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黄宙 《教师》2013,(6):95-95
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功能片面,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单一,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别差异;评价过程僵化,过于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考查;评价方法机械,重视纸笔测验和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评价方法不够重视。发展性评价因此而生。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文件指出:现行考试评价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唯分数论的消极影响还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晋萍 《山东教育》2012,(Z4):71-75
一、我们的现状学业评价与考试改革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期末考试仍存在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考试内容以知识和技能为主,忽视综合与创新;考试形式主要是纸笔测验,忽视对实践和探究能力的考察;考试结果的反馈不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时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一些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发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近些年,我们提倡学校多元评价但更多的实质性推进并不尽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如何改进中专语文考试方法,使语文考试切实体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指导思想;使语文考试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语文考试全面、真实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能力和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摆在我们中专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对此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一、目前小学语文考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 目前小学语文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惟一手段与新 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具体表现为: 1.过分强调区别功能,将学生划分为上中下三 等,不利于激励学生的成长;考试命题的内容过于繁 杂,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部 分内容过于陈旧或与当前社会现实不符,不利于学生 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6.
《标准》并没有排斥乃至否定语文考试,只是在“评价建议”中强调“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改革往昔的考试观念、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以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毋庸讳言,迄今为止,考试仍然是语文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学生的应试能力其实也是素质的组成部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语文考试罢了。我们感到,依据《标准》,改革语文考试评价,是当前值得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评价主要存在五方面问题:一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二是评价以语文知识为主,忽视对实践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察;三是评价方式多采用纸笔考试,过分注重量化;四是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五是评价操作难、繁,一些学校建立了新的学科评价体系,这些策略也符合新课程理念,但实施时费时费力,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让评价能促进学生发展”,应该是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对学生语文学科成绩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对中小学的考试与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但所形成的考试评价制度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又有了很大的差距了。现行的考评过分地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 ;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 ,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 ;评价方法单一 ,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为了适应党的素质教育需要 ,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要求各类中小学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 ,深感传统考评僵化之苦 ,积极…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中小学的考试与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但所形成的考试评价制度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又有了很大的差距了。现行的考评过分地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为了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素质教育的深化进行探讨,说明素质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并对小学语文考试与评价的改革方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于小学语文考试与评价的改革措施,希望本文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机制,促进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自2002年国家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以及教育理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些矛盾日益突显,尤其是小学统考统测的考试评价制度过分强调甄别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等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中专学校的综合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中专语文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主要方式,如何使它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一,中专语文考试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考试是一种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也是对教育的一种评价"素质教育更加重视改进和完善教育的评价"以往的中专语文考试,较为注重语文的学科性及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把对书本知识掌握的数量,质量作为评价标准,以字,词,句,篇章结构到写作为内容,以试卷集中命题为,定式.,以期末闭卷笔试为形式,检测学生,一二次考试,期中,期末…  相似文献   

13.
考试与评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对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我们坚持从中小学考试的基础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出发,继承和发展传统考试的正面导向功能,进行小学语文考试改革实验: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唐静 《湖北教育》2002,(17):19-19
近年来,语文学科在考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升学考试中的某些不合理因素,如考试内容过多、难度过大、评分标准过死等,仍对教学产生着负面影响。为应试而教而学的现象较突出,以考试分数评价学校、教师、学生好坏的现象仍较严重。因此,改革语文考试制度仍是面向素质教育所要进一步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向深入和新课程的即将全面实施,课程评价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与课程的实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因此,研究和构建一种全新的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一、现行语文考试评价的形式及其存在的弊端目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判断其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更多的是以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评判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驻足于新世纪的春天,把目光投向如火如荼的教育改革,探究其漫长曲折的发展轨迹时,不难看出,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有一种强大的阻力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这就是考试制度。以小学语文教改为例,许多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改革实验,正是由于在短时间内过不了考试这一关而夭折。现行考试制度的主要弊端是:1.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甄选与选拔的功能,忽视形成性评价,忽视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有人形象地把现行的评价比作一个大筛子,学生被放在筛子上筛,筛选的结果产生两种人…  相似文献   

17.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改变学校、教师、社会过分强调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使教育进人健康发展的轨道,我市实施了以“淡化考试、分项检测、综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改革。现将整体思路和操作策略一并叙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喻利群 《广东教育》2006,(10):24-25
长期以来,僵化的考试方式及评价体系,严重束缚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培养,使语文教学不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教,而是为应试而教。这种只关注教学活动而忽视学生发展的背景和过程的考试制度及评价体系,严重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致使语文教学的评价功能退化为一次考试,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2001年8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正式启动,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这必然与传统的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考试模式发生了剧烈的碰撞,主要表现在:(一)考试内容过分突出知识性,忽视文学教育,缺乏人文因素。新课程标准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一篇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①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种媒体对高考语文命题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普遍的否定。对此,本文对近几年的试题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高考试题已逐步贴近生活,与素质教育日益趋向同步;如果过分强调降低难度,不利于中学教学和高校选拔;权衡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重,是高考语文控制误差的需要;正确认识标准化考试,有助于正确评价语文高考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