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点1微生物的类群 1.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d=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相似文献   

2.
细菌、病毒和真菌是三类不同的生物,多数个体很微小,通常称为微生物。这三类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我们该如何认识它们呢? 从大小看,病毒最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出。细菌其次,在光学显微镜下即可看到。真菌个体比细菌大,有些甚至用肉眼就可以看见。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看不到而必须借助显微境才能观察到的一类生物。它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立克次氏体和病毒等。微生物虽小但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益,例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二氧化碳是由于微生物分介动、植物尸体放出的,这就保证了植物光合作用的需  相似文献   

4.
到目前为止,绿色的地球是唯一为人类所认知的一块生命的栖息地。在地球的陆地和海洋,与人类相依共存的是另一个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在这个目前对人类仍有太多未知的生命世界里,除了我们熟知的动物、植物,还有一个神秘的群体。它们太微小了,以至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它们的名字叫微生物。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主要有古菌,属于原核生物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  相似文献   

5.
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玩出了名堂》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千姿百态,它对人类最重要的影  相似文献   

6.
请在父母指导下阅读 微生物是真菌、细菌等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很小,它们比一根头发丝的百分之一还要细小很多,因此用肉眼很难看见。  相似文献   

7.
1.是不是凡是微生物都是肉眼看不到的? 解释:高三教材(生物,选修,人教版)中是这样描述的:“自然界中还存在着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生物,并将这些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既包括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等,又包括原核生物界、真菌界以及原生生物界的生物”。  相似文献   

8.
张辉 《中学生物学》2005,21(11):11-12
许多人都听过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但它们肉眼都看不见,也摸不着,因为它们都是形态非常微小的微生物,因而许多中学生也不清楚它们的形态特点、生理代谢特征、所处地位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经常把它们误认为是细菌或病毒,因此笔者在此对这三类特殊的微生物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一般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以原核类、真核类和病毒类为分类依据,介绍人教版必修教材中涉及的微生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及内容 1.多媒体播放病毒和细菌的各种图片 让学生先了解自然界存在病毒和细菌,并且形态各异。针对学生存在“既然自然界存在多种病毒和细菌,为什么我们从未见过?”的疑问,老师介绍:病毒、细菌、真菌属于微生物,个体非常微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与免疫学是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免疫学理论抽象,内容深奥,教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感到乏味,不易接受,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人在数学实践中试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的手上、皮肤上遍布着细菌,空气和水中有无数的微小生物,这些现代社会的常识,若放在几百年前,人们会以为是天方夜谭!是啊,细菌等微生物用肉眼根本看不见,几百年前的古人怎么会相信它们的存在呢?不过正是三百多年前,一个人凭着对微小事物的好奇,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他,就是列文虎克。  相似文献   

13.
王晓媛 《考试周刊》2010,(54):222-223
微生物是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高中生物常见的微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类、真核生物类和病毒类。本文对高中生物中常见的一些微生物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让学生更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14.
看不见的"捣蛋鬼" 任何食物敞开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都会变质,有的发霉结块,有的腐烂发臭,有的变酸……造成食物变质的原因除了酶和化学作用外,主要是微生物在作怪.微生物是个大家庭,常见的家庭成员有细菌、霉菌、酵母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用肉眼往往很难发现,因为它们实在太小了,小到100万个微生物才能覆盖一个大头针的面积,如果把1万个细菌一个接一个排队,队伍的总长才不过1厘米.但是,别看它们微小,数量可惊人了,而且无处不在,一茶匙土中的微生物就有10亿个,我们的皮肤上平均每平方厘米就有10万个细菌.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学"是生物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因其涉及知识面广、知识更新迅速、且微生物个体微小、多肉眼不可见,因而教学内容相对其他生物课程较为抽象和难学,常规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作者在教学中通过插入生活话题和相关电影片段、结合新闻热点、设置感兴趣的讨论以及强调微生物知识的有用性,来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巩固、课外扩展阅读,考前综合复习等作业任务,使学生切实系统的掌握微生物学知识."兴趣+任务"这一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讲授本课程的高校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霉菌是一种微生物,它们的身体很小,有的小到肉眼看不见,水、空气和土壤里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和人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霉菌对人类的影响有坏也有好。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历程     
在我们人类目前所能探知的宇宙范围内,只有地球才是生命的方舟。除了人类外,各式各样数量众多的生命充满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即便在你的床上,也有几百种微小的生物。仅就动物而言,曾在地球上生存过的和正在地球上生存着的极其地繁多和复杂,它们的个体有小得用肉眼不能看见到大得有3辆并列公交车那么大,其差异之悬殊令人惊奇。尽管地球上存在着如此丰富的生命,但它们从诞生发展演化到今天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毁灭性的波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遍布于自然界,个体很小,非常易于散播及繁殖。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环境和感染机体,有效地防止传染病传播和扩散,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以达到消毒、灭菌、无菌等目的,那么消毒、灭菌、防菌、无菌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遍布于自然界,个体很小,非常易于散播及繁殖。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环境和感染机体,有效地防止传染病传播和扩散,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以达到消毒、灭菌、无菌等目的,那么消毒、灭菌、防菌、无菌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20.
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命悄然遍布在大自然这个家庭的每个角落,它们与动物、植物共同组成了生物大军,使大自然湿得生机勃勃,他们是地球上最早的“居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