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活族”新词是指“快活族”、“慢活族”、“乐活族”这样新出现的带“活族”的词语。“X活族”新词的句法和语义构成比较复杂;语用上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二次创新和非常规性、音译兼意译,洋为中用的特点;修辞上巧用对比、转喻和概念整合手段,具有形象创新、词约义丰、直指本质以及陌生化的功能。“X活族”新词的涌现,是语言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X活族”新词是指“快活族”、“慢活族”、“乐活族”这样新出现的带“活族”的词语。“X活族”新词的句法和语义构成比较复杂;语用上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二次创新和非常规性、音译兼意译,洋为中用的特点;修辞上巧用对比、转喻和概念整合手段,具有形象创新、词约义丰、直指本质以及陌生化的功能。“X活族”新词的涌现,是语言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视角,以“她时代”等“她X”族词为例探讨其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社会语用基础及其反映的女性文化等,在尽窥语言精妙之时,领略女性在当今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踊、跃、越、超、腾、跨、跳、逾(瑜)”等八词在“跳跃”这个义位上,具有共同的基本语义特征,形成一个同义义场。该词聚中各词位在词义、语用、语法功能等方面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彼此相辅相成。各词位在义场中地位的消长变化,使该语义场一直处于运动状态,其中“跳”后来居上,在汉魏以后迅速发展,最终夺得该义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对于词汇的研究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对于词族的研究也有不少,对"花"词族的研究则多见于对其语义及及其文化分析.这些成果鲜有对该词族的认知及其生成机制的研究.本文搜集大量与花相关的词族,以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理论为基础,从现代汉语的"花"词族的概念框架起点入手,探讨该词族的生成机制以及其概念变化转换的普遍规律,进而解释词族研究时现代词汇教学以及词典编撰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海X”词族的词义解说,以及对“海X”词族名词的造词方式与词语语义特征的分析,揭示网络词族造词方式分为非组合式和组合式两大类且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以及导致其特点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亲属称谓语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具有特定的语用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从"cousin"一词入手,通过比较该词在语义和语用方面的英汉差异,管窥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提出同一亲属称谓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使用语义等值法、语义增减法、语用等值法等译法,以达到避免误解,突出该语境下所强调的人物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黄兰兰  黄伟 《现代语文》2009,(12):130-132
“X门”族词进入汉语之后,逐渐脱离其本意,泛化为“具有新闻效应的事件”。从它的生成机制、构词特点和应用来看,“X门”族词及类似词汇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但“X门”族词在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丽 《现代语文》2009,(11):141-143
网络语言中新词族“X控”源自于日语“ュン”(con)的音译,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一些新的特征,并在网络中迅速流行开来。本丈立足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从构成和功能、语义表达和词的演变发展三个维度来对“X控”词族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附缀式词族“X控”的演变过程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10.
"X女"族新词语语源有新造词、新借词、传统词的新含义、方言词的吸收等情况,其中新造词与新借词的现象最突出。新借词中日语借词占很大比重。"X女"族新词语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X女"族固有词语比较,X的音节数量更自由,形式更多样,有很多新词语运用了修辞手法,使新词语语义更丰富,这一词语模有了更高的能产性。"X女"族新词语的大量出现,在语用上是一种"从众心理",也使"女"有了缀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水门事件”以来,“一门”族词语进入汉语系统并广泛出现于各种传播媒介。通过分析“一门”族词的结构特征、产生方式及流行原因等,可以发现“一门”族词的出现既是对语言的继承,又是对语言的发展。对于目前“一门”的语义泛化甚至滥用现象,则应保持警惕,强调使用的规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营业”一词的词义随着使用域的扩大而不断发生变化。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探讨在网络语境影响下“营业”新兴用法的形成与演变特点。通过从历时角度探索“营业”的成词路径,从共时角度在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对“营业”的网络新用法进行分析,发现该词在其新义之上,又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固定结构“营业式”;引发“营业”词义变化的语言因素有“词义引申”“经济原则”“趣味性”等,非语言因素有“娱乐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饭圈文化的发酵”等,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该词的词典收词建议。  相似文献   

13.
借助认知语言学和模因理论,对"吸X"词族的语义演变进行分析,并探究流行语"吸X"的生成机制。"吸X"的流行用法是隐喻、语境、模因等多种因素互动,并推动原型构式范畴扩展的结果。它具有舒缓焦虑、促进"悦己"消费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黄勇  李玲 《海外英语》2011,(12):356-358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也在经历动态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新词汇的诞生和广泛使用上。"给力"一词的迅速流行和广泛传播,体现了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的活力和影响力。该文从语言学角度对该词进行了语义和词源分析,试探索其产生的语言学机制。通过对其句法功能的分析,发现该词的使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且具有模糊语义的特征。总结该词的语用修辞功能,认为其广泛传播和使用的深层语言学动因在于它的模糊语义特征和良好的语用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试论类推机制在汉语新词语构造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类推”也称“类比”,是以一个或几个其他形式为模型,按照一定的方式构成的形式。在语言学中,它以其他语言规律为基础,从语音、语法、语义及语用等各方面,对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构成产生影响,使附加构词法、词族、语义类比构词法、缩略构词法及外来词的借用等都有了更新的功能,显示着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凝固结构“俗话说”是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转述语的形式出现,相对于其后的“俗话”,句法上处于从属地位,属独立性插入语,可发挥独特的语用功能“。俗话说”所启引的核心句(记为X),结构形式多样,语汇性质丰富,进入“俗话说+X”表达式的X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群众性,一是“知识性”“,知识性”是X能进入“俗话说+X”表达式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V以”类形式动词是语法学界尚缺乏系统研究的一类动词,文章通过选择研究对象的语义、句法及语用功能进行了多角度考察。语义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的语义特征及深层语义结构特征;甸法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在句式结构、加宾语及带体貌助词等方面的共性,同时揭示了它们在搭配能力和搭配范围方面的区别;语用功能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具有标记焦点、变陈述为指称、填补谓语的缺失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大众”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19世纪“大众社会”的兴起赋予该词政治、社会、心理三方面语义;20世纪的文化批判理论在整合原有三个语义场的同时,赋予该词一项新语义——文化精英关照自身的镜像;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精英和大众融为一体,“大众”又成为构建现实的拟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和认识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语言的革新,而汉语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成分就是词汇。新词语作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已经逐步被接受,而“裸X”族词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例。文章试从邢福义先生“小三角”理论中语值验察这一角度,对“裸”族词的语用价值进行考察,分析“裸”族词的语境值和修辞值,并通过与“被XX”族词的比较。更深刻地揭示“裸”族词的构词特点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熊英 《襄樊学院学报》2014,35(10):48-50
通过语义场-词族-词三级词义比较,土家语“人”语义场内各词族:lo^55“人”、ma^55lo5^5“民”,与汉语、缅彝语、藏-缅语存在语音对应关系,即同源。从亲源关系来看,土家语“人”与缅彝语最接近。其语义演变类型与汉语、藏语等藏-缅语语言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