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竞技体育技术化产生的风险危机特征与当代竞技体育运动伦理诉求的论证,分析基于竞技体育技术化所形成的人文困惑,并提出如何消解人文困惑的基本构想.认为竞技体育技术化的伦理困惑可通过道德观与功利观的协调机制,功利价值观与精神价值观的协调机制,理性功利观价值需求培养机制及技术的伦理化价值标准界定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体育技术化的人文困境及消解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体育技术化所造成的运动损伤加剧和人文关怀的忽视的论证,分析了体育技术化所面临的人文困境及其根源,并对其人文困境的消解作了基本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阐述了目前竞技体育伦理价值存在的诸多困境,分析了这些困境所产生的原因和根源。最后谈到了通过何种途径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促进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科技奥运的技术困境及消解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董传升 《体育科学》2004,24(10):2-7,20
探讨了技术支持及消除技术异化有关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出技术化的奥林匹克运动陷入了哲学的、道德的、伦理的和逻辑的困境。奥林匹克运动困境的根源是人主体限度的超越、技术应用限度的超越以及体育理性的过度扩张。通过促进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价值认识进行合理回归,设定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原则、辅助性原则、适度性原则,促进技术回归到中介角色。  相似文献   

5.
伦理具有深刻的批判反思与自我反省功能,同时,这种批判反思与自我反省功能直指学校体育这一伦理实体中的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因此从伦理去审视学校体育对于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学生体育权利的保障和实现离不开伦理对学校体育"实然"状态的反思和批判.同样,学校体育的健康、持续、高效开展也离不开伦理的价值导向与行为规约.学校体育由"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的转变,需要我们在学校体育价值取向上确立关怀生命的价值取向,重视学校体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在体育教学方面努力做到体育教学的公平与正义,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努力通过制度措施保障学生自由、平等参与体育活动权利的实现,在学校运动竞赛方面确立竞赛活动的人文性、游戏性、教育性、非功利性.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5,(4):71-74
采用文献资料法,探讨现代体育传媒化发展的现状、症候表征以及价值反思。研究发现:体育传媒化是一个技术化的转换过程、市场化的调整过程以及体育娱乐化的演变过程;然而,体育传媒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商业化、消费化的倾向,大众体育和传统体育公益功能丧失;因此对体育传媒化发展而言,切不可因为商业逻辑和市场驱动,而漠视体育的价值理性与公共属性。  相似文献   

7.
胡伟  程亚萍 《体育科学》2013,33(7):76-87,97
体育法不仅服从于体育伦理的价值取向,而且,与体育伦理具有互补性。体育伦理催生体育立法,并改变着体育立法的目的。从体育法的体育伦理法则来看,人本是体育法逻辑起点的体育伦理法则;人道是体育法价值导向的体育伦理法则;人文是体育法运行条件的体育伦理法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体育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重构《体育法》的立法宗旨,增加"以人为本"的目的条款,同时,确立"以人为本"原则、体育自由与公平原则和绿色体育原则,确认公民体育权利,构建权利救济制度;健全体育社团内部处罚程序规则,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合理配置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完善法律责任体系和确立环保义务等。  相似文献   

8.
对体育治理实践展开伦理追问是促进体育治理发展的重要前提。体育治理他人所传达的内涵为社会与社会多元体育治理主体,据此,体育治理他人伦理问题有“相对他人”和“绝对他人”的二元面向:其一,应重视他人需要,基于伦理视角考量体育治理手段的正当性,对复杂体育治理关系包含的伦理意蕴加以反思;其二,确证社会多元体育治理主体的他人地位,认可并尊重他人的客观存在,与他人协同共治,并在体育治理中可以对他人负责。体育治理他人伦理的根基是诚实守信,目标导向为体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具体包括自我与他人的商谈伦理、责任伦理、制度伦理以及发展伦理。基于他人伦理框架研究体育治理问题的理论创新在于带来了一种新颖的交叉学科视角,实践价值在于为推进现代化的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带来了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9.
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和职业化进程中,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出现了阻碍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各种负面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育伦理价值的迷失。分析体育伦理价值迷失的原因和表现,并从加强个体体育道德建设、健全体育伦理监督机制、汲取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三个方面探讨了体育伦理价值的重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现代技术在体育领域中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出了技术角色在应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阐述了现代体育技术化的历史演变过程、外在表现形态以及规则层面和理念层面的体育技术化,并简略陈述了体育技术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体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论述,证明二者根源和目的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阐述了我国体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原因,体育被军事、政治、金牌等变成实现其目标的工具,体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被人为的割裂。提出了加强体育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重建二者的统一,使体育从"工具"回到"玩具",重归为了人的健康发展这一根本目标服务已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体育的真正价值,才能使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辩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现代田径运动的文化内涵及多元化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现代田径运动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主要体现在其公平竞争、创新、拼搏奋斗等方面。现代田径运动的发展具有竞赛商业化、运动员职业化、训练方式科学系统化,运动器材科技化,恢复手段科学化等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分析体育价值观,认为后现代主义话语下体育呈现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消除性别歧视、富于创造性等的多元价值观。后现代主义话语下的体育价值观更符合体育的本质属性,更符合人的发展和未来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20,23(1):142-154
International sports institutions have started to set up internal reporting mechanisms to allow actors in the sports sector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ethical wrongdoings occurring around them, such as match-fixing or doping. Analogous compliance mechanisms have been implemented for years in non-sport sectors and are the subject of a vast quantity of literature analysing notably the determinants of whistleblowing behaviour. In order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effectiveness of reporting channels in sport, the autho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whistleblowing determinants and discusses their weight in the sport sector. Findings identify several sport specificities which undermine the likelihood of whistleblowing, with, in particular: the weak power position and moral reasoning of athletes, intense organisational loyalties and non-supportive organisational culture.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number of managerial recommend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sports organisations that want to infuse ethical values and promote reporting behaviour.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高技术的人文评价成为影响高技术未来走向进行分析,意欲为我国未来体育高技术的发展进行定位。主要结论:对体育高技术全然没有人文反思是不可取的,那样就会使体育成为脱缰的野马,失去了体育本有的价值,同样,对体育高技术的过度的人文忧思也是不可取的,那样就会走向体育技术的悲观主义,失去了体育的活力。积极的人文忧思,可以转化为一种积极的人文关怀,转化为人类体育运动发展的动力。建议:体育高技术应当是:适应社会环境、符合人文环境、创造和谐环境。体育高技术与人文评价应当是:"生"与"养"的融合、"才"与"德"的融合、"批"与"赞"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生命安全诉求下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哲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探讨学校体育的运动教育价值。指出学校体育运动教育应该回归人类体育的本源诉求,建立"基于生命存在的安全技能教育"、"基于生命维系的生活技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运动技能教育"三维价值观,并在实践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卓  任杰 《体育学刊》2007,14(5):4-9
无"境域"地考证体育基本理论问题不仅无效反而生乱,盖因这类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问题的探讨要受到所讨论问题的境域限定。围绕体育的存在特质,在"语言境域"、"意义境域"、"时间境域"三境的"缠绕"中考察体育的本质、功能和起源,并且关注人类与其所创造的文化作品之间的"互构共生",也许就是实质性地解决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中的基本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及价值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贵州少数民族的多样性、民族文化元素的多样性、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的多样性。其传统体育项目有竞速类、竞力类、拳械类、棋类、健舞类、游戏类等。它们融健身、娱乐和竞技于一体,在节庆和大赛时充分展示贵州少数民族体育的特色和精神风貌。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附载新的理念和内涵,它对推动贵州旅游产业、民族体育文化、竞技运动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济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影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发展众多因素中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对民族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这种事例屡见不鲜。显然,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其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健康发展。具体而言,民族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所能为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农民生活水平、思维观念、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武术:尴尬的境遇与发展的新策略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在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运用文化社会学理论全面地梳理了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及武术的发展境遇。文章指出: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入和迅速传播,在西方强势文化的裹挟之下,西方体育严重挤压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发展空间,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瓶颈。进而提出,坚持民族传统体育的自信和自觉是应对西方体育强势文化影响的重要途径;选择“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全面实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武术文化的复兴。最后指出,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着实遇到了西方体育的强势挤压。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包括发展较好的武术遗存已经或正在远离我们的视野。所以,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出现危机的当代,我们有责任承担起这样的义务,唤起我们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意识,加快我们的实施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