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窗》2009,(12)
心理学家做过调查研究后发现:有人善于通过观察来学习知识,被称为"视觉学习者";有的人能牢牢记住自己朗读出来的内容,他们是"阅读学习者";而有人能够很好地记住听到的知识,他们属于"听觉学习者";还有一部分人喜欢通过触摸、写、画等动手参与来学习知识,他们就是"经验学习者".我们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学习类型.  相似文献   

2.
冰手指     
把左右两只手的手指交叉握在一起,有的人喜欢左手拇指在最顶上,有的人喜欢右手拇指在最顶上,生活中一些人还把不同的交叉情况和人的性格联系起来。但让我们称奇的是,河流上的薄冰也喜欢交叉"手指"。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很火的文章——《妈妈在这四点上越懒,孩子越成功》,作为一个教育者,深有同感!有时候妈妈为孩子做得太多,反而把孩子教"懒"了,教"笨"了,聪明的妈妈不会帮孩子包办一切。其实,老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时候,老师讲得越细,学生越不会思考;老师讲得越多,学生越是依赖;老师管理越严,学生主动性越差。有时候老师"懒"一点,学生反而会"勤快"一些,"聪明"一些,学习也更越主动些!一、在课堂上"懒"一点  相似文献   

4.
《金秋科苑》2008,(10):104-104
要想做一位合格的老师,不仅仅是让自己去喜欢每位学生,更重要的是能让没一个学生喜欢上老师,要想每个人都喜欢老师,那么各位老师就要从各个方面来完善自己,在学生面前既是师长也是他们的知心朋友。要让看似简单的道理能在管理中发挥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朗读"是这样下的定义:"朗,明也","读,诵书也"。"读书"首先要会"读",朗诵是读的基本方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朗读摆在第一位,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做好语文朗读的教学工作,能让学生感受文章之魂,提高理解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朗读的重要性,提出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抛砖引玉,希望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08,(10):104
要想做一位合格的老师,不仅仅是让自己去喜欢每位学生,更重要的是能让没一个学生喜欢上老师,要想每个人都喜欢老师,那么各位老师就要从各个方面来完善自己,在学生面前既是师长也是他们的知心朋友。要让看似简单的道理能在管理中发挥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很难做到按教育部门规定的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1:250的上限来配备,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严重超标,有的甚至比标准高出两倍.这对于辅导员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只有在工作中懂得了如何去关爱,怎么舍得去关爱,敢于去关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成长,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兄弟姐妹,学生一旦体会到了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那么我们的学生工作才会越做越顺,越做越好.  相似文献   

8.
"细节"推销     
生意是人做的,要想把生意做好、做活、做大,就要想方设法、不失时机把自己"卖"给对方,"卖"得越快、越多、越彻底越好.  相似文献   

9.
"细节"推销     
生意是人做的,要想把生意做好、做活、做大,就要想方设法、不失时机把自己"卖"给对方,"卖"得越快、越多、越彻底越好.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把朗读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是必然的。要引导学生学会边读边想,在朗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积累语言,提高自己的阅读和作文能力。本文着重讨论的就是如何运用朗读这一手段培养小学生认识、理解、欣赏、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诗歌让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诗歌美育更是培养"完全之人物"不可缺少的环节。诗歌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从四方面入手:朗读吟诵,感知"美";入境悟象,理解"美";激发情感,感悟"美";驱动想象,创造"美"。  相似文献   

12.
<正>很多人会观察到,自己在不同的时刻会表现出不同的样子,时而活泼开朗,时而安静内向,有的时候看起来很阳光自信,像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有的时候,又是那么自卑胆怯,像是蜷缩在角落里的丑小鸭。人们会为自己这么"不稳定"的表现感到迷惑,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给自己贴个准确的标签,以便在人际交往中准确把握自己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加强朗读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手段。可以尝试生字过关、长句子作好停顿、对话省掉旁白、创设情境等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朗读的乐趣,并在朗读中获得语言的积累和深层次的感悟,最终实现语文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4.
沈孝兰 《科教文汇》2011,(23):11-11
赏识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赏识学生,还要把这种赏识表达出来,让学生知道老师欣赏他们的个性、学习、劳动、与人相处等方面的优点。赏识表达需要艺术。正确的赏识表达艺术会使学生在成长中更能战胜挫折、困难,使其成为勇于面对困难、面对自己、乐观面对人生的人。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人类的共同爱好,不少人在做事情时都喜欢随口哼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或许,你有时会想,要是能把KTV的卡拉OK全套设备缩小若干倍,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就可以随时随地唱卡拉OK了。近年来,一些公司已经发明了多种梦想中的便携式卡拉OK机,可以让你“想唱就唱”了。  相似文献   

16.
罗霄 《中国科技纵横》2010,(11):189-189
中国现代派诗歌是受近代西方文学影响,传入中国,并慢慢形成中国一个具有特色而且有特别意味的派别,让中国很多诗人都争取效写。然而现代派诗歌那种抽像的诗歌形像塑造,让读诗的人有种天马行空的感觉,本文就意像在现代派诗歌的解读作用,作一个阐述。  相似文献   

17.
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音乐是一门听觉、时间的艺术,也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音乐的作用,是人们通过对其欣赏,受其熏陶而达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让学生学会欣赏,在欣赏中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本文试谈谈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兴趣,确定自己课程吸引的教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不错,有谁不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又有谁不乐意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呢?学生更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习的触发器,只要一点燃,就会让学生在求知的太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兴趣是学生敲响知识圣殿之门的金钥匙。只要一打开,就会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奥秘······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工夫、动脑筋,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写作文有的学生就会感到头疼,这不是好现象,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乐于作文,激发创作灵感,才能多出新好作文.因为喜欢写作所以灵感的火花才会闪现,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个“偶得”是因为喜欢才会得,因为“偶得”,学生才会更喜欢观察和感悟. 一、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勤于督促. 我们除了每周一次课堂上的正规作文外,就是坚持每天写日记,语文老师每天批日记,虽然累点,但每天学生都会有自由练笔的机会,每天都会有新的惊喜和收获,因为除了找到整篇的好文章可以与大家欣赏外,哪篇练笔中有一个好句子,甚至一个好词语,我们也能及时表扬,发现这一亮点,就会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20.
你是一个根据大脑中第一反应而行动的人,还是一个思前想后,把一切后果都考虑到的人?大多数时候,我们往往凭着冲动去做一件事,在喜欢理性思考的经济学家眼里很可能根本不符合我们自己的根本利益。可是心理学家却很欣赏这种冒冒失失的做法,在他们看来,冲动战胜理智是人们的正常本能。偷公文包的贼:抓还是不抓?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常对那些善于用理性思考指导自己行动的人赞赏有加,认为他们能够充分考虑因果利害,从而把一项任务稳妥地、圆满地完成。而那些凭大脑第一反应行事的人则很难被委以重任,他们的冲动行为总是让他们的上司提心吊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