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白描,原起于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如今语文教材中出现于诗歌、散文、小说体裁创作中的常用艺术手法。是不需费过多笔墨,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具体生动的场景或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的写作手法。鲁迅先生曾经说:"画人难,画白描更难。"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描写景物时,它可以表现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  相似文献   

2.
白描,文学上指用浅近的语言描摹事物,不用渲染烘托的一种表达手法。诗歌中这种技法比较常见。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孟浩然的“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秋登万山寄张五》),这样的诗句,描述直白而富于美感,意象简单而意蕴深厚。这类诗歌。不尚浓墨重彩。避免锋芒毕露。是洗尽铅华的真实。是千淘万滤的厚重。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中的白描手法,隶属于工笔画范畴,是以单色线条表现客观物象形、质、空间的一种绘画形式。深入研究和掌握白描的各种表现技法,对于丰富白描的造型语言,提高作画技能技巧和作品的艺术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秋林高士图》,款署:"张灵为叔贤写。"幅左上有文征明小楷题跋:"友生陈公度,端重寡言,尚德好义.负笈远来,从余授《易》,方期公度得隽,为乡里耀,不意余有滁州之行,公度东归,征余诗画,一时不及,以梦晋此画,口之着是数语,聊表以志别云。弘治辛酉秋九月,文壁。"由此可知,此画是张灵为临别的朋友所作。画中人物应为陈公度,人物儒雅清秀,神情自若,在山野间立定而远眺,果真是一位"端重寡言,尚德好义"之士。从人物的刻画手法上看,张灵确实受唐寅很大的影响。此画中人物白描的用笔与线条,与唐寅《桐阴清梦图》中文士的描绘方  相似文献   

5.
<正>白描本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后借用作文学的表现手法之一,主要指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白描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也不用曲笔或陪衬,只是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白描手法有三个特点:1.不写背景,突出主体。善于抓住人物生理特征,通过肖像描写,展现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夏鹏飞 《教师》2014,(28):78-79
学为中心有两层意思: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二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思维导图是用"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帮助记忆和思考,它综合了文字和图形这两种表达形式的优点,利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各种分支节点,将文字和图形所表达的信息串联起来,是一种高效地表达思维轨迹的思维工具。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展示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学生自主表达的过程;修改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完善的过程。思维导图在"自主、合作、展示"三个环节中很好地体现了"学为中心"的理念。本文笔者结合自己近两年的课改实践,谈谈思维导图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以白描写景抒情,是宋词的艺术手法之一。宋词中常采用白描手法画出物象之"神",并借其神韵抒发词人的感情,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让读者去进行二度创造,生成联想,达到一种借物寓情而又物情交融无间、浑然如一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8.
线描艺术源远而流长,历代中国画中的白描精品无不闪耀着时代的光辉和个人的风格特色,为后世留下了一系列具有节奏、韵律美的宝贵财富。白描线条因其具有造型、表情、审美的三种功能,而富于它以神奇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功能,奠定了它在中国画造型中的支柱地位。塑造具有魅力的线条,首先应注意用笔“写”出线条的力度、节奏美和韵律美,其次要让线条与形象紧密结合,最后就是应多观察自然,体会各种美以积聚情感意境,以情运笔,才能表现出具有活力美的线条。  相似文献   

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用极其凝练的语言,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主人雪夜归来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暮雪中的山村图景,直叙旅途中雪夜投宿的见闻,不加渲染,而含义曲折、深刻。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任务: 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要想画出一幅漂亮的画是离不开变化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的.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直线和波浪线,让学生说出不同的两条线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觉.(波浪线比直线更具有动感.)  相似文献   

11.
【知识储备】本文是一篇语言精炼的诗化小品文,全文仅160字左右,却完整地记叙了去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一幅雄浑阔大的雪景图,以抒情笔调叙写了作者在湖心亭上的奇遇。作者之所以能用寥寥几笔将雪景图勾勒得如此生动传神,在于他巧妙地运用了白描手法。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的特征是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用简练的墨线勾勒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不重形似而求神似,重在以形传神,突出其神韵。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不用秾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  相似文献   

12.
白描,本是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技法。白描手法,运用到文学创作上,就给作品带来了朴素、单纯和清新的特点。这种手法在塑造人物和叙述故事时,不大肆渲染和铺陈,也不细腻地刻画和描写,而是用十分精炼的笔墨,抓住形象的特征,三笔两笔就勾勒出生动的人物形象,给人以联...  相似文献   

13.
<正>教材分析:"会动的线条"是本单元的第二个内容,是上一节课"画中的线条"的一个延伸的学习内容,旨在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因此,我的教学策略定位为:激发学习兴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4.
在孙犁的"荷花淀"系列小说中,白描是孙犁小说创作的主要风格,与时代背景契合的白描手法,解构了宏大而激烈的故事描写。通过对孙犁使用白描手法的原因的分析,加之对孙犁作品的阅读理解,可以说,孙犁的个性气质、时代背景、阅读经历都暗含了生成白描手法的势因,从而使孙犁在修辞上产生这种近乎偏执的对白描手法的倚重。  相似文献   

15.
<正>早在北宋年间苏轼就将"诗中画"作为论诗的一种标准。而时至今日,我们在日常的古诗文教学过程中,通常只重视诗歌内容的本位教学而对"诗中画"却常常忽略。那么,"诗中画"到底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诗中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在诗歌中举足轻重,往往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格。以下,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环境描写对诗歌的重要作用及赏析的方法。一、主体作用诗歌中的"诗中画"往往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  相似文献   

16.
线描是重要的传统绘画表现形式之一,其绘画方式就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述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线描深受教师和幼儿的喜爱:在教师看来,线描画材料简单,操作方便,易出作品,非常适合开展集体教学;在幼儿看来,线描既新奇又有趣,简单的绘画方式帮助他们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发挥想象力,自由地创造自己所想象的对象.而长久以来,线描在幼儿园可能仅仅被诠释为"用线条来画画",而没有从"怎么画""画什么""用什么画"或者是"画在哪里"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白描是一种不尚修饰,以质朴洗炼的语言,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勾勒事物形象的描写手法。白描,原是一种绘画手法,源于古代的“白画”。这种画法,突出线条,只施淡墨,不着颜色,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动人的物象来。这种贵在神似的技法,借用到文章的描写手法上,称之为“白描”。本文谨以鲁  相似文献   

18.
技法解读 白描手法原是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的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呈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学的描写上,就是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和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朴素平易的文字、明快简练的语言,十净利索地勾勒出事物的形态,表现出作者的感受。鲁迅先生把白描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基本内容,熟读课文。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2.扫除语言障碍,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3.通过想象,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教学重点:1.雪后奇景的赏析。2.熟读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20.
线条,是我们最直接地描绘自然物象的一种最实用而又最精炼的形式。通过美术教学手段,对实现学生素质培养目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实施"线条画教学"研究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