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某某老师太负责了,每天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一起整理内务,帮学生查资料,每天学生熄灯了他才离开学校……"这样的老师,的确令人肃然起敬,偶尔为之的率先垂范也是必须的,但如果这是每天的必修课,恐怕教育的效率就需要探讨了。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很辛苦,但老师的辛苦不能是拼体力,更不能是包办代替。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引领者而不是一个保姆。我们可敬的老师,在履行自己责任的初始点,应该先  相似文献   

2.
曾功海 《成才之路》2012,(28):83-83
教育教学中合理、得体的语言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说服教育乃是老师教育学生常用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之一。老师每天都在反复强调":不许迟到、打架、骂人,上课专心听讲等",每天都在语重心长地找学生谈心:某某某,最近你的表现又怎么了?一定要努力,不要辜负老师和家长的重望……对于教育中的一些常规性要求,老师不讲又不行。但现实中,说而不服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学生对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常常表现为无动于衷,有的直接对抗。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贵阳市金阳新区管委会购买了5辆"美式校车",但让人意外的是,这5辆校车并没有用来接送学生,而全是用来接送老师上下班。金阳新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许多老师家都住贵阳老城区,必须首先保证老师每天能够准时来学校上课。而学生都是由家长送到学校。至于以后会不会用来接送学生,还需要上  相似文献   

4.
身为班主任,常为每天的晨会而烦恼:今天又该讲什么呢?作为学生,每天也常因晨会而烦恼:不知今天老师又要唠叨什么。  相似文献   

5.
只要天气不是很恶劣,每天上学时,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都会有4名学生披挂彩带在校门口值岗,向每位进校的老师和学生鞠躬行礼,有时值岗学生只对老师的车子微微弯下腰,老师还告诉他要把腰再弯一些下去,要争取弯到90度而一些老师的轿车进入校门时,面对鞠躬学生,老师却不以为意.开的车风一般擦肩而过,(3月9日《河南商报》)  相似文献   

6.
<正>首先声明这不是个案,而是本人对教育活动、教师职业的一种反思。教育是一项高贵的事业,也是一项辛苦的职业。大家每天都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每位教师都倾心付出,而回报和收获却大相径庭。同样的学生见到有的老师绕道而行,而见到有的老师则早早的打招呼;有的老师在节日期间总会收到在校或已毕业学生的诸多问候,而有的老师就显得格外孤独和冷清;有的老师总会有好多学生来看望,有的老师在课下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7.
在教师队伍中,从来不缺在初始阶段有教研激情者,而少有长期坚持者。于漪老师有句话,"做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教研也是如此,只有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方能迎来灿烂的明天。那么,坚持什么呢?一、养成好习惯李镇西老师提出的每天"五个一"是:上好一堂课,至少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或社会问题,每天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每天做到这五个一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坚持久了自  相似文献   

8.
每天,学生要上好多节课,而有些课上完后.学生们回味无穷.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究其原因是兴趣使然.而兴趣来源于急于明白老师问题的答案.可见提问的技巧太重要了。  相似文献   

9.
在韩国的一所中学里,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每天要求学生将自己当日所学课程从头至尾抄写八遍,而自己很少对作业进行检查。刚开始全班同学都很积极地去完成,但后来大家渐渐地松懈下来,有的同学每天只写三四遍敷衍了事,甚至有更胆大的同学则是得知老师要来检查才匆匆赶写应付。  相似文献   

10.
减负,对一线老师来说,要从自己做起,从小处着手,从改变某些习以为常的不合理做法开始。 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要求背诵或复述。每天放学前,不少老师会要求学生回家背,让家长把关后在课本上签字。家长都说这活儿太重,学生也叫累,而老师习惯了,并不觉得这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其实,如果我们变通一下,将背诵或复述放在每天第一节课前进行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取消了早读。每天第一节课预备铃响过,不少孩子才急匆匆地冲进教室,老师开讲至少五分钟,他们才能慢慢平静下来。我想,如果第一节课前抽出一点时间,哪怕5分钟让学生背背述述,就会获得两全其美的效果:既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又解决将课文背述转嫁家长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王春元 《大学生》2016,(Z2):64-65
浙江大学有一位班主任,从开学第一天开始,就规定学生每天跑步、晨读、写日记;一有时间会带学生外出游玩实践;每天都要和班上学生一对一联系……这些点滴都发生在浙大茶学系的王岳飞老师身上。好习惯从"三个一"做起王岳飞老师做了14年班主任,他班上的学生都知道一项很特别的规定,即每天"三个一"工程:每天早起锻炼一次,晨读一小时,写日记  相似文献   

12.
学生向老师问好,由来已久.学校要求每天早晨2名值周生笔杆条直地站在校门口,向每一位到校的老师问好.老师们有的微笑着应答,有的表情严肃地点一下头,有的相互聊天,对站立着的学生视而不见……基于学校的要求,学生则把每天的迎候老师当做一项礼仪规范,严格遵守.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09,(19):18-18
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世代教师家庭,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喜爱教育事业,并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小时候曾问过妈妈,为什么每天下班后总是喜悦“写满”了面颊,她告诉我:“我每天可以和一群年轻的面孔打交道啊,老师给予学生的是知识与能力,然而学生回馈给老师的便是永远年轻与乐观的心态。”那时的我还听不太懂这些,而如今我却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14.
【案例】每天,小学生放学回家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的学生还会以此为负担而感到头痛。老师望着办公桌上如山的作业,有时感觉批改它们真是一种折磨。一天下午放学前,我突然想,除布置少量课本作业外,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  相似文献   

15.
老师说:常常看到孩子们为每天一篇的日记抓耳挠腮,老师也为桌上堆积的作文本头晕脑涨。每天写日记,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易造成学生为应付任务,写流水账的习惯,也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以致草草批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人际交往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职校生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陌生人的关系.而职校生主要的交往对象是同学和老师。同学关系和老师关系是学生每天必须面对的.是学生其他人际关系的背景。  相似文献   

17.
张晓震 《教育》2008,(1):32-33
曾听一位老教师讲述她一位学生的故事。这位已属不惑之年的学生曾经对老师的辛勤工作充满钦佩,他很想知道老师们每天忙忙碌碌的到底在想些什么?他知道了老师所在想的事后,恍然大悟道:原来想的都是些学生不应该做的事有哪些。这位老教师还感慨道,我们的教育总是在限制学生,生怕出现问题;而主动给学生提供创造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实在是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18.
儿子上三年级了,为了让学生能掌握更多的词汇,老师让学生每天造两个句子。每天晚饭后,我总会习惯性的拿过儿子的作业本检查检查。  相似文献   

19.
每天徜徉于校园,尽收眼底的是:悉心备课的老师,奋笔疾书的学生,默默背诵的学子……时光荏苒,而这场景年年如此,尤其是高考出分时间,校园里的谈论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20.
传统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是学生的主人,每天学什么,怎么学,先看什么书,先看哪一部分,都是老师安排好,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负担重,压制到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