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个人始终在摸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文言文教学的规律,走过一些弯路,也有不少成功的教学方法。以下所列四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都曾奉为圭臬。第一,串讲法,以课文讲解为核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举凡翻译、文言知识、历史文化知识,碰上什么讲什么,表面看很有“综合性”。第二,讲解法,以古汉语知识为线索,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讲解古汉语知识的例子),重点教授系统的古汉语知识,表面看很有“系统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结晶的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始终都是难处理的内容之一。多年以来,许多教师在讲文言文时,几乎都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要么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讲解;要么是疏通文字;要么是大讲特讲文章内容……,把一篇优美的文章肢解得面目全非,上成了古汉语课。这样的做法根本没有顾及到  相似文献   

3.
“逐句讲解”不如“授之以渔”。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把古汉语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因此,教师采用逐字逐句讲解翻译的方法,课堂上出现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讲得头头是道,而学生在下面则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学生学不得法,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才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参考书自己去“看”,养成先读书、再思考、后读译注的习惯。其实,课文中的很多内容学生是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初步了解的。读不懂的,可以联系上下文思考理…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逐字逐句讲解课文,甚至教师让每个学生买本文言文翻译书,看一句文言文,看一句译文,丢掉“拐棍”(文言文翻译书)就不会译了。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总结教学经验,归纳出四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5.
正在各种文本的教学中,教师们似乎对文言文教学最有兴趣。因为文言文主要考查字词的理解,所以教师们认为,只要学生能把字词翻译出来,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字词意思,学生记字词的翻译,这已成为常态,学生在文言课文字里行间穿插记录了大量的字词的翻译。然而这种文言文词语的学习,尚是停留在记忆的表层上,字词背后人文情  相似文献   

6.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戚凤兰讲授文言文,理所当然地要读译课文,讲解重点词语,因为这是学生学习古文、积累古汉语知识的第一步。但是讲文言文究竟不是讲古汉语。我在实践中体会到应以“文”的方式来教学,即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还要懂得、体味到文章的妙处,...  相似文献   

7.
"文白对译",即把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也把白话文翻译为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文白对译应有三个阶段:一是把我们的文言课文翻译为白话文,根据白话文的翻译写出文言原文。二是利用已学的文言知识将课外白话文段翻译为文言文,借此运用、巩固本课要掌握的文言字词句。三是课外拓展中的小练笔,要求学生先用白话文创作,再翻译为文言文,或者直接用文言文创作。  相似文献   

8.
一、案例背景 目前初中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偏重于字词的讲解和句子的翻译,有的甚至把实词、虚词、句子的翻译等知识的掌握视为文言文教学应达到的终极目标。不少教师认为,学生经过这样的学习之后,就能形成一定的语感,基本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以及句式语法的特点;再通过一系列习题练习,学生对课文以外的文言文就能正确地断句、标点、释词、翻译,  相似文献   

9.
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要么止于翻译,要么止于清议,造成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割裂的现象。教学应以"言""文"合一为出发点和目标,立足课堂实践,从文本解读中找准教学的突破口,课堂上带领学生品味文章语言以及基于此目标设计学生活动等。  相似文献   

10.
《课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传承华夏文明。"优秀的古诗文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和艺术精华。长久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因其太过沉闷而陷入困境。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文言文教学要么讲解、诵读、积累,要么实词、虚词、句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主体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被动接受,枯燥记忆。教师枯燥地教,学生被动地学,抄写、背诵与练习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特征,使本应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变成一种格式化和僵化乏味的呆板活动。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展开,初中文言文教学呼唤着打破沉闷,冲出困境。一、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的弊端《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常规教学,往往按照文言文  相似文献   

11.
学生中流传这样一首打油诗“一怕文言文,二怕白话文,三怕周树人,四怕周作人”。文言文以难度系数最高而荣登榜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文言文教学过程过于偏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课文词句的翻译,没有把文言文当成普通的课文,学生难以读出文言之美来。如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笔者认为出路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一、加强文言知识的积累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基础教科书中的文言文大都具有较高的思想品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抒写性灵小事发人深省;描写战争场景跌宕壮阔;写景话人入木三分,可以说是辞简意丰。文言文对学生来说难在语言嬗变导致的语义差异。由…  相似文献   

12.
高中学生,已有一定文言文基础知识,给他们上文言文,不必逐字逐句地讲解翻译,而要有所侧重。怎样确定重点呢?在教学中,我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课文的难易来确定重点的。一般说来,我的教学重点是围绕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理解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安排的。以扫除文字障碍而言,  相似文献   

13.
邓婷 《学语文》2014,(2):74-75
正新课改实施以来,文言文教学仍难以打破"高投入、低产出"的僵局,要么重"言"轻"文",要么重"文"轻"言"。前者是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古汉语语言学与语用学知识,忽视了文言文的整体之美;后者是指教师将课程目标定位到文化层面,将教学重点转移到文章层面,重视篇章技巧的解读与文化内涵的体  相似文献   

14.
本学期我的教学改革重点为:如何让文言课堂变得更有情趣,更加灵动,因此在进行文言教学时,我有意识地对传统的灌输式讲解进行了突破,尝试把现代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移入文言教学之中,以下以《滕王阁序》的教学为例,阐述自己的课堂改革教学。【案例题旨】我曾经简单地认为,学好文言文,就是"讲透"课本中的字词句含义及用法,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就算是完成了文言文课程内容的教学任务,实现了文言文教学的课程目标。在文言文教学中,我过去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三种。第一,串讲法,以课文讲解为核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表面看很有"综合性"。第二,讲解法,重点教授系统的文言文知识,表面看很有"系统性"。第三,翻译法,以直译为主,对照原文逐句翻译。以上做法使得文言教学枯燥乏味。因此,我开始改变以往被自己奉为"圭臬"的三大教学方法,尝试进行对话式教学,从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提升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从而达到一个更高、更深层次的理解。【案例过程】一、与文本对话,走进文本【课堂设计】布置学生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  相似文献   

15.
初中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语言浅白简炼,对于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基本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课文注释及相关工具书,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来完成。这样就回避了教师机械烦琐的讲解,也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文言文索然寡味。为了把文言文教出味道来,让学生学出乐趣来,我作出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一讲到底”的现象。常见一些教师拿着课文逐字逐句地给学生翻译,然后不厌其烦地讲解文言文词句的用法及含义,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一篇又一篇,一年又一年地就这么教。殊不知这种以“言”代“文”,以“讲”代“学”的教学模式,其实是一个极大的文言文教学误区。  相似文献   

17.
<正>一提到文言文,不少学生便顿生畏难情绪,觉得文言文枯燥、单调,要坚持学下去很难。于是我好好反思了一下当前的文言文教学,觉得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教法僵化,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式:介绍作者、时代背景——逐词逐句串讲——作内容分析,教师基本上是"独霸课堂",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二是目标单一,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面面俱到,唯恐有所遗漏,学生成了被动笔记、背诵的工具;三是"从本到本",缺少"迁移"。教学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认为课文讲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会翻译了,教学的目标也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无论是就传承华夏的文化经典而言,还是就高考而言,都是很重要的。而目前大多数高中生对文言文缺乏学习兴趣。这与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先引领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课文,再在此基础上讲解文章的内容。殊不知,这种一厢情愿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吃力不讨好而且效率低下,怎么能实现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呢?  相似文献   

19.
曹广桥 《文教资料》2014,(32):36-37
文言文教学历来被教师看做一个难题,且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因此,不少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过多地注重翻译,其形式是教师逐字逐句地讲,学生一字一句地记。一节课下来,师生都疲惫不堪。文言文教学中注重翻译本无可非议,但关键问题是没有把学习文言文当做学习语言,而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抽象知识或工具掌握。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要求不只是翻译,还有阅读鉴赏能力。文言文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语感培养,提升文言水准;反复诵读,带动系统翻译;先总后分,点面结合,力争透彻翻译。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并能译出文言文句子,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与<江苏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内容之一.但长期以来,这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以2008年江苏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为例,三个小题,一共9分,而全省平均得分只有3分左右,从这里我们就可看出平时教学中的问题来,学生很难将句子翻译到位,要么是错译,将词语理解错误;要么是破译,断章取义;要么是硬译,译文生硬别扭.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对文言词语尤其是文言实词积累不多,功底薄弱,还有一个方面不容忽视,那就是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不够明确,翻译的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