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东乡、保安、撤拉等10个少数民族的大部分群众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民族接受伊斯兰教的时间先后不一,但在思想信仰、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今天,我们要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现状,就不可不研究伊斯兰教的影响和作用。一、中国伊斯兰教寺院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在伊斯兰教传布和发展的历史中,其教育制度和教育效果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清真寺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韩国穆斯林的分布状况、伊斯兰联盟的主要工作和任务、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分布情况以及韩国伊斯兰和国际伊斯兰组织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韩国伊斯兰教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韩国地理上与中东国家相距太远;在韩国国内伊斯兰教义与民族感情尚须相互适应;伊斯兰在韩国宗教界所占比例甚少。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传入哈萨克斯坦已有1300年的历史。哈萨克斯坦伊斯兰教是逊尼派教义与苏非主义教团的有机结合体,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文化色彩。伊斯兰教促进了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哈萨克人也为世界伊斯兰文化注入了新活力,哈萨克斯坦伊斯兰教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伊斯兰教的中国化是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伊斯兰教在中国化的进程中既缔造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在文化上实现了在中国的本土化、民族化,又保留着自己独有的伊斯兰文化特点。伊斯兰教的中国化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历程,这一历程与佛教和基督教的中国化历程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伊斯兰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研究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于公元七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的麦加城,创始人是穆罕默德,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主要分布在亚、非两洲,特别是西亚、北非一带,近年来在西欧和北美也有传播。其信徒称穆斯林。到1977年,全世界的穆斯林已达七亿一千九百七十多万人,在将近四十个国家内,穆斯林占本国人口的半数以上。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伊斯兰教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势力。伊斯兰教的产生是和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变迁相适应的,是阿拉伯奴隶主阶级为  相似文献   

6.
一“伊斯兰教是一种信仰和一种法律。”它的教义是穆斯林的共同信仰、共同生活方式和共同社会思想;伊斯兰教法则是它的核心,是穆斯林行为的准则,具有约束行为的作用,违犯了教法规定,要受到惩罚。伊斯兰教法(“沙里亚”)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是古代伊斯兰教国家的法律制度,也是近代某些伊斯兰教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或立法的基础。伊斯兰教法和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7.
国外学者比较重视苏联时期中亚伊斯兰教研究,成果较多。冷战时期,西方学者主要关注伊斯兰教与苏维埃政权的关系、伊斯兰教在苏维埃国家反宗教和无神论宣传中得以存活的原因,以及伊斯兰教能否构成苏维埃政权的潜在威胁等;苏联解体后,主要关注中亚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及其与中亚民族主义的关系。国内学者基于社会主义制度和无神论教育的前提,关注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发展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对中亚伊斯兰教史缺乏深入研究。无神论教育、官方伊斯兰教、民间伊斯兰教及其相互关系应是研究苏联时期中亚伊斯兰教史的重点,我国学者还需充分利用苏联和西方学者的田野调查资料及其研究成果,以推动中亚伊斯兰教研究的深入开展,进而借鉴苏联时期无神论教育的经验教训,开拓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回族丧葬习俗中的宗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丧葬文化并非凭空产生,也不是哪个人的主观臆想,而是深层次的文化根源。回族作为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其丧葬习俗直接导源于伊斯兰教,表现出明显的宗教特色。如回族丧葬习俗的土葬和速葬的特点遵循了伊斯兰教复命归真的教法,薄葬的特点遵循了伊斯兰教笃信后世的教法。  相似文献   

9.
回族作为以伊斯兰为民族文化根源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伊斯兰教的内化与对汉族文化涵化同时发生而联系又紧密的特点。回族服饰具有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二元一体的结构特点,在伊斯兰文化语境下又体现出宗教文化的象征性。伊斯兰教的内化和汉族文化涵化构成了回族服饰文化的核心和其演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清代著名回族伊斯兰学者刘智的三部代表作之一、他晚年的封笔之作《天方至圣实录》是一部有关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个人传记 ,同时也是一部伊斯兰教的创教及早期传播的史书。本文在对这部汉文伊斯兰教史书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系统地叙述了伊斯兰教的传说史及其真实的创教史与早期传播史 ,较完整地反映了刘智等回族知识分子的宗教史观。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一个传播广泛,具有深远世界影响的宗教。它不仅是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及文化的制度。它的产生和发展,在世界历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对阿拉伯社会所起的进步作用。笔者认为,伊斯兰教的产生,是穆罕默德深入探讨和研究阿拉伯社会各种矛盾及解决途径的结果,阿拉伯社会的历史条件为其产生提供了可能。 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东临波斯湾和阿曼湾,西濒红海,南接阿拉伯海和亚丁湾,北连叙利亚。半岛面积辽阔,土壤硗瘠,  相似文献   

12.
宗教地理学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宗教地理研究对两个文明的建设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人文地理教学研究学术会上,宗教地理学术论文为数较多,反映出宗教地理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新的中学地理教材中,宗教地理知识也有了增加。了解世界各国国旗上宗教地理的色影,有利于地理教学和地理学习兴趣的提高。 国旗上反映宗教色彩最多的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有鲜明的象征色彩和象征图案。绿色,是穆斯林喜爱的颜色,代表着伊斯兰教的信仰。伊斯兰国家的人民,通过绿色,祈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祥和。伊斯兰教崇尚绿色是有深刻的历史地理根源的。  相似文献   

13.
新疆十三个民族,其中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马孜别克、塔塔儿、塔吉克、■七个民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因此泛伊斯兰主义和大土耳其主义分子就大言不惭地割断历史说:新疆土著民族一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如果不正视着历史的发展,是会被反动分子的歪曲所迷惑的。可是铁的历史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新疆民族的信仰伊斯兰教,祗是近一千多年来的事情。维吾尔族的全部信仰伊斯兰教更祗是近几百年的事。  相似文献   

14.
在伊斯兰教历史上,经常出现一种周而复始的宗教复兴运动即伊斯兰复兴运动。每当穆斯林社会出现信仰松驰、消极腐败等内忧和外来势力干预等外患时,伊斯兰教界内部就会兴起宗教复兴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斯兰复兴运动逐渐成为伊斯兰世界有巨大影响力的政治意识形态,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要把伊斯兰复兴运动推向新的阶段。后冷战时代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是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根源。这种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使其具有若干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的平等思想,不仅体现在伊斯兰教义与安拉的个人榜样中,还直接从其传统的经济制度实践上得到显现。在教义上,伊斯兰教认为信徒不管种族、贫富、贵贱的差异都是安拉的子民,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同时,伊斯兰教也主张对异教徒“卡非尔”、甚至不遵从真主戒律的纵欲者和行为不端之人,给予谅宥和宽恕,并提倡和睦共处。在社会经济制度实践中,伊斯兰教在历史上还将平等观念直接运用于“乌玛”(意为“公社”)的建立上。在“乌玛”中,穆斯林成员彼此视同手足,社会地位相互平等,共享生活资源,体现了穆斯林民族的平等追求与和谐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16.
蒙古西征之前,中亚、中东经过阿拉伯人的长期统治已经伊斯兰教化,在东欧地区伊斯兰教也有一定的影响。蒙古西征后在上述地区建立的四大汗国一开始即面临着伊斯兰教的文化环境,并先后走上伊斯兰教化的道路。蒙古贵族的伊斯兰教化首先根源于作为征服者的蒙古民族迅速同化于中亚、中东和东欧诸民族之中,同时也是蒙古贵族利用伊斯兰教巩固政权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族的丧葬礼仪是民族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草原文化的深层积淀。哈萨克族的葬礼基本上以伊斯兰教仪式举行,但是其中保留了很多原有的古老习俗,因此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相比又有重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伊斯兰教公益慈善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伊斯兰教公益慈善活动内容视角审视,当代伊斯兰教公益慈善实践十分丰富。当代伊斯兰教公益慈善事业具有五个特点,即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公益慈善内容的广泛性、活动的超越性、形式的多样性、行为的日趋规范化、专业化及制度化等。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佛教合称世界三大宗教。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的数字,国外一般认为在七至八亿之间。伊斯兰教所拥有的信徒人数,在三大宗教中次于基督教而居第二位。伊斯兰教主要流行于亚洲和非洲,特别是西亚、北非、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各地区的七十个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流通十分便捷的当今时代,人们看待伊斯兰教国家,往往根据一些媒体不实或夸张的报道中所渲染的伊斯兰行动主义的军事组织所从事的负面政治或破坏性行为以及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的弊端,夸大了这些组织的负面影响,而忽视或曲解了伊斯兰教在政治民主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当撇开文化的成见和歧视,通过了解伊斯兰教及其政治学的历史和观点、呈现其传统中有利于民主政治化的合理因素以及对比伊斯兰教和民主政治,伊斯兰教在全球政治民主化的大潮中必将推动民主政治的健康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