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正>1.让学生喜欢上自己有位教育家曾说:"你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们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这句话告诉我们:"亲其师,信其道。"这意味着教师要有一种亲和力、一种感染力。学生喜欢老师了,自然就会爱听我们的课。老师要做到用发自内心的善良和真诚爱学生,只有快乐、热情、专注地挥洒师爱的老师,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老师,学生才会喜欢上我们的课。语文教师应该达到基本的要求:有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  相似文献   

2.
每位政治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能够上的精彩,课堂气氛能活跃灵动,提高政治学科学习的幸福指数,学生因此喜欢政治课、爱上政治课。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先入为主,以情促智,让学生爱上你列·尼·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当学生因为得到教师的爱而喜欢这个教师,也会因为喜欢这个教师进而喜欢他的课。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提升教学实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句古训:"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意思是说与自己喜欢的老师在一起,才能得到更深的教诲和更多的益处。一个学生既可能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她的课,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她的课。因此,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获得教育成功的情感基础。笔者在教学实际中做了以下尝试,效果不错,写出来和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4.
爱你三毫米     
正爱是什么?爱是教育的真谛,爱是教师、学生沟通的桥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一天课间,我正看同学们下跳棋,刘涛挤进来,用他惯用的拖长音说:"我——要——玩。"望着他一脸的企盼,我便想逗逗他:"喜欢我吗?喜欢我,我就和你玩!"我满以为他会点头,谁知他很认真地看着我,撇了撇嘴巴,不回答。此时,上课铃响了,教室安静下来了。刘涛突然大声说:"我不喜欢老师……"自诩为孩子偶像的我呆住了,有的同学笑了,有的同学张大嘴巴望着我。难道就是因为课上我批评他的字"龙飞凤舞",他就把我全盘否定?不会吧?所以我接着启发道:"一点点喜欢都没有?"  相似文献   

5.
李月梅 《班主任》2013,(8):70-71
总想和女儿谈谈心,因为她最近的成绩有所下滑。 一天我在上网,她也凑过来,我借机和她交心。我问她:"能告诉妈妈,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吗?"女儿说:"有亲和力,不古板的。"我问:"那你觉得老师的亲和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她回答:"很多,比如能和学生用心交流,彼此之间不会因为师生关系而拉出一条警戒线;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我认为,教师的亲和力也体现在衣着和教学方法上。您知道为什么我们都不喜欢老教师吗?  相似文献   

6.
<正>教师这一职业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爱,选择了这一职业就选择了爱,这种爱是随着教师角色不同,所教学科不同,面对学生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教师的爱随着角色不同而发生变化:当你是科任老师、班主任、校领导或工友时,教师爱的内容随角色不同而发生变化。做科任老师时,教师的爱是备好课、上好课,维持好自己  相似文献   

7.
<正>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让他们直观接受知识的爱的化身,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呢?这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我们不断追求为之奋斗的目标。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接受你。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一位受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的教师,同样的,学生也会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这门  相似文献   

8.
辩证思维     
<正>哲学课上,一个学生问老师:"什么是辩证思维?"老师想了想说:"我先请你回答一个问题吧。有两个学生,一个成绩优秀,一个成绩很差。我准备办个补习班,你认为他们谁会来参加补习呢?"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那个成绩差的。"老师摇摇头:"不对,是那个成绩优秀的。因为他养成了爱学习的习惯,而成绩差  相似文献   

9.
吴俊俊 《中小学电教》2009,(11):141-141
<正>一、从教师自身做起俗话说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不少学生有时会因为被一个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而喜欢上一门课。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爱屋及乌吧。那么,能让学生喜欢上你所教学科的老师至少应做到哪些呢?  相似文献   

10.
芦一会 《新疆教育》2012,(16):153-154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要有广博的学识,最主要的是有要学会公正,学会宽容,学会坦然,学会幽默,学会交流,学会鼓励。这样的语文老师学生才喜欢。  相似文献   

11.
常听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你讲你的,他讲他的.一些家长也常说:孩子只喜欢哪一科,对某一科不感兴趣.部分学生也因为下节课将是某老师的课而唉声叹气.其实,不管是老师、家长的抱怨,还是学生的厌学情绪,都有一个相同的症结:学生不喜欢这位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12.
胡献 《大学时代》2006,(6):135-135
我们在教学中常见到这样的例子:有些老师专业水平并不太强,在自己的专业同行中并不是骄骄者。但却特别受学生欢迎,而且他教的科目成绩也比同行中的强者还好;而有些老师则有着较强的专业水平,在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编写教辅书方面颇有成就,但就是不太受学生欢迎,学生对这种老师的评价也比较平淡。毕业后学生更愿意和前一种类型的老师联系。为什么呢?那就是前者更懂得把握学生的心理,更愿意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现状,包括生活、情感、学习、生理等方方面面的喜怒哀乐,更贴近学生。使他们从心底里感觉到老师不是敌人。而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信任老师。稍具常识,我们便会感受到。当一个您所亲近或崇敬的人,他表扬您时您会欣喜不已,他批评您时您会格外愧疚。一个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也会因为讨厌某个老师的某种行为而讨厌他的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这个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必然会喜欢上他的课。如果老师越能表现出喜欢某位同学,这位同学就越喜欢学他的课,从而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好。所以,师生之间一定要建立在一个民主平等的条件下。老师要有亲和力,一个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赞扬的手势和充满关爱的微笑都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情切的称呼也是拉进师生之间距离的一种途径,我经常称呼我的学生为"小崔、莘莘、小顾"之类  相似文献   

14.
正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能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我也经常听到学生私聊时说:"很喜欢×××老师的课,不是因为别的,只是他很上课搞笑,我们也很轻松地在课堂上就学会了知识。"的确,在新课程理念中,具有幽默感、亲和力的教师越来越能"笼络"学生,而严肃、传统的教师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时潮,逐步走向落后或被淘汰的边缘。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严密性、应用的广泛性,决  相似文献   

15.
爱的条件     
刘丹 《父母必读》2013,(6):130-131
你对孩子的爱有条件吗?相信这问题会让每位妈妈摇头。但是,当你因为他乖乖听话而亲吻他,因为他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拥抱他,因为他的出众表现而送给他礼物时,当心!爱,也许会被条件化。  相似文献   

16.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小孩子常常会因为喜欢某一老师而喜欢该老师任教的某一门课,其实大学生也有这种倾向。情感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做老师的经常有这样的抱怨:"真不想看到他,看到他上课的样子我一天的心情都不好。""这学期真倒霉,他竟然分到我们班上,嗨!""你自己说说教你的老师当中有哪个老师喜欢你?""那家伙太讨厌了,我要找个机会好好整整他!"……仔细想想,当你觉得某个学生特别讨厌的时候,你在他心目中又是什么样的一个老师呢?他会喜欢你吗?他肯定也很讨厌你。他讨厌你还会配合  相似文献   

18.
每日三问     
曾子曾育"吾日三省吾身",做一个好的老师,也需"每日三问"。一问今天我的课学生喜欢了没有把课上好,是教师最主要的事情。什么叫"好",我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学生喜欢。我总觉得,学生喜欢一堂课,不见得是从开头一直爱到结束的。对学生来说,你这堂课只要有一个地方激起了他的好奇心,或激活了他探索的欲望,或拨动了他的"情"弦,这课便成功了。  相似文献   

19.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情感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许多小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认真去学那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并且还学的很好。同样也会因为讨厌某个老师而放弃某个学科的学习,或不认真、敷衍了事。因此,我们认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让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在一次教学交流中,有位老师问我一个问题:你是否能总结下为什么学生这么喜欢上你的音乐课?说实话当时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题目——亲其师,信其道。一直认为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了,自然就会喜欢你的课。这一点,我自己有太深的切身体会。先来说正面的例子吧,到现在想来它都是一种甜蜜的回忆。是在上初中时,我特别喜欢英语老师,这位老师在上课时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那种魅力,让我深深折服,我就觉得听她上课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因为喜欢她,所以上课很认真,因为上课认真,所以英语成绩很好。而接下来要说的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