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档案与史学》2001,(5):3-7
上海法租界设立于 1 84 9年。 1 86 0年法国驻沪领事爱棠提出扩界要求 ,由此引起中法之间的外交交涉。对于此次扩界 ,有关档案资料 ,已有记载。熊月之先生在台北访档期间 ,发现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档案馆所藏《钦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档》中有《江苏法人租地案》一卷 ,其中有1 2件档案资料与此案有关。除 1份已有录载外 ,余皆为前所未见 ,这对研究早期上海租界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关具体研究情况请参见本期“珍档秘闻”栏目所载熊月之先生“上海法租界第一次扩界档案解析”。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江苏法人租地案”档案卷宗号为第 6 2函第 6 2宗第 1号 ,名称是《江苏法人租地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熊月之先生整理提供刊布。  相似文献   

2.
2000年4月,我在台北作学术访问研究,在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看到一批与上海史有关的档案,包括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的档案,关于日本在上海谋求建立专管租界的档案,四明公所的档案,关于苏报案交涉经过以及关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西书影响的档案.  相似文献   

3.
前言笔者两年半来,为寻找民国时期的外交档案访问了台北和南京。本文的目的是以十数次访问该地档案馆所获成果为基础,在已见史料的范围内对民国时期外交档案的保存、开放情况做一介绍,到目前为止有关民国时期的外交档案,日本学术界的一般说法是民国15年前的部分文书,保存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内并被开放。其他部分保存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台北,仍未公开。此外,就档案分散在大陆和台湾的情况来看,不仅日平,即便在海峡两岸的学术界里也没有被介绍。实际上,现在两岸外交档案的公开情况,已经有了和以前的说法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4.
2013年冬,笔者访学于台北,在“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朱家骅档案中发现颇多.朱家骅(1893-1963),字骝先,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早年毕业于同济德文医工学校,两度赴德留学,1922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朱家骅是民国时期学人从政的典型.在学界,他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兼德文系主任,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校长,两广地质调杳所所长、中研院总干事及代理院长等职.在政界,他先后担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兼调查统计局长、考试院副院长和行政院副院长等职,三次出任教育部长.他利用其在政界的地位和权势,推动文教学术事业的发展,以竟学术救国之志,贡献颇著.在他的档案中,笔者发现其与周恩来的一次往来通信,事关抗战初期离开中研院史语所前往延安的王湘、杨廷宾回所工作之事.兹录如下,并作考释.  相似文献   

5.
谈起外国的档案编研工作,人们似乎感到陌生。因为“编研”是我国档案界特有的专门用语;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对外国档案编研工作探讨介绍得不够。其实,外国档案工作中也有类似中国档案界的“编研”和“档史结合”的做法,只是由于世界各国的历史传统、社会制度不同,具体做法方式不同而已。就欧美国家的档案部门来说,他们大都进行了档案的编纂,公布和出版了大量的档案史料汇编,并同史学界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有的甚至还直接参加了编史等研究工作。因此,探讨外国档案工作中的编研工作,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开拓我国档案学术研究的领域,促进编研工作研究的深入开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我国“档史结合”的优良传统。 一、苏联、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一向重视档案文献的编纂与出版,并把它作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历史研究等活动的重要方式。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十分重视档案文献的编纂工作,他亲自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赵增越 《历史档案》2017,(4):106-106
由刘铮云所著《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一书,2017年6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华学人丛书》之一种。刘铮云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曾长期负责史语所藏内阁大库档案整理工作,负责建置了内阁大库文件数据库,将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三个清代档案典藏机构的数据库整合到一个检索平台上,使研究者可以同时检索三个数据库的内容,并得工作之便,从事清代政治与社会史研究。  相似文献   

7.
广角博览     
《档案》2004,(6)
刘维荣在《山西档案》年第期撰文指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正式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文中说,台湾近代史所从上世纪年代开始着手口述档案研究工作,注重访问记录“重要当事人”,到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已出版了一系列口述史丛书达上百种,还办有《口述历史》期刊。从目前所出“口述历史”系列丛书来看,访录对象包括了民国军政、工商、文化、教育、科技、宗教等各界重要人士,知名度高的诸如白崇禧、吴大猷等。中央研究院下属的近代史研究所创办于年,当时担任筹备主任的郭廷以教授便已注意到口述历史的重要性。年月,近…  相似文献   

8.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研究工作和档案馆工作,原本属于同宗的。在我国古代,“史”这个字,本身就意味着“历史”与“档案”,“历史研究者”与“档案工作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古代的“史官”既是历史研究者,同时又是国家典籍(包括档案)的管理者。相传我国春秋时的思想家、《道德经》的编修者老子李耳,就曾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负责管理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档案界很多同志,就档案馆工作与历史研究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发表了很多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有几种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档案馆的编研工作是历史研究工作,编纂档案史料是档案工作者参加历史研究的主要方式,是一项重要的历史研究工作,是长久地保存档案史料的重要方法,也是历史档案工作的方向。第二种意见认为:研究档案就是研究历史,档史不可分,治档必治史。档案馆研究历史应成为治史之主流。第三种意见认为:档案馆搞历史研究的做法不利于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档案学会常务理事卫克兴为团长的中国档案学会和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代表团一行23人,于2006年10月20日 ̄28日赴台北参加“2006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这次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是自1992年以来的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两岸学者对在金秋十月又一次在台北举行学术交流异常兴奋倍感珍惜。在交流中,双方代表相互介绍档案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并就彼此感兴趣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讨。通过学术交流和参观,不仅加深了海峡两岸档案与缩微同行之间的了解,而且增进了海峡两岸骨肉同胞之间的情谊。本次海峡两岸档…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现行档案资料建立目录信息中心,开办展览,充分发挥信息的时效性,是我市档案馆利用形式上的一种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2.
地方特色档案资料收集之浅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由于各地自然、地理、特产资源、历史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各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必然要在各地档案中反映出来,档案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认为 ,史料不仅仅来源于史学书籍 ,他把档案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和文字以外的史料两大类 ;收集档案史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收集史料要求真求博 ;收集、鉴别档案史料需要提高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主要是培养明敏的观察力 ,锻炼自己不倦的精神 ;收集、整理档案史料应掌握基本方法 ;组织史料要善剪裁。  相似文献   

14.
陈愚  王玮 《四川档案》2005,(6):22-23
档案文献编纂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深层次的内在联系,该文分别从概念的比较分析、档案文献编纂是高层次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档案文献编纂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效益原则的集中体现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一、新型档案材料的含义和种类 新型档案材料,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记录载体材料的产生而产生的.它具体指的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为记录有价值的原始信息而使用的有别于纸制材料的特殊记录载体.  相似文献   

16.
谈谈档案专业教材出版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薇 《档案学研究》1998,12(1):34-36
谈谈档案专业教材出版工作档案专业教材,是档案专业本科、大专、中专、成人教育及档案工作人员上岗培训(含继续教育)的基本依据之一,是各级各类档案人员从事专业工作的指导性读物,也是国家档案教育发展水平和档案学理论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有计划地组织出版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Providing K-12 schools with digital access to archival materials can strengthen both student learning and archival practice, although it cannot replace direct physical access to records. This article compares a variety of electronic and non-electronic projects to promote teaching with primary source materials. The article also examines some of the different historiographical and pedagogical approaches used in archival Web sites geared for K-12 instruction, focusing 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ducational sites sponsored by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nd the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8.
上海的典当业在抗战之前有三个同业组织,即上海市典当同业公会、上海市押店业同业公会和租界内的押当公所。上海典当同业公会的前身是典业公所,该公所成立于清光绪中叶,设于老北门吴家弄39号。1931年2月典业公所改组为上海市典当业同业公会,仍设于原址,主要负责人是傅佐衡。当时会员有50余家,多为架本[1]在30万余元的大型典当。上海市押店业同业公会,成立于1928年6月,会址设在小南门大街,负责人是翁雨田、许叔航,有会员40余家。押当公所是当时租界内典当业的同业组织,设在上海公共租界文监师路(今塘沽路)902弄6号,负责人是翁…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This article outlines some of the author's criteria for good web sites (browser compatibility, stability, loading time, organization, legibility, use of plug-ins and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audience, and number and quality of digital surrogates), and discusses selected legal studies websites in terms of their usefulness as public service tools.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一般说,档案系指机关、团体,或个人将其处理事务(如为公家的事务,则专以公务称之)过程中产生的纪录(包括文字与非文字资料及附件),分门别类,依序整理典藏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