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苏华 《科学中国人》2004,(12):66-66
一微循环障碍与人体衰老 微循环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它伴随着生命,伴随着健康。到今天为止,衰老的本质还不完全明确,较为全面的认识是:当人体生长发育到成熟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在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方面会出现各种对自身不利的变化,这一不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就称为衰老。从理论上讲,衰老分为两大类,即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前者是指机体在生长全过程中必然发生的,普通性的退行性变化,后者则是由于各种疾病导致的衰老。  相似文献   

2.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肌肉中存在一种重要的蛋白——德斯菲林蛋白,对于肌肉营养不良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肌肉细胞的绝活 在人体的各种细胞当中,肌肉细胞可能是任务最繁重的,因为作为动物,人总是处于活动之中,特别是心脏,会一直跳动,直到生命的尽头。因此肌肉细胞也是人体细胞里面最容易受伤的细胞,例如人的剧烈活动,就常常导致一些肌肉细胞受到破损,而很多的疾病,也正是以肌肉细胞受伤为最主要的病理因素,例如肌肉营养不良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类第三号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可使癌细胞在长到一定年龄后衰老并死亡。 人体中的正常细胞在衰老或受损伤后,可自动接受到人体发出的信号而不再分裂并自毁而亡。但癌细胞一般对这些信号“置若罔闻”,会继续大量繁殖。有关研究表明,人体中的染色体端粒酶是导致癌细胞“长生不老”的一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研究表明 ,人类的疾病与 DNA遗传基因有密切相关。人体衰老、患病 ,实质是基因受损导致人体器官的细胞老化和损伤。基因受损 ,则遗传信息指令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 ,体内一些有用的化合物 ,如蛋白质、脂肪、糖类、酶、激素等的合成代谢也不能正常进行 ,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给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之用 ,而使老化的细胞留在体内 ,老化的细胞既无细胞分裂的能力 ,也没有免疫力与抵抗力 ,一旦细菌侵入 ,身体就会产生各种疾病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病”。如何修复受损基因 ,首先由美国科学家达尔贝科在 1 986年提出并筹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  相似文献   

5.
衰老之谜     
我们为什么会衰老?哪些生物机能决定我们的肌体在不断衰退?能设计一种抗衰老的有效治疗方法吗?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衰老如今不再被视为不可逆转的过程,它是一种在今后可以治愈的紊乱,衰老至少是可以延缓的。最近10年来,科学家开始发现导致人体细胞和组织逐步老化的主要遗传机能,并很可能会开发出阻止衰老的技术。1900年的时候,大多数人在49岁以前死亡。而今天,工业化国家居民的预期寿命是76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卫生状况的改善和抗生素与疫苗的发明导致传染病的减少。现在大部分75岁以上的人死亡原因是心肌梗塞、脑…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我们人体是由活细胞组成的。这些活细胞不像木材或金属那样容易腐烂,而是能自我成长和补充。既然我们身体的各部分可以更新,为什么我们不能“长生不老”呢? 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位名叫多勒沃的生物学家偶然发现:我们变老是为了活得更久,变老是抑制癌症的必然代价。 生物体内一个迫使将要癌变的细胞“自杀”的细胞因子,是加快身体各组织老化的罪魁祸首。这一细胞因子是人体抵御癌症的第一道防线,是细胞活动的坚定卫士。哪怕只有一点点轻微异常,特别是对细胞 DNA的损伤,这个因子将会迫使细胞要么停止生长要么…  相似文献   

7.
科苑 《今日科苑》2007,(13):58-59
年龄增长必然带来衰老吗?药物真的能治愈疾病吗?牛奶对人体健康有益吗?脂肪都是有害的吗?这些问题也许你想都不想就会回答"是",甚至很多医生也会这样认为,但实际上,它们都是误导我们并诱发人体生病的"真实"谎言。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细菌就是疾病、瘟疫的代名词,许多可怕的流行病都与细菌有着难以解脱的渊源。但是,也许我们想都没想到,并非所有的细菌都是这么青面獠牙、穷凶极恶的,许多细菌其实还是非常“温柔可爱”的。与人体细胞友好相处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细胞种类其实都是由90%的细菌细胞和10%的人体细胞所组成。成年人的身体里至少生存着500个种类的细菌,细菌细胞的总数可达100万亿个,是人体细胞数的9倍。看了这些数字后,知道了我们的身体里竟然被这么多的“异类”占据着,是不是会让我们感到不寒而栗?这些占了人体绝大部分细胞的细菌会不会“喧宾夺…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的老化细胞会逐渐积累,正常的机能衰退,人因此变得易患疾病。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红酒、黑巧克力、红葡萄和蓝莓中天然存在的一种物质能让老化细胞"新生",恢复活性。这种化合物叫作白藜芦醇类似物。科研人员对体外培养细胞进行分子治疗时发现,白藜芦醇类似物能激活细胞内一种编码剪接因子的基因,让老化细胞重新获得年轻化特征。重复实验显示,接受治疗几个小时之内,原本无法生长和正常工作的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正>科学家发现细胞老化开关:或可实现器官再造英国物理科学新闻网站9月20日发表题为《科学家们发现了控制细胞衰老的开关》的报道称,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了细胞内一个对健康老化至关重要的"开关"。这个"开关"可以促进健康细胞分裂和生长,比如,即便在衰老阶段也能产生新的肺或肝组织。在人体内,新分裂的细胞不断补充着肺、皮肤、肝脏及其他器官。但大多数人体细胞不能无限期地分裂下去——每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末端的细胞计时器就会缩短。当这种名为端粒的计时器变得极短时,细胞就不再分裂,导致器官和组织退化,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衰老阶段。但存在一种绕过这种倒计时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些武侠小说或历史传说中,经常会出现某个人(尤其是高僧或者道士)无疾而终的故事,但据医学统计资料表明,真正因衰老而寿终者甚为罕见。所谓"无疾",只是因为老年人在生理、免疫、代谢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不少疾病的表现十分隐匿,难以发现而已。这些特殊性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首次发现,人类皮肤细胞"电池"中一种关键代谢酶——线粒体复合物Ⅱ的活性,会随着衰老而显著下降。线粒体老化理论是人们广为接受的衰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由于线粒体电子传输链出现功能障碍,增加了自由基的产生。细胞中有两条重要的产能路径,而电子传输链复合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大脑细胞和神经组织对活性因子转化作用的化学物质DNA复制和磷化信息激活酶活化细胞各种结构的变化,涉及体内的密切联系。人到35岁左右开始呈现体内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DNA细胞的数量。为了进一步探索延缓衰老逆转生化反应机理,通过人体物质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皮肤,自身修复完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全球需要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预计到2025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将占总人口的12.7%。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如老年痴呆症)以及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发病率迅速上升,已经对我国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14,(9):48-48
俗话说“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人老筋缩可引起很多疾病。70%左右的中老年人有颈肩痛、腰痛、手不能伸屈(手筋缩短)等筋缩症状、筋缩是人体衰老的表现,也是肝肾气血不足、经筋无力的表象。传统医学最初所说的“筋”是指广泛分布于身体的经络,后来逐渐演变为韧带和肌腱的俗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筋。  相似文献   

16.
曹伟新 《科学生活》2009,(10):71-71
血脂广泛存在于人体中,是人体生命细胞代谢的必需物质,也是人体细胞内和细胞外液的重要组成成分。脂类物质在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含量较多,是这些重要内脏细胞的组成成分,也是某些内分泌激素的主要原料,如:肾上腺激素、性激素等。但当体内血液中某些脂类物质,如甘油三酯、胆固醇过多时,就会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正>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人类与艾滋病的关系就处于这种危险的局面,因为艾滋病病毒(HIV)有很好的藏身术、隐身术和变异术。所谓藏身术是指,HIV善于找到人体的许多部位、组织和器官栖身下来;所谓隐身术是指,HIV不仅有地方躲藏,而且还有深藏不露的隐身手段。除此之外,HIV还有另一个绝招,即变异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异,让免疫系统和药物难以攻击它们。由于HIV有藏身术、隐身术和变异术三种"战术",人类难以发现和消灭HIV。躲在大脑中的HIV尽管人们都知道HIV入侵人体后是躲在人体的细胞中,但是,人体如此大,细胞如此之  相似文献   

18.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在人的身体内外生活的微生物的细胞数量有百万亿之多,编码的基因数量可达人的基因数目100倍,统称为人体微生物组(Human Microbiome)。特别是超过90%的共生微生物生活在人的消化道里,称为"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结构的失调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对肠道菌群为代表的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中华民族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更是地球上人口最为众多、分布也最为广泛的民族,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海内外华族的疾病谱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成为民众健康的最大威胁。"国际华族微生物组研究计划"希望通过对海内外华人的肠道微生物组结构变化与健康关系的系统研究,深入理解在遗传背景相对稳定、而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快速变化时,菌群结构的改变在疾病谱的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有助于深入揭示慢性病的发病新机制;同时,借助中医药和中国传统养生经验,开发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新的医药、食品和保健品,并通过海外华人群体的使用,逐步在各国推广,有可能是中国传统医药产业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难得机会,更可能成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类健康作出重大贡献的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19.
人体的细菌有好坏之分,许多人都知道恶菌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却很少了解有益细菌的强大功能,以致于我们经常忽略“预防胜于治疗”的重要,反而在恶菌发作后,才拼命地靠药物抑制。 有益细菌在体内的工作,不只是负责分解营养而已,也会从中排出营养,并且发挥了抵抗恶菌的功能。因此,如果人体的有益细菌多过恶菌的话,那么恶菌就找不到“发威”的机会,从而可以减少许多病症。 所以,要治疗疾病,不能够只是依赖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和化学疗法,因为它们会消灭体内所有的细菌,在有益细菌遭受破坏后,其不但不会治好病症,更会产…  相似文献   

20.
线粒体是细胞内微小的细胞器,平均每个细胞里有300-400个线粒体,整个人体里有1亿亿个.本质上所有的复杂细胞里都有线粒体.线粒体看上去像细菌,因为它们从前是自由生活的细菌,后来大约在20亿年前适应了寄生在大细胞里的生活.它们还保留了基因组的一个碎片,作为曾经独立存在的印记.它们与宿主细胞之间纠结的关系织成了生命所有的经纬,从能量、性和繁殖,到细胞自杀、衰老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