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积极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新理念,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激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剑平 《新作文》2004,(5):9-11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六大目标中.有一十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关于评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改善课堂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笔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引的方向,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对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进行了三方面尝试、总结。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中也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林坤 《现代语文》2011,(3):159-16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从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功能、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式等方面对评价的基本原则提出了6条建议,这些原则对于我们构建合理的新的评价观念和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仅就评价的“目的”“功能”和“方式”作一点个人的解读。一、关于评价的目的《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习作点评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以往的习作点评,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在评价过程中,“让过程长一点儿,让兴趣多一点儿,让形式活一点儿”,坚持以人为本,把握评价时机,生成阅读精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全面发展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一理念和目标中,“写作素养”的培养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影响写作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作文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杨玉花 《教师》2014,(9):103-10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然而在写作教学评价时,普遍存在“一刀切”现象,教者不能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去因材施“评”,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关于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相似文献   

15.
林莺歌 《教师》2011,(9):32-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适合低年级学生发展的语文学习评价策略,即充满童趣、饱含激励的“七彩阳光卡”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一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二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的作文教学及作文评价应遵循这一重要理念和评价建议,采用个性化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个体个性及其写作个性的健康发展。作文的个性化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从以下三个…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评价全面而精确的定性定位。由此,我们认识到,语文课程评价既有最基本  相似文献   

18.
致远方的你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一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二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的作文教学及作文评价应遵循这一重要理念和评价建议,采用个性化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个体个性及其写作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忽视语文命题导教导学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对评价的目的作了如下的表述:“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朗读的评价,《标准》同时指出:“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不仅仅是单纯的对文本语言的有声再现,它更是学生揣摩、涵咏课文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