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童 《出版经济》2004,(12):10-13
2004年可以说是中国图书行业暴风骤雨的一年,各种难以预料、令人瞠目结舌的书事层出不穷,变数中夹裹着变数,让书人感慨,催书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对2009年的互联网行业形势做预测,往往都是不大靠谱的事情,事情的发展,一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变数很多。以下只是我个人感觉可能出现的一些迹象,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振宇 《现代传播》2015,(3):154-155
"共变"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语言是一个变数,社会也是一个变数,语言和社会这两个变数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接触,从而引起种种变化。"1当下而言,这种语言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共变集中地体现在信息技术给传播环境带来的变革中,从而形成了比较突出的言语特征。一、微博传播特征首先,微博传播主体显现群体性特征。"在某些既定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他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2勒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书博会,对河南人来说是一个文化盛会。各路群贤汇聚在中原大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河南出版业的机会,同时也给河南出版业提供了一个向全国同行学习的机会,而每一个来到书博会的人都会感受到河南厚重的文化氛围。来到书博会,就好像遨游在书的海洋,让我这个与书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人有种回家的感觉。一本又一本的书泛起阵阵墨香,沁人心脾、让人陶醉。  相似文献   

5.
书话漫话     
书话漫话———摘自《书与人》1996年第4期姜德明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诗话、词话、曲话,名著多有,唯有书话似乎是近60年始为人们所用,并逐渐为公众所认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书话的理解仍各有不同。对书话范围的界定还比较宽泛,多数人把凡是关于谈书的散文、随...  相似文献   

6.
胡守文 《出版广角》2014,(13):10-11
正书和人有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或发现了人,或描述了人,或记录了人,或成就了人,甚至毁灭掉一个人。做了一辈子书,书已成为我的恋人和精神伴侣。从早到晚,从家里到京城东四十二条胡同那个四合院的出版社,从东瀛之国的东京神田町旧书店一条街,到美茵河畔那闻名世界的出版人狂欢节法兰克福书展,几十年了,我似乎都在为一件事奔忙——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围绕书,曾经产生过那么多有滋有味的故事,随便讲一件吧。1983年冬,有《中国青年》杂志的  相似文献   

7.
和三联的沈昌文一样,俞晓群也是深受知识分子和文艺青年热爱的标签。他是海派杂志《万象》复刊以来的总编辑,也是一个"爱书、懂书又做书"的出版人。《这一代的书香》讲述了俞晓群在出版界30年来经历的书与人的故事。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8.
秋风吹书业     
开雅 《出版经济》2004,(10):1-1
淡季秋天对一些行业来说是收获的喜悦季节,而对书业来说,2004年的秋天,消费形式的些许变化,个别领域的业绩就像北方晚秋的凉风,吹得书人感觉有些不舒服.书人最不愿看到的图书淡季来临了!怎样渡过低潮期?这股凉风劲吹书业要持续多久?书业的一切领域留给书人更多的思索.  相似文献   

9.
5月8日,发生在沈阳的5名自称是朝鲜人的不明身份者闯入日本总领事馆事件引发了中日之间新一轮争端。专家认为,此事使本已相当复杂的东北亚关系变数增大,若处理不慎,局势难以预料  相似文献   

10.
陈欣 《图书馆杂志》2013,(2):110-111
因缘巧合,来到南京大学不久,就从秋禾师那获读了湖南知名作家、长沙藏书家彭国梁先生的《书虫日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与《书虫日记二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两部书。这两部书鲜明地表现了"近楼主人"和"长沙书虫"淘书、看书、藏书、写书、编书的生活,及其种种书情、书讯、书人、书怀、书缘  相似文献   

11.
傅增湘与朱文钧同为近代著名藏书家,二人交游或始于1921年,止于1937年朱文钧逝世,历时十余载。两人以书为缘,交往活动有集会、借书、校书、鉴定版本等。傅增湘对朱文钧在古籍收藏、鉴定方面的功力颇为赏识,朱文钧家藏善本对傅增湘的校勘事业也帮助良多。本文从两人书信、题跋、日记、年谱、书目等文献中辑录相关信息,梳理出二人之间的交往脉络,还原一代藏书家之间的书缘及友谊。  相似文献   

12.
台湾联合报“读书人”版发表一篇张作绵关于老年人的文章,说“台湾没有理由不能印行大字书”。文章说,生活在今天台湾的“乱世”,大隐隐于书,可是像他这样视力太差不能阅读标准字体书报的人,想作书房隐士而不可得,只得看古书或大字本英文书,但这也有许多困难,现代人不能不读现代书。文章分析说,据统计,台湾1994年65岁以上人口达到7%已进入高龄社会,去年2000年65岁以上人口达8.4%,也就是接近200万人。按照美国的标准,台湾约有50万人不能阅读标准字体书。平均每人每年买一本书,一年就需要50万本大字体书。台湾每年若  相似文献   

13.
张敏 《网络传播》2005,(1):32-35
“十年难忘.十年笑忘”,总结互联网过去的十年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而展望未来十年,技术进步速度之快、变数之扑朔迷离.更是让人难下定论。在美国硅谷有条不成文的定律,网上一年相当于网下七年。若按照这一定律,未来十年互联网的发展相当于我们未来七十年生活的变化。无怪乎TOM在线执行董事兼CEO王雷雷说.十年对互联网行业来说非常漫长.我们只能预测到未来两年到三年中国互联网和门户网站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共变,指都市新闻是一个变数,都市生活也是一个变数;都市新闻和都市生活这两个变数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引起的互相变化.为什么全国“都市报”如雨后春笋林立报坛?为什么都市新闻异彩纷呈后发制人?都市报纸、都市新闻在社会进程中居于何种地位起着何种作用?本文试图结合《楚天都市报》创刊以来的实践,阐释都市新闻和都市生活的共变关系及其种种.  相似文献   

15.
年出新书500种重印书2000种高等教育出版社搭上改革车本刊记者艰辛高等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现有职工550人,年出新书500种,重印书2000种,销售码洋4亿元,形成了质量好、品种全的出书特色,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社长兼总编辑于国华。记:高教...  相似文献   

16.
国立大学图书馆共有321所,其中总馆93所,分馆和图书室228所.据320所图书馆室的统计,共有职员4,017人,其中专任职员2,713人,兼任职员222人,临时职员1,082人.共有藏书5,095.6万册,其中日文和中文书3,148.1万册,西文书1,947.5万册.年进书量226.4万册,其中日文和中文书130.2万册,西文书96.2万册.个人外借25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7.
灰鸽 《出版广角》2013,(1):74-78
书是建立在各种先"热"起来或正在"热"的事物身上的。很多人都看得见社会上轰轰烈烈的"热"事物滚滚而来,也都希望能够分到一杯"热羹",但市场往往总是被少数人把握在手中。在经过了2011年火爆场面不断涌现之后,2012年的图书市场以一种平稳而又快捷的方式抢占了人们的阅读视线。"热书",最先热起来的可以是人,可以是美食,可以是大事件,但不一定是书。书是建立在各种先"热"起来或正在"热"的事物身上的。很多人都看得见社会上轰轰烈烈的"热"事物滚滚而来,也都希望能够  相似文献   

18.
书人 理书理到一本<华氏451度>,是小说,说那个世界里,拥有书是违法的,家里有书一律烧掉.结果舍不得书的人,就纷纷沿着废弃的铁轨逃亡,大家聚在一起,渐渐形成一群怀抱秘密的人.他们彼此约定,每个人负责一字不漏地完全记住一本书,靠这样,把已经被烧掉的书,保留给将来的人.  相似文献   

19.
舒童 《出版经济》2004,(12):1-1
2004年,书业的些许萧条,大大出乎了很多书人的意料,很多书人郁闷已是铁定的事实.今年并不是图书行业人士大喜特喜的岁月,书业的各种销售状况表明今年的业绩并不尽人意,甚至是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伤感.  相似文献   

20.
还原陈水扁     
5月20日,陈水扁宣誓就任台湾“总统”。伴随着他的“上台”,为两岸关系的前景、台海之间乃至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增加了很多新的变数。要了解这个变数,就要了解陈水扁其人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