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晶 《教育教学论坛》2013,(25):116-117
传统语文教学老师在不停地"讲",学生听,课堂成了老师表演的舞台,学生集体失语。只有教师改变观念,让学生有机会"说"。教师创设语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然后是教师正确点评学生的"说",使"说"有意义。最后是教师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保护好学生"说"的权力。  相似文献   

2.
正价值取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维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就是沿着教师的语文教学价值取向而展开的。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将语文看成是一种听说读写的工具,语文教学就会充斥着识记、分析等操练;如果教师将语文看成是一种人文,那么语文教学就会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四大板块,即"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当以纯正的审美态度,关注语文之美,  相似文献   

3.
"语文味"的概念是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语教研员程少堂老师首次提出的。他认为:"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感。"应该说,"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剥开文字的外  相似文献   

4.
正有幸参加"黄河之声"全国小学语文观摩会,聆听了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谈礼貌》一课。听后感触颇深。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地语文课堂吗?课堂上让学生读书,写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摒弃教师繁琐的对课文的分析,无休止地问。让学生课堂上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两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已过古稀之年的于老师,在课堂上蹲下身来教学生一笔一画写字,一句一句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课文,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更没有说教,可是在表演和写作环节,学生却表演得淋漓尽致,写得有声有色,这难道不是读书的收获吗?  相似文献   

5.
正女儿拿来了2013年第11、12两期《小学语文教师》,说她的语文老师让看看其中的两篇文章,一篇是第11期上语文老师刘发建的《做一个有思考力的教师》,一篇是第12期上曹龙老师与刘发建老师商榷的《这样的"思考力"是否对头》,并让我看后"作为学生家长"谈谈自己的看法。两篇文章讨论的都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上一篇题为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美国教育家罗帕特·特技费斯认为,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教师是“表演”艺术家。教师的这种表演实质上是”传道、授业、解惑”和传递认知、情感信息的过程。课堂上,语文老师的“表演”离不开四种“语言”,即口头语、体态语、板书语和科技语。本文试就这四种“语文”抒一己管见,以就正于方家。一、口头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主要语言是口头语。教师的口头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具有示范性,而且要…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是开放式的,在交际中、活动中、情境中学习语文,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讲话欲、表演欲、特长展示欲,让学生有自信力、成就感、快乐感。语文教师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飞扬,一定要让课堂活跃起来。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教师要"活"起来和要让学生"活"起来这两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张洪生 《广西教育》2014,(41):97-97
正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至于其他的思维教育、思维训练等,那些都是派生的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文字,品出"语文味"。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去做。一、揣摩语言文字,于细微处品"真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是一个读者,是一个具有一定赏鉴能力的读者,能够从作品中读出"趣味",于文中的细微处品出"真味"。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  相似文献   

9.
"下水文"是指教师面对布置给学生的作文题目,亲自构思、选材、布局、谋篇的一种创作活动,是给学生起写作示范引导作用的一种创作活动。下水文对作文教学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求老师经常动笔,或者跟学生写相同的题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和质量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最直观的"镜子"。也是老师教授能力的一种间接体现。如何发挥教师在学生作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呢?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写作文,要是老师经常自己动笔写,或者写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什么,就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写作进步"  相似文献   

11.
<正>同样的语文阅读文本,不同的语文老师在课堂设计中最终达成的效度常常是不同的,这取决于课堂的吸引力、学生的参与度、教师执教风格等诸多因素;而诸多因素中,教师面对不同文本设计教学时的"应变"方式将是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实现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的应变能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有不同的承载和呈现。一、课前应变,教前质疑"简"而有"趣"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师生共同进入文本研读前,走出陈旧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的藩篱,而能另辟蹊径,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这应是课  相似文献   

12.
温莉 《山东教育》2009,(4):33-33
语文教学点滴录 著名教师魏书生常说:“我是个懒老师。”“我上课时有个想法:老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这就是魏老师对“懒”老师作的注释。  相似文献   

13.
郁宇星 《语文天地》2012,(17):24-25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知"用到生活中去,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做原生态的语文教师,取得学生认同新课程注重语文教学生活化,为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构建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相互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并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要使学生愿意学,必须建立师生间的信任关系。生活中,对学生说真诚的话,做真诚的事,  相似文献   

14.
大家认为:习作是学生的事情,其实不然。34年的山区中小学语文教学,笔者觉得对于农村小学教师老师来说,习作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教师"下水"游,学生乐无穷。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背景下,全国各地的教师都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都在努力使学生真正做回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的主导地位如何体现呢?这个问题着实让很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感到茫然无措,当前教学的现状就存在着几个极端:有的老师过分"导",教师设计好了一切,只需要学生做适当的填空或者选择;有的教师又过于忽视"导",学生自己在黑暗中行走,结果一节课下来连基本的学习目标都不能够达成.现如今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有一部分教师似乎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了,他们在"导"的形式上做足了文章,可是他们的"导"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是换了汤却没有换药.以上几种教师的"导"都只能使学生"学会",不利于学生"会学".那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导",才能够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索,真正做到"会学"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跟大家交流一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关于"导"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它的高耗低效又广为大家诟病,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块软肋。老师们都在努力探索,寻求走出这种困境的办法。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低年级写话教学入手,在"乐写"上做足文章,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使学生练就扎实的写话基础,为将来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儿童本真的书写有人说:"儿童是本能的缪斯。"心灵自由,想象力丰富,加上从小受母语的熏陶感染,学生们的语言是鲜活生动的。事实上,儿童在用文字书写以前就已经能用"说"进行恰当的表  相似文献   

17.
教学实践中,多样化的课堂表演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有效"支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必须根据教学需要,把握好表演元素,引导学生借助表演这个"支架",获得自身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位语文教师带着学生到南京浦口火车站去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有老师说这是作秀,现在的浦口车站已经远远不是当年的浦口车站;有老师说即使还是当年的车站也没有必要这样做;有老师说这是一种真实的情境教学;有老师说这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有老师说语文课就应该走进生活;有老师说阅读课就应该好好读课文…… 这些议论涉及语文教学的很多专业性问题.这里想就阅读教学中教学情境的设置谈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教师魏书生常说:"我是个懒老师。""我上课时有个想法:老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这就是魏老师对"懒"老师作  相似文献   

20.
"课堂表演"是一种常见的课堂教学方法,由于符合学生爱表现、好动、好玩的天性,深受学生喜爱。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往往会造成教学纯粹为表演而表演,从而失去语文教学的本意。这样的"表演型课堂"虽然好看、热闹,但却没有实效。例如,一教师在教学《可贵的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