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老师在课堂上说,日记就是记你一天所看的、所做的、所说的、所想的。日记必须是很真实的,写作文还允许虚构,写日记是绝对不允许虚构的。所以,日记又是一个人的隐私,别人是不可以看的。  相似文献   

2.
批改日记是现今学校作文教学中一个通行的做法。通行并不一定意味着可行。虽然批改日记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起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但这种做法在道德与法律上的尴尬始终没有解决,而博客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批改日记的缺陷。日记牵涉隐私,而博客本身就是写给别人看的。“看”是得到主人许可、授权的行为,不存在侵犯隐私的问题。博客作为自我经营的“小屋”,可以抒发主人的真情实感,可以与人进行思想分享和情感交流,不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没有真情实感、内容空洞无物等流弊可以起到矫正,还可以起到自我升华、促进交流等教育作用。时移事易,社会在向前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充分利用时代的技求条件,这里发表的一组文章首先论述了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生活样态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然后再具体分析了教师傅客和学生博客的意义及简单操作方法。旨在使日记回归本意、回归个人的隐私空间。提示有条件的城市和学校充分利用博客的教育功能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3.
偷看日记     
你愿意别人看你的日记吗?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这毕竟是个人的隐私呀!左雀斑也是这样认为,所以当她发现自己的日记被人偷看了,自然就很生气。不料就在她追查谁是偷窥者时,却发现了爸爸、妈妈之间的一场魔法竞赛……欲知详情,请看本期的魔法三国故事  相似文献   

4.
纸条一:现在我已经读六年级了,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我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在我的抽屉里有一本我自己买的漂亮的日记本,我在上面写日记,从来不给别人看。可是前几天我忽然发现妈妈在看我的日记,当我告诉她以后不要看我的日记时,她却说:“我是你妈妈,看看日记有什么关系?”为此,我还和妈妈吵了一番,我不想让我的隐私被别人知道,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近30%的中小学生的日记和信件,被父母偷看过。有些父母甚至理直气壮:“我们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监护人,看看你的日记和信件算什么?”可以说,父母们包括老师们大都希望孩子是“水晶人”,能让人看得明明白白,不存在丝毫秘密。早已具有权利意识的当代青少年,自然无法容忍父母对自己隐私的侵犯,他们用各种方式表示强烈的抗议。有位女中学生在日记中悲哀地写道:我知道爸爸妈妈很爱我,可他们爱得我想去死,因为我一点点自由都没有了!矛盾如此尖锐,于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出现了:是否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秘  相似文献   

6.
万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家里,妈妈像个私家侦探,千方百计地偷看我的日记,侦察我的隐私。更过分的是,妈妈看我把日记本藏来藏去,还取笑我说:"你这叫此地无银三百两。"你说气人不?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外孙女,只要是课本里规定的作文,每次她都先写给我看。我提出意见,她再作修改。目的是为了到老师那得个“高分”。有一天,我对她说:“以后你不要再让我看作文了。作文由老师来看就够了。还是经常写日记练笔好。你先每周交给我两篇日记,以后逐渐做到一天写一篇。”(这里指练笔的写作,不包括个人的隐私)她立刻噘起小嘴,喃喃地  相似文献   

8.
训练要求最近,你有没有特别想对别人说的话?无论是自己做过的,还是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只要是你想告诉别人的,都可以写下来。写完之后读一读,有不妥当的地方自己改一改。作文指导重点指导:这是一次很开放的作文。素材来源几乎没有限制,“做”、“看”、“听”、“想”的都可以,可见素材的内容没有限制,可以说一件事、一个人,也可以说一个场面、一处景物,还可以说一个故事、一种感受……这么大的范围说什么好呢?好好想一想,“最近”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就写什么。难点点化:不管写什么,都必须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不能东拉西扯。比如写你…  相似文献   

9.
脑力对对碰     
《科学启蒙》2012,(5):40-41
一天放学回家后,海口市海师附小的龙亮同学发现自己的日记本有本翻看过的痕迹,就很不开心地找来妈妈问,可是妈妈却毫不在意地说:“是的,今天我在给你打扫房间的时候看到有日记本,就看了下。”这下龙亮可急了,对着妈妈大吼:“你还懂不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啊?”本期的问题也就出来了:什么是孩子的隐私呢?家长又该如何对待孩子的隐私呢?  相似文献   

10.
好朋友不是零距离我的一个好朋友非要看我的日记,她说好朋友就应该彼此之间没有秘密,可是,我觉得日记是我的隐私,我不愿意让她看,她为此很不高兴,说我不信任她。隋欣姐姐,好朋友就应该没有自己的隐私吗? 付红红  相似文献   

11.
燕子姐姐:我喜欢写日记,可是我的日记常常被人偷看。放在书包里,下课出去时,同学会偷看;放在家里,妈妈会偷看。我真的不想写了,可是,不写心里又不舒服,我都要矛盾死了,帮帮我呀!新建县实验小学五(1)班朱煜朱煜同学:我觉得写日记是一种很好的习惯,而且写日记有许多好处,可以记载我们成长的足迹,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等。你想,等我们长大了,上大学了甚至参加工作了,再来看看小时候写的日记,多有意思呀!当然,日记记的都是自己的秘密,被别人看到了的确很不舒服,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所以,我认为日记还是要坚持记,但要想办法不让别人偷看。…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偷看?别说日记。连你也是我的呢!我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妈妈发火了。“我以后把抽屉上锁!”女儿不满地说。“你敢!日记里有什么秘密还得锁起来?上面没写见不得人的事,干嘛怕人看?一个女孩子,不好好  相似文献   

13.
苏格兰有一句谚语:“你听,你忘了;你看,你记住;你做,你学会。”中国有句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话都道出了一个真理——实践出真知。我想,校本教研同样如此,光听别人说,光看别人做,而少有自己的行动研究,少有自己的在实践中苦苦思索、摸爬滚打,无论如何是练就不出来教师教研能力的。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组织教师不仅看别人做,听别人说,更主要组织教师去做,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2003年11月,我校作为合肥市惟一一所中等规模小学参加首届新课程实验研讨会,作了《立足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的书面交流。校本教…  相似文献   

14.
莫泊桑曹说过:“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没有写过的特点。”“慧眼细察出佳作”。这些都道出了观察的重要性。丰富的生活是写好日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而观察是写好日记的秘诀。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呢,我的做法是: 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为写好日记积累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发生在身边的事物要多看,多问,多想。观察静物也好,观察自然景  相似文献   

15.
过去,曾流行这样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被学生观为“命根”的“分”是否可以成为学生的隐私?对此,众说纷纭,有赞成者,亦有反对者。这里牵涉到什么叫“隐私”的问题。所谓“隐私”,就是不愿公开告诉别人的私事。其实分数这东西,虽然是你自己考出来的,但那是阅卷老师打的。你的学习成绩,班上的同学、任课的老师都是知道的,这样的“私”无法“隐”,所以不存在什么隐私问题。再说,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反映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分数,并不能完全代表你的实际能力,不是有许多高分低能的人吗…  相似文献   

16.
心海导航小笛姐姐的话:不知道多少次收到这样的来信了:“小笛姐姐,老师把我们的来信统一扣在手上,一个月后集中分发,还得拆开让他先看,确认‘没问题’再交给我们。”“小笛姐姐,我的日记是锁在抽屉里的。可是,妈妈趁我不在家时偷看了它。她怎么可以这样?”“小笛姐姐,你回信时千万不要按我留给你的地址寄,让好朋友转给我,因为学校不准我们通信。”……读着这些来信,我的心情很沉重。尽管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隐私”意识,并且开始懂得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你们显得那样无能为力。我知道,在不…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期伊始,我送每个学生一个本子,取名为“开心日记”,并提出三条建议: 1不要把写日记当成一种负担。不要求天天写,想写时才动笔。 2记下你一天中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或者记下你的烦恼或心里话,篇幅不要太长,写一句话也可以。 3尊重稳私权。你的“开心日记”可以不给任何人看,包括老师和父母。如果你愿意,可送给孙老师看,孙老师不会指责或批评你日记里的任何想法。或许是我的三条建议打动了他们,从第二天起,我的讲台抽屉里每天都会放着几本日记本。一年后,我发现这一做法产生了下面效果:   1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学生,物质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而心理问题却变得较普遍而复杂起来。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对症下药,搞好班级管理,我提议让他们写日记。因日记不受题目、内容、表达方式等限制,能发现问题,老师可以随时介入,帮助学生解除困扰。一、日记,可以解开同学间的小疙瘩。现在有些学生利己主义思想较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更不会注意别人的感受。同学之间经常出现小别扭、小磨擦。又因他们年少幼稚,不谙世事,所以,同学间动不动就会出现些尴尬的“结”。如果不早解开,越结越大,对学生本人、对班级都有害无益。这些“结”在他们的日记中会时有反映。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帮他们穿针引线化解矛盾。如,学生李在日记中写道:他与同学张因小事产生了误会,两人已有好几天不说话了,心里很焦急,又没有办法。我就找学生张,让他看这篇日记。他看后,在这篇日记下面这样写道:“没关系,其实我也不对。”两人因此和好如初。之后,我见学生李的日记中写了这样的话:“我今天才认识到写日记是在与老师谈心,是我们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的父亲,当我写下这个标题,心中不由得一阵惶恐。试想,哪个独生子女的父母不担心孩子出事?而且凡是出事往往与某个秘密有关。所以,绝大多数父母和教师都不希望孩子有秘密。据我们在全国城市做的调查发现,近30%的中小学生的日记和信件,被父母偷看过。有些父母甚至理直气壮:“我们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监护人,看看你的日记和信件算什么?”可以说,父母们包括教师们大都希望孩子是“水晶人”,能让人看得明明白白,不存在丝毫秘密。早已具有权利意识的当代青少年,自然无法容忍父母对自己隐私的侵犯。他们用各种方式表示强烈的抗议。…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写日记,同学们对它一定不会陌生,因为从小学开始它就是我们每天必写的家庭作业。要写好日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材料从哪里来?如何提升日记的品位?当你被别人一篇篇“日记”吸引,当你为别人写的日记叫好时,你想过没有,只要有“心”,你也能写好日记。细心:观察要细心。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而又纷繁复杂。日记的素材来自于我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所以平时我们对人对事对景对物都要细心观察。人的一笑一颦,一言一行;景物的个性特色等等都要细细揣摩。惟有观察仔细,才能见人所未见。这样写出来的日记才有看点。举个例子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