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简讯     
<正>"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频道在腾讯网正式上线近日,"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频道在腾讯网正式上线。"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秉承"科学解惑、理性求证"宗旨,针对公众关注事件、政府重视问题、科学重大进展等热点,及时、准确、便捷为公众解疑释惑,扩大科普覆盖面,提升科普影响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科技正能量,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共设置"科学问题聚焦""与专家面对面""流言破解"和互动讨论四个子栏目。涵盖科学新闻报道,科普视频创作传播,线下主题对话活动以及线上在线互动等多种科普形式,解  相似文献   

2.
简讯     
正中国科技馆举办《时空涟漪引力波》的科普讲座2月20日,为了满足广大公众对于科学的渴望,中国科技馆邀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LIGO工作组负责人曹军威研究员作题为《时空涟漪引力波》的科普讲座,524名听众参加讲座。曹军威研究员从科学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力波从哪里来三个问题出发,带领听众一起了解引力波。曹军威研究员告诉听众科学家看到的并非深不可测,其实就是监测设备发现的探测信号的波形。曹军威研究员现场播放由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工作必须是严肃的,但科学普及的传播形式却随着传播媒介的进步不断进化着。漫画、动画、直播等创作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这些新鲜的科普模式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譬如,微信公众号"混子曰"就在谈笑间让你迅速地了解"高大上"的科学知识。去年初,"混子曰"的主笔——"二混子"陈磊就借助引力波的"春风"发布了漫画《引力波就是你俩还没开打,杀气就  相似文献   

4.
简讯     
正科普微电台内容研发和传播研讨会召开2016年1月15日,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主办的"科普微电台内容研发和传播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科普部传播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相关人员以及来自北京20多所幼儿园、小学、中学校领导及科学课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科普微电台是科普中国微平台的科普音频APP。通过"科普中国微平台"已经建立的移动互联科学传播机制,为广大社会公众搭建更方便、快捷、有效的参与科普音频内容创作和分享科普心得的移动网络电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2月17日,"科普中国:科普传播之道——科技传播者在线学习平台"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出席,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主持仪式。开通仪式上,徐延豪与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刘汝林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中国工程院院士甘晓华的共同见证下,一起用金钥匙启动学习平台,标志着"科普中国:科普传播之道——科技传播者在线学习平台"正式上线并投入运行。"科普传播之道——科技传播者在线学习平台"是"科普中国"品牌拦目(频道)之一,是专门面向科技传播者的在线学习平台。该平台由中国科协、中国电子学会与新华网共同举办,旨在充分运用互  相似文献   

6.
正6月10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的"叶永烈科普科幻创作思想与实践座谈会"在京沪两地视频连线同步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出席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市科普作家2014年学术年会暨"新兴产业圆中国梦"科普创作理论研讨会于9月23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共有80余名会员出席会议。本次活动是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的重点内容之一,分别进行了"科普与‘新兴产业'创作谈"和"科普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的研讨。一、科普与"新兴产业"创作谈"科普与‘新兴产业'创作谈"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普读本》丛书总主编褚君浩院士的报告拉开序幕,报告的主题是《从第三次  相似文献   

8.
国内速递     
正人类首次看到"引力波",这次中国没错过10月16日,全球多国科学家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美国东部时间8月17日8时41分(北京时间20时41分),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捕捉到这个引力波信号。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科协以落地应用为重点,以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和"互联网+科普"行动为抓手,以完善科普传播快速响应机制建设为突破口,强化"精细分类、精准推送",科普中国品牌影响力和科普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截至2017年2月6日,"科普中国"累计浏览量和传播量约77亿人次,其中移动端约57亿人次,约占74%。一、科普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深入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创新科普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继美国2016年2月11日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之后,中国科学院也在2月16日公布了空间引力波研究与探测的"空间太极计划",包括之前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导的"阿里实验计划"和中山大学主导的"天琴计划",表明中国已经开始全方位布局引力波探测。对于一些大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作为快速发展中的大国,确实应该有所作为,但有一条原则应该遵循,即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正《寻找科学达人》节目亮相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4月18日上午10:41,中国科协主办的《寻找科学达人》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进行了首播。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0-2015)》和《中国科协2014年科普工作要点》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全社会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公众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2014年中国科协委托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举办了"寻找科学达人——科普中国2015年公众科学素质电视大赛"活动。大赛共分为三  相似文献   

12.
这样一批来自各个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年轻力量,在工作学习之余从事着科普创作。作为中国科普创作的新生主力军,他们拥有一个新名字:"科普新生代",或者说——"科普创客"。这些优秀的科普创客,未来将为互联网科学传播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22,(3):16-16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有关工作,进一步凝聚科普业界智慧,盘点年度极具影响力的科普人物、科普作品等传播典范,揭示“科学”误区,引导公众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提升科普中国品牌影响力,“典赞·2021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顺利于2月14日在CCTV-10科教频道播出。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2月26日,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新闻广播电台共同打造的云南科普类直播节目《云南科普》,首期访谈节目"新冠肺炎科普专项"播出。邀请云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长韦嘉等相关专家,走进演播室,与广大听众、网友线上互动,回答公众疫情防控疑惑问题和科学应对疫情。节目在FM105、AM576、蜻蜓FM、阿基米德、喜马拉雅音频直播平台,七彩云平台视频直播频道播出。  相似文献   

15.
正上海自2008年开始举办"上海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以来,培训班将370名大学生领进了科普创作领域,领进了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领进了神奇的科普殿堂,点燃了他们参与科普创作的热情。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成了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的学生会员,壮大了上海科普创作队伍。上海的事实证明:大学生是科普创作的生力军。一、找准科普创作的源头科普创作是科学普及和科技传播的源头。没有创作的作品,科学普及和科技传播就成了"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16.
繁荣科普科幻创作,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人才.创作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科普科幻创作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大力发掘培养青年创作者成为迫在眉睫的科普需求.青年科普科幻创作人才培养存在学员群体情况复杂,创作基础差异大,参与培训持续性不足等主要问题.本研究结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创-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项目实践,提出应制定人才发现的基本策略,实施精细分类培训模式,推广贵在坚持的培训理念,相关培训活动应高度重视兴趣的重要作用,充分借助合作伙伴的平台和力量,始终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最后,针对人才培养提出改进建议,为相关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家对科学普及工作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研发团队和个人关注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每年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科普作品。科普作品创作基地建设对于保障科普作品创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探索科普作品创作基地建设,希望对活跃科普作品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科协论坛》2014,(8):58-58
<正>8月1日,由中国科协举办、中国科普期刊研究会承办的2014年"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推介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旨在向公众推介一批科学健康、内容优质的科普作品,进一步激发社会科普创作热情,促进科学知识在网上流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此次推介的优秀科普作品包括涉及天文、生物、科幻、地理、军事、机械电子、IT、综合、爱粮节粮等内容的科普微博、科普微信公共账号、科普APP、科普微视频、科普图书、科普期刊。经初选和专家筛选,确定第一批推介作品共235  相似文献   

19.
正1月31日,四川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四川省老科协)召开老专家科普宣传暨科普创作工作会议,总结2017年科普宣传和科普创作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科普工作任务。中国老科协副会长、省老科协会长曾清华,省老科协名誉会长、老专家科普宣讲团团长卢铁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绍荣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20.
VR技术近年来在国内科普领域开展了实践案例,积累了很多发展经验。文章围绕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承担的"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西藏青少年互动科普教育系统研发与应用"课题,从VR互动科普体验展区、科普教育课件、VR科普课件和基于移动终端的VR科普教育软件四个方面的成果进行了展示与分析,期望能为中国科普场馆及相关科普传播领域的VR技术应用提供范式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