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韦伯对科层制的经典论述中,把科层制的特征总结为层级结构、专业分工、规章制度、非人格化、职业定向。本文选取其中“层级结构”这一最显著的特征进行论述,分析其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负面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对中小学普遍采取的管理办法是校长负责制下的科层制管理体系。依据科层制管理的要求,学校一般都设有以"官方正式文件规定的有一定的成员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正式群体组织",如学校的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不同的管理层级。这些部门和层级构成了学校组织实体中的正  相似文献   

3.
交易成本经济学治理结构理论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理结构理论是交易成本经济学中融合经济学和法学论述企业组织治理机制的理论。近年来 ,治理结构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该理论在深入地分析契约法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论述了各种治理结构的属性、特征和适应性 ,阐明了企业选择不同治理结构所具有的适应性。本文主要评述治理结构理论的代表性新理论 :契约法和治理结构 ;科层制和治理结构 ;适应性和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属性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学作为正式的社会组织,的确具有科层制的某些特征和因素,因而科层制是我国现代大学普遍采用的学术治理模式。但是科层制与大学的组织特性并不完全相容,在实践运行过程中造成一系列的功能障碍,突出表现在专业权威与科层权威之间的冲突。因此,解决科层制功能障碍的关键举措是建立专业化与科层化水平都很高的理想的大学结构,使集权化力量和专业化力量达成平衡。  相似文献   

5.
科层制模型是美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关于高等教育组织管理与运行的重要模型之一,主要借鉴韦伯等学者关于科层制的经典论述来审视大学组织的特征与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将大学视为一个科层系统,强调通过管理者的理性协调,实现有序、高效的管理,最大可能地实现组织目标。本文主要以斯特鲁普的高等教育科层制模型为分析对象,旨在评析这一模型的要点、价值、局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系统是由政党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及其他利益群体权力四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组织形式为典型的科层制结构。而高校学术生产的特殊性及科层制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使得仅以科层制为特征的高校内部权力系统很难实现和谐及可持续运作。因此,我国高校内部的权力系统必须实现科层制超越,对科层制予以调整,其根本途径是用法治来约束和监督。  相似文献   

7.
学校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和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校组织结构与变革的相关概念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结合方式的模式或相互联系的框架。传统上学校一般采用科层制组织模式。这种模式组织层级多,职权明晰,管理幅度小,行动条例分明,管理相对单一,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职权系列:校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管理体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现行的"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具有多重管理、基层负责、嵌入当地社会、科层制特征等特点。这种管理体制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与代课教师现象密切相关。而实行缩减教育管理层级和实行权责对称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机制,则是农村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意义上,科层制(bureaucmcy)是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等级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具有专业分工明确、职权等级森严、制度规则化、非人格化、资格法定性、行政效率化等特征。科层制的组织结构被视为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理想类型",被奉为有效的现代管理体制。学校科层制作为现代学校管理体  相似文献   

10.
鲁兴树 《江苏教育》2022,(18):26-29
块茎思维反对层级固化、中心化和谱系化,主张把事物看成是非等级的,具有多元中心、多元结构的生成系统。学校治理注重消除传统科层制管理造成的等级化、封闭化和中心化等弊端,强调多元共治、平等参与。块茎思维与学校治理在旨趣上具有相通之处。借鉴块茎思维,学校治理改革应注重建立多向连接,促进异质交互,淡化外控管理,消解等级观念。  相似文献   

11.
对学校科层制的批判与反思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科层制是20世纪初组织管理科学化运动的产物。在各种类型的现代组织(包括学校组织)中我们都可以发现科层制的特征。对科层制的研究历来都是从正面进行的。研究实践表明,应将学校科层制置于教育背景中加以检视,对其基本原则及各项特征进行全面的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反实证主义是韦伯理论明显的倾向。但要使自己的科层制理论像自然科学一样揭示现象的因果关系以实现可预计性功能,韦伯必然要调和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的关系,并试图从实证主义当中去寻找理论支持,这就使得科层制理论带上了价值中立、因果关系以及结构功能主义等鲜明的实证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3.
科层制管理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保证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运用科层制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相对的伴随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依据科层制的特征,对其在教学管理中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科层制管理模式是多数高校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本文对高校几十年沿袭不变的科层制组织结构进行了审视,指出其在高校发展中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适应社会发展,促进高校组织结构优化的几种组织结构形式,即扁平化结构、弹性化结构和多样化结构.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公共教育体制的组织原则是官僚科层制,它的典型特征是政府对公共教育的集权和垄断。在当今巨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官僚科层制已暴露出诸多的弊端,譬如对公共教育的集权和垄断、排斥市场机制、导致低质低效等。最近二  相似文献   

16.
学术自治源于中世纪大学,并成为现代大学自治的核心内容。现代大学结构和职能的复杂化,为科层制逐渐在大学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合理性。学术自治与科层制在基本价值、资源的控制与依附,以及组织目标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和冲突。超越二元对立,实现学术自治和科层制的动态平衡应重点解决三个关键问题:深刻认识现代大学的本质;进一步改善官僚体系,重构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科层制最主要的一个特征是等级化。等级化就是对各层次地位权力的分配,不同层次的人拥有不同的职权。学校不是完全的科层制组织,纯粹的科层化管理不完全适用于学校管理,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传统聚落为例,空间句法建构可视化聚落形态纬度定量分析模型,从凸空间分析、轴线分析、视域分析等角度,解析传统聚落结构网络系统。 通过计算分析全局整合度、连接度、平均深度和控制度等定量指标参数,揭示三坊七巷的院落形态、街道形态和聚落形态的空间层级、组织层级、活力层级等特征,以寻找福州三坊七巷传统聚落形态空间层级特征规律,为现代建筑继承传统聚落空间特征提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9.
科层制是目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大学的基本管理模式,其存在的合理性源自于大学组织自身的日益复杂化、社会干预的增加及社会组织科层化的总体趋势。但是,科层制的组织属性与大学的组织属性在组织理念、组织目标及目标的实现形式、组织权力结构上存在冲突。大学科层制管理模式要实现良好的运转就需要回归大学本身,回归科层制本身,对这些冲突进行有针对性的协调。  相似文献   

20.
王学华 《高中生》2011,(10):8-9
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其主要特征是:议论性较强、观点鲜明、材料涉及面广。它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查的能力层级主要是理解与分析综合。2011年高考有多套试卷涉及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