生反馈训练与单元评价试题,期望能给我们的科学课教学以启迪。  相似文献   

5.
FOSS(FullOptionScienceSystem)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旨在推进国家科学教育的三大科学教育项目之一,由加洲大学劳伦斯科学馆(LawrenceHallofScience)开发。它是一套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八年级的科学课程。这种课程的设计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很有借鉴意义。一、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就要尽量减少在学习中对学生思维的各种束缚,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尽情去享受创造的乐趣。美国的FOSS项目在这方面作了…  相似文献   

6.
在对美国初级科学课程FOSS项目的出台背景、内容体系、课程特点等作出简要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以期能给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FOSS评价是FOSS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评价的总称。FOSS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科学学习提供保证。FOSS评价的内容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包括科学知识、执行探究和建立解释三个方面。它既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强调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FOSS课程具有自己独立的评价体系,并且把评价作为教学的必要环节。为了确保评价的有效实施,FOSS评价提供了与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内容相匹配的评价方式和详细的评价指导材料。  相似文献   

8.
FOSS评价是FOSS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评价的总称。FOSS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科学学习提供保证。FOSS评价的内容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包括科学知识、执行探究和建立解释三个方面。它既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强调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FOSS课程具有自己独立的评价体系,并且把评价作为教学的必要环节。为了确保评价的有效实施,FOSS评价提供了与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内容相匹配的评价方式和详细的评价指导材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FOSS教材的基础上,总结了“FOSS把教材的编写作为科学教育体系的一部分”、“FOSS教材内容的整体布局兼顾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FOSS采用主题模块。按‘总一分’模式分层次进行编排”以及“FOSS提供配套的工具箱、FOSS网站等后续服务”等特点,希望能够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标准修订之际,为新的科学教材的修改与编写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淑娟 《学科教育》2004,(4):44-48,F003
本文选取介绍了美国的一项小学科学教育课程计划STC(Science,Technology and Children),从中透视出美国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以探究活动为中心、大量运用教学辅助工具、科学课程与其它科目内容相互渗透、重视教师职业发展、专家参与课程开发等特征,最后得出一些改革我国小学自然课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的FOSS科学教材。与我们的最大区别是,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并不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没有给学生教许多知识,而是在科学学科领域里寻找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主题(Ridea),引导学生从问题聚焦、信息搜集、证据分析、结论提出的全过程进行探究学习。为了让这种探究过程真实地在每位学生的学习中发生,FOSS教材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用表,教学用表包括:学生课堂记录用表、反馈表(随堂练习题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朱清华 《教书育人》2013,(18):103-105
程序设计课程在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CS)专业新生的教学中起着相当基础的作用,CS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尽管近年来涌现了很多新的程序设计语言,如java,C#,Python和Ruby等,但C和java语言从2002年以来一直是两种最流行的语言[1]。C语言经常名列软件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在2004年2月份的《科学课》杂志上读到一篇有关《骨骼》教学设计的文章.文章中介绍了人教社小学自然第五册第十八课的教学内容《骨骼》。恰巧,笔者正在山东一所实验学校进行一套名为FOSS的美国科学教材的教学实验.其中在五年级施教的一个单元也是关于人体知识的。本文将简单介绍美国FOSS科学教材中有关骨骼部分的教学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14.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简称STS,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彼此联系又相互影响的。科学指导技术,技术服务社会,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科学。基于STS教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研究和实践,有利于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徐蕴 《科学教育》2004,10(6):31-33
最近笔者在一本名为《科学课》的杂志上读到一篇《骨骼》的教学设计的文章。文章中介绍了人教社小学自然第五册第十八课的教学内容《骨骼》。恰巧,笔者正在山东一所实验学校进行一套名为FOSS的美国科学教材的教学实验,其中在五年级施教的一单元也是关于人体知识的。本文将简单介绍美国FOSS科学教材中有关骨骼部分的教学活动设计,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在教材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中的共同点和差异性,以期能给科学课的教学提供更多的视角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TELS(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in Science)项目是美国信息技术支持的科学课程学习的一个典范.本文分别从TELS学习平台搭建、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专业培训以及优化评价这四方面对该项目做一简要的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得出了在设计理念、支持服务及师资培训这三方面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FOSS课程设计以认知科学为理论基础,重视对科学方法及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构建了完整的科学课程评价体系。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是:可进一步研究儿童学习科学的基本规律,构建与学生认知特点相匹配的科学课程,同时强化对科学思维及方法的系统学习,并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评价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介绍了美国的一项小学科学教育课程计划STC(Science ,TechnologyandChildren) ,从中透视出美国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以探究活动为中心、大量运用教学辅助工具、科学课程与其它科目内容相互渗透、重视教师职业发展、专家参与课程开发等特征 ,最后得出一些改革我国小学自然课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多数学者认为,STS教育是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STS分别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大写。从广义上来讲,STS是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待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是宏观意义上理论和行为的指导思想,论之于教育,可以视之为一种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技术素养,能参与科学决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2004,(10):4-8
1994至1995学年,41个国家(地区)约50万名学生参加了第三次数学和科学教学比较研究项目(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的测试。在对各国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十分复杂但又不能回避的课题是如何分析教学过程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在TIMSS录像研究项目中,美国、德国、日本的研究工作者首次大规模地对这三个国家八年级231节数学课进行了实录,并构建了录像信息分析模式,用于比较研究三个国家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