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可谓"春意闹枝头",一系列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学生的课堂兴趣持续增强。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和老师及文本的思想有机结合,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遍开幸福之花呢?近几年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对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进行了探索,有了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10月17日,我颠簸了四个小时,跨越了三百多公里,前往有着近千年校史的苏州中学,聆听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课堂教学。黄老师的课堂朴素,因为"本色",教学内容清清楚楚,教学方法简简单单,教学语言平平淡淡;黄老师的课堂精彩,因为"出色",教学流程峰回路转,教学评价机敏睿智,教学效果满堂喝彩。整节课,我感动着,收获着,沉思着……而最让我感动的,竟是黄老师课堂中那些小小的细节:一、破题——"打开门,就见山"这节课教授的是文言文《黔之驴》,一篇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相似文献   

3.
正岁末年终,在与毕业了的学生的邮件往来中,我问其中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哪些东西让你受益了,值得继续发扬?哪些是徒劳无益的,需要努力改进?"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位学生并没有谈及我觉得实用并拼命塞给他们的解题技巧之类的东西,而是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在课堂上引领我们发现那些我们自己难以发现但又意义深远的东西。"学生的这句话,让我立刻想到他们高二时,我教他们Trapped by the Flood一课(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Book 6 Unit 5)的情形。我之所以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师生共度的愉悦的生命历程",我想不起在哪里看到的这句话,但是我始终没有忘记过。创造健康适宜的课堂生态,让学生享受生命成长的愉悦,是语文"童心课堂"的教学所归。"童心课堂"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语文教学的中心,呵护童真、激发童趣、牧养童心,给学生生命以关怀、滋养与润泽。那么,如何将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身心愉悦成长的舞台呢?  相似文献   

5.
"老师,我最怕您提问了,因为语文课的课堂提问最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是一个学生在段考作文《老师,我想对您说》中说的一句心里话.看到这句话,我心理压力很大.的确,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讲得口干舌燥,可偏偏还是有一些学生在看韩寒的《幻城》,有的学生两眼无神,魂游九天,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甚至进入了梦乡……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大多数学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实在是"金口难开",纵然开口也是言不达意,条理不清;有的学生平常聊天时滔滔不绝、幽默风趣,可课堂回答则是前言不搭后语,毫无逻辑,至于语言表达中简单、生硬、头绪不清的更是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6.
正走进李虹霞老师的"幸福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周布置成的"书的海洋",学生随时浸润在书香墨韵中。墙壁文化、横梁文化中不仅有他们的作文、照片,还有他们的书法作品。教室里的每一处精心布置的主角都是学生,到处散发着他们成长的味道,渗透着老师的教育智慧和对学生的爱意。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第二张脸"——那一幅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李春旺老师在谈到书写时经常动情地说:我们写的字就像我们的第二张脸。这句话道  相似文献   

7.
办公室某教师辅导学生时,某学生问:"老师,这个写的什么意思,我这道题是对还是错呀?"原来是他读不懂老师的批注。作业批改作为实现师生教学信息反馈的一个关键环节,"批"应指教师批注,"改"应是学生主动改错,这应是作业批改之原意。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重视自身的"批",也重视学生的"改",往往忽视了介于"批"与"改"之间的桥梁纽带——让学生读懂作业批注。因而,  相似文献   

8.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我认为,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关注了学生,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以学定教,营造质疑氛围 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对学习活动缺乏挑战精神是导致课堂无效的主要原因.学习源于好奇,源于问题.我觉得理想中的课堂应该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沉浸在生疑、质疑、解疑、存疑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说:"哎,我怎么这么笨呢,怎么就不能多想几种方法,让你们能够理解呢!"也经常听到老师抱怨:"啊,天哪,这道题我讲了不下于三遍了,怎么还是错那么多呀!"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数学教育,怎样才能最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果?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做哪些变革和调整?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打造适合学生的教学课堂,只有真正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0.
那次参加区电教课比赛,让我至今不能释怀,因为那是一节失败的课!原本是一次美妙的"精神"之旅,却被我不断的"问"破坏得索然无味.现在想来,其实语文的课堂就如一次旅行,而老师就如导游,学生就如游客. 想做好课堂上的"导游",我觉得就必须关注一个"问"字.教师的问,学生的问,如何问,问什么.现在对于那些热热闹闹的课堂许多人提出质疑:这节课,究竟谁是教师,谁是学生?我们很多的、不厌其烦的"一问到底",并非出于学生的求学真需,更多的只是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扭转这样的现象,我想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注重让学生敢于问、乐于问、善于问,其次注重自己"问"的有效性和主导性,最后要注意把握教师"问"和学生"问"在课堂中的一个度,让"问"成为真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聆听特级老师李争的习作课与相关报告,让我对于"如何教学生写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了解。李争老师执教的习作课,课堂氛围轻松又紧张,老师幽默又严厉,学生脑洞大开、文思大发。按照语文课堂的实践性要求,李老师和学生一起"体验—思考—写话—评论—修改",课堂成功而精彩,对于习作教学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借鉴。本文中,我将从四个方面对习作教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用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自主寻求发展的深刻见解。因此在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紧紧围绕"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高中语文,如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精神"这一教学目标。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粗浅体会。一、构建新课堂,大胆进行实践经过探索,我初步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经常引起我深刻的思考。是啊,当我们把这句话的真谛真正理解的时候,我们似乎再也没有理由说,这孩子太笨了。如何让孩子由"被动学"甚至是"不学"变为"主动学",在这里我依然想提兴趣。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理科教师,我们更有责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时刻感受到旅途的快乐。一、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枯燥无味"为"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4.
<正>星期五,最后一堂课结束,我筋疲力尽地走进办公室。同组的张老师在聊一周的工作,感慨道:"哎,现在的孩子和我们那时候真是不一样了!什么事也不敢放手让他们去做,就怕发生什么危险。老师什么都得管,每天累得不行。若是能像李镇西老师那样信任学生,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会轻松容易许多!"一句无心之语,让我陷入了沉思:难道在平日的教学中,我真的"越俎代庖"了吗?是否应尝试信任学生并且学会放手呢?心动不如行动,就  相似文献   

15.
"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这句话对于老师这个职业都不会陌生。俗话说:怎样的老师,造就怎样的学生。仅仅从技能或者从某种专业的角度来讨论一个老师是否优秀,我觉得只是片面之谈。在平时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会发现"老师"这个词语被媒体推向了人们的视野,我们也经常会听到某地某校的老师成了害群之马,玷污了"老师"这么一个神圣称号。从事幼儿教育行业的这几年来,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牢固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老师的思想道  相似文献   

16.
读了武老师的这则案例,我感慨良多! 首先,我对武老师的教育智慧感佩不 已;其次,我又对武老师的反思结论不敢苟 同。 在突发的课堂事件面前,武老师没有因 为学生对老师权威的冒犯而大发雷霆,没有 因此而对学生冷嘲热讽,而是顺势引导,"以 子之矛,攻子之盾",不但巧妙地化解了"危 机",而且让学生从中受到了教育。由此而言, 武老师不但是一位尊重学生人格的好老师, 而且是一位善于利用课堂"矛盾"、"生成"教 育资源的高手。  相似文献   

17.
<正>"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这些年来已经深入人心,被人们普遍接受。顾客这个"上帝"有权利接受商家各种优质的服务,有权利享受"三包",不满意可以调货、换货。在看了学生"不满意",教师就要下讲台的案例后,我不禁开始思考,学生是否我们老师的"上帝"?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我们要把学生当"上帝"。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在教学中遵循教育的规律,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要一切为了学  相似文献   

18.
燕彩霞 《山东教育》2013,(Z1):57-58
长期以来,就"习作"而言,学生感到难,这是他们的共同心声;就"习作教学"而言,老师感到难,这是语文教师的普遍共识。"我在习作教学中下了那么大的工夫,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每当讨论起这个话题,就有老师这样感慨。那么,如何让习作教学由"山穷水尽疑无路"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地,实现它的美丽转身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典型课文,教给学生"点金之术"就像我们刚买来一样新家电,必须先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然后再  相似文献   

19.
<正>国画大师齐白石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要学本质的、精神的东西,追求神似,而不应该仅仅模仿,停留在形似上。"公开课"上究竟有哪些"本质的、精神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呢?一、静待花开,关注每一位学生忘不了贾志敏老师耐心等待一个学生说了六遍,才把"遵守的遵去掉走之底是尊敬的尊"这句话复述正确的教学细节;忘不了于永正老师在第八次终于等到了学生正确地读出"斯蒂芬·茨威格"时的兴奋与激动。对这些孩子而言,需要的就是  相似文献   

20.
<正>"我等到花儿也谢了",这句话在游戏、聊天中经常可以看到,但是如果这句话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那说明学生许多的疑问、精彩的回答、灵感的迸发都被我们教师所埋没了。"教育需要留白",数学课堂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更离不开恰当的教学等待。在课堂中"留白",是指给学生进一步理解、反思、回顾和消化所学知识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激励学生展开"隐形的翅膀",在知识的时空里自由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