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现代化是每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但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陷入现代性危机的境域,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本研究构建了学校教育活动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联动共生机制,以链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生态链出现的断裂,从而实现两者间和谐互动、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以文献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重点论述了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在民族地区对学生进行民族观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有利于更好的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出在现实的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是国家正常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是有利于民族大学的自身发展;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有利于高校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具体内容的论述,来进一步强调民族地区对于学生进行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性,来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高校的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核心价值观教育关系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及国家长治久安.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具有文化适应性、民族性及区域性等特性.多元文化教育尊重文化差异性、肯定人类价值多样性,追求教育平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技能,促进族际关系和谐发展,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差距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应在进行差距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如下发展对策:确立公平的义务教育政策;保障每个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强化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积极探索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措施;实现民族地区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重大举措与主要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特別是近年来中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促进了教育公平.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主要经验是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承担了主要责任;实施倾斜政策给予特殊支持;通过实施重大项目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全国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取得前所未有成就的同时,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依然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城乡教育和不同民族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多数少数民族社会发展阶段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中央政府要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更加倾斜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理念,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对教育公平的关注重点在客观教育公平,对主观教育公平则关注较少。主观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在客观教育公平状况逐渐改善基础上,应获得更多关注。基于CGSS2005和CGSS2015数据的logit模型结果发现,城乡、地区和民族三个宏观结构变量均显著影响教育机会公平感。但与客观公平状况不一致的是,在2015年,相对于农村居民、中西部地区居民和少数民族居民来说,在客观上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城市居民、东部地区居民和汉族居民的教育机会公平感更低。从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教育机会公平感总体下降,教育机会公平感城乡差异没有显著变化,地区差异和民族差异变化显著。其中,东部地区民众的教育机会公平感大幅下降,中东部地区差异逐步扩大;汉族和少数民族教育机会公平感变化幅度相近,但变化方向相反,表现为汉族教育机会公平感下降明显,而少数民族则同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被认为是实现社会公平最有效的“工具”。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及教育结果的公平。本文首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教育公平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以广东民族地区为例,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民俗文化教育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构建和谐校园和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的需要。在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民族民俗文化教育将增进各民族学生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促进民族团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在教育发展上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当代中国民族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发展水平,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民族问题上的深刻反映,发展是新疆做好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关键,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构建和谐新疆的前提,没有社会政治稳定,就没有和谐新疆。  相似文献   

12.
美国、澳大利亚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及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切实推进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工作,保障和加快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美国、澳大利亚的少数民族教育立法进行探讨,以期为加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法制建设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快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而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严重制约着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贵州毛南族为例,分析西南生态脆弱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扶持该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民族义务教育属于纯公共产品,其有效供给有利于教育资源得以合理配置,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反贫困,有利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产品供给制度,引入少数民族的意志表示,提高民族义务教育产品的使用效率,以解决诸如供给不足、制度安排缺陷、供给差距大、使用效率低等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构建民族地区双语和谐社会,语言规划、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应本着兼顾少数民族的眼前需要和长远利益的原则,既要考虑语言的工具性及其社会文化功能特点,也不能忽略语言的情感因素和认同功能,鼓励并保障母语与通用语并行使用,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教学模式的学校并存;协调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兼顾少数民族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需求;有效协调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
Abstract:
In ord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of bilingualism in ethnic regions,language planning and policy for language education should be made in accordance with both immediate need and long term interest of ethnic minorities.In other words,we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tool function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functions of language on one hand;and on the other hand,we should not neglect emotional factor and identity function of language.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encourage and guarantee the application of both mother tongue and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support coexistence of schools using different teaching models in ethnic regions,integrat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to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balance spiritual and material needs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effectively coordinate relations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应该重视选择汉语语法研究中有特色的问题进行某一少数民族汉语语法习得的全面研究;重视选择汉语语法之外的有关汉语四项语言基本能力习得问题,就某一民族进行全面研究;重视少数民族聋人双语、三语教育问题研究;重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双语和谐关系的细节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研究生教育,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是落实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主题的重要途径.为民族地区培养进得去、留得住,并能施展其才干的研究生,对于深入持久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理念及其模式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识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既是社会需求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探索通识教育中的多元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
Abstract:
In higher education,the concept and model of gene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concern in recent researches.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general education is both the social requirement for the training goal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also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ways to inherit ethnic traditional culture.Exploring education of multi-cultures in gener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n issue to be considered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but also a perquisite for safeguard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我国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阐述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总结概括蒙汉双语教育的历史经验。蒙汉双语教育对于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语言的发展及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发展经济,为少数民族终身学习提供支撑;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奠定少数民族终身学习基础;公共资源优先倾斜,为少数民族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推进教育信息化,满足少数民族终身学习需求;巩固扫盲成果,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成人学习事业;重视双语教学,提高民族地区学童的学习效率;法制与需求结合,强化少数民族的终身学习价值观;形成推动合力,构建少数民族终身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