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摘     
<正>人才托举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与其他人才工程形成互补效应,并要切实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实际,把那些急需托举、有托举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真正"托举"出来、成长壮大,使托举工程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从"托举力"到"驱动力"》与其把博士阶段的课题当成是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不如把它当成是引你进山的一个和尚。至于以后怎样修行,就要看各自的造化了。也因此,青年科研人员必须有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青年科研人才成长需要经历几道关口》  相似文献   

2.
2017年4月,中国科协公布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希望通过中国科协、各主要学会共同资助一批32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该工程,培养他们成为国家各个领域优秀的科研人才。  相似文献   

3.
正3月30-31日,2018全国电子信息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等单位承办,物联网学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智能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协办。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汪联辉教授、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王天虹女士出席大会并致辞。国内电子信息领域的优秀青年专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被托举人、2017年度中国电  相似文献   

4.
《学会》2020,(5)
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揭示了人才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大意义。中国科协于2015年设立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简称"青托工程"),主要以32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为支持对象。青托工程的设立完善了国家人才梯队建设的资助链,增强了全国学会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强了全国学会的组织建设。该文就近五年来中国林学会实施青托工程的概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项目管理实践进行回顾分析,提出实施过程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总结经验做法,以期为今后更高效地实施青托工程,助推林业和草原青年人才成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苑》2017,(5):4-5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4月6日发布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为托举工程的更好推进提供了具体指南。该工程项目由中国科协于2015年9月立项,"以奖代补""稳定支持""32岁以下"几个关键词分外亮眼。工程的实施目的直截了当,那就是帮助青年人才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突出业绩,成为国家主要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工程实施以来,备受青年学者关注。有专家认为,此举切中人才成长规律要点,必将为各类人才工程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6.
正6月27日,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成立大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主席团主席、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会议由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主持。  相似文献   

7.
<正>11月11日,由中国科协信息科技学会联合体主办、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承办的"一带一路"青年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院士、专家围绕"丝路之约、信息筑梦"的主题作了精彩的报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顾问团郭桂荣院士、倪光南院士、戴浩院士、俄罗斯Ruslan L.院士、加拿大工程院Ke Wu院士、中国电子学会青年  相似文献   

8.
《学会》2017,(3)
<正>1月12-13日,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承办的第二十三期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秘书长沙龙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苏小军、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飞跃出席了本次沙龙活动。本次沙龙活动以全国学会改革经验交流为主题,来自30家全国学会的秘书长们围绕学会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举措方法、成功经验等进行深入交流,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秘书长张楠主持了本次沙龙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来自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的教授周生喜,多年来主要致力于振动能量俘获、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辨识等研究,旨在解决嵌入式设备自供电以及结构减振等问题,并相继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他于2018年入选了中国科协第四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该人才项目旨在为32岁以下的青年拔尖人才提供科研经费、政策、工作等多方面的支持,在为其营造宽松科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促使他们成为国家主要科技领域里的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23,(S1):78-79
<正>为鼓励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投身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陕西省科协组织实施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2024—2025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设立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是为了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聚集的优势,以创新争先为主旨,强化对青年人才苗子的举荐,及早发现、重点扶持、加快培养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必要的科研条件,指导青年人才过好“起步期”,激发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夯实职业基础,扶持青年人才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优秀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15日,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孟安明院士、副理事长张知彬、王德华,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种康,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康乐院士等学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饶子和主持。尚勇在讲话中阐述了学会联合体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意  相似文献   

12.
王旭东,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同年考入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师从沙庆林研究员攻读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后留在本所从事沥青路面材料和结构的科研和设计工作。1998年10月获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入选交通部首批"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6年获得第一届中国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2007年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现为交通部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道路联合会会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次,其中二等奖4次,三等奖3次。  相似文献   

13.
宋振东  董贵成 《学会》2013,(7):52-64
"欲振中国,在广人才;欲广人才,在兴学会。"钱学森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主席,他亲自组建了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等学术组织并任理事长。他长期担任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未来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等学会的名誉理事长。钱学森在组建学术组织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4.
<正>8月4~7日,5G射频前端关键科学技术前沿论坛——暨2017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微波与电路系统专委会年会在井冈山召开。会议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华东交通大学主办,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华东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和江西省电子学会协办。吉安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言苍同志、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副秘书长任小元博士、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微波与电路系统专委会主任委员马凯学教授分别致辞,庆祝会  相似文献   

15.
《学会》2006,(1):49-49
2005年12月5日,中德工程教育与认证合作前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协和德国工程师协会等共同举办,主题为:工程教育领域中的模式、管理方法及资质认证。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以及德国工程协会负责人、德国驻华大使等出席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教委教育评估院、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高校、科研院所、全国性学会,以及德国国家欧盟工程协会、亚琛技术大学、德国学术交流服务中心、葡萄牙工程师组织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议…  相似文献   

16.
正6月28日,中国科协清洁能源学会联合体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吴新雄出席大会并讲话。会议由学会联合体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史玉波主持。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宋军;中国科协清洁能源学会联合体理事会副理事长张玉卓、郑宝森、杨庆新、张基尧、王显政、王玉庆等;57名学会联合  相似文献   

17.
王芝银教授现为建筑工程系主任、国际计算力学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及岩土数值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客座教授;1997年首批入选陕西省跨世纪“三五人才”。  相似文献   

18.
<正>第十三届IEEE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8月21日在西安开幕。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围绕"下一次工业革命的自动化"主题,开展多场学术报告和专题研讨,为"一带一路"合作协同创新提供重要智库支撑。论坛由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和RAS(机器人和自动化分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承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西安交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管晓宏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这也是该国际会议首度在西安举办。  相似文献   

19.
《学会》2021,(1)
正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开展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的评选,延续了将项目成果进行知识创新类和技术创新类分类推荐和评选的方式,组织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同行资深专家评选,并经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审核,最终确定8个知识创新类和2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成果为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自动化学会历来重视在自动化学科及工程领域内,对所属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继续工程教育工作。1、中国自动化学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