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责任有两个方面的基本涵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二是指因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应承担的过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愿意做自己应该做的,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不做不该做的,做错了敢于承认并愿意承担后果,这就是责任感。而现代学生绝大多数缺乏责任意识、责任感和责任心,特别是缺乏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剖析学生缺乏责任感的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2.
社会责任是一个社会人应该对社会承担的使命、职责、义务。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正是以每个人出色地完成社会责任为基础的。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当承担起普通社会成员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之外,还对社会负有更多的特殊的责任:一是承担着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责任,二是承担着推动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新世纪民族复兴的要求,如果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具备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那么只能说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因此,树立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应是大学生不可忽视的问题,培养大学生适应新世纪要求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是工作出色的前提,是职业素质的核心.一个缺乏责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缺乏责任的人,是不可靠的人.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责任保证绩效."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必然是由一群充满责任感的成员所组成的.因此,对于学校的主体学生、教师来讲,让他们成为"责任者",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国敬华 《辅导员》2009,(20):59-62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是工作出色的前提,是职业素质的核心。一个缺乏责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缺乏责任的人,是个不可靠的人。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责任保证绩效。”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必然是由一群充满责任感的成员组成的。因此,对于学校的主体学生、教师来讲,让他们成为“责任者”,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学校对中小学生校园伤害的责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学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由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管理关系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责任是学校对校园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案件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学校不是也不能成为学生的监护人 ,对学生没有监护责任。学校在履行教育管理职责中的过失使在校学生遭到人身伤害 ,学校应当承担责任。反之 ,在学生及其监护人有过错的情况下 ,应当减轻或免除学校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责任感是一种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的情感。诸多研究发现,一个从小受过良好责任教育并有责任意识的孩子,比没有责任意识的孩子成长要快些,他们不仅学习自觉努力,勤于思考,善于与同学合作交流,而且更有行为自觉意识,更乐于助人,乐于接受和承担班级事务并自觉努力地完成任务。因此,应注意培养孩子从小就具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关于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学校伤害案件的特点、目前校园伤害案件增多的原因、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应承担的民事责任、遏制校园伤害案件增多的对策等几个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力图使教育界同仁对该问题引起重视,不但要努力承担起对学生的教育责任,也要认真承担起管理责任,让危险远离校园,伤害远离学生,让千千万万个学生都能在优美、健康、文明、安全的校园里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茁壮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8.
浅谈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责任感?现代汉语对其的解释为“自觉地把分内的事情做好的心情”。它是道德情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决定着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社会、民族、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应尽义务的态度,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础。如今,职业中专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爱,普遍患有独生子女特有惟我独尊、责任心缺乏、感情冷漠、自私娇气、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等缺点。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不但是重要的,更是必要的,除了家庭外,学校是教育主要阵地,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  相似文献   

9.
责任的召唤     
什么是责任?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责任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来区分,可以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去认识.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几点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国 《中国德育》2006,1(10):88-88
责任感,或者说责任心,是自觉做好份内的事情的一种信念。经过长期观察,我发现:有责任感的学生学习刻苦努力,能够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愿意承担并能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缺乏责任感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差,做事敷衍、搪塞。如果学生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从小处来说,难以养成良好习惯,做不好事情;从大处来说,将来步入社会成就不了大事,更不能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可以说,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需要富有责任心的人才共同担当。作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广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余秋雨说:男性的第一魅力是责任感。其实,对于女性又何尝不是呢?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道德素质的核心内容,责任感的培养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却常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一、对责任感的理解在《汉语大词典》中,“责任”的含义是:一是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二为分内应做的事;三是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该承担的过失。简言之,任职、分内事、因过失而受罚是责任的三层基本含义。因此,责任感(责任心)就是个体对完成分内事的自觉和负责态度及产生的情感体验。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会积极去履行自己的任务,并且在圆满完成任务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在没有完成任务时会产生一种自责感。俗话说:“教育须从娃娃抓起。”责任感的培养也必须从小开始,特别是小学阶段,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开始形成时期,而他们的…  相似文献   

13.
责任 ,一个庄严而沉甸甸的词 ,它重于泰山。古人云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说明责任的重大 ,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责任要人来承担 ,承担责任的人要有责任感。何谓责任感 ?《辞海》解释为 :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心情。也叫责任心。这里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试论校园经济的特点顺义县第二教师进修学校李延延近年来,农村学校蓬勃发展的校园经济活动成功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校园经济是完成基础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什么是校园经济,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根据十年来校园经济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校园经济是学校以育人为...  相似文献   

15.
在完成“和谐社会”创建的战略任务中,学校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全体师生中精心培育“和谐理念”,全面实施学校的“和谐管理”,大力开展“和谐教育”,积极创建“和谐校园”,是我们应当做好的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步骤。近年来,我校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具体思考和实践是:一、全面实施“和谐”管理和谐管理就是通过管理手段,使诸多管理因素和诸多管理资源合理配置,有机组合,持续发展,达到优质高效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教师要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内驱力.教育事业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也是影响一个人一生发展的系统工程.身为教师,应当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以教育为己任,把自己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改造中国,使中国富强,决心创办一百万所乡村学校,来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放弃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脱下西装,到乡村创办晓庄师范.他那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至今仍使人感动.  相似文献   

17.
探析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失落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表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思想,对他人和社会的冷漠心理,都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所强调的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探究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因素,如学校教育的虚化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失落的直接原因,家庭教育的偏失是重要原因等,并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使他们承担起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自然的责任,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完成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8.
向群 《考试周刊》2013,(33):168-168
<正>一位伟人说得好:"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在学生中开展责任教育,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未来挑战,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但是目前,广大教师和家长都普遍感到,今天的不少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范愉认为,“法律其实是一直在寻找一种利益平衡。”在校园伤害事故中。如何运用民事归责原则,确定学校、家长的责任,争论一直很激烈。当学校承担的责任过于大时,人们会考虑过错责任原则,以缓解学校的压力;而当受伤害的学生和家长因费用不堪重负时,人们又希望通过举证责任倒置、公平责任原则等手段加重学校一方的责任,以达到各种利益的平衡。我们认为:学校应承担过错责任,家长承担无过错责任(监护责任),双方都没有过错时,则实行公平责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了学生和学校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并明确了学校与学生非监护关系,为解决校园人身伤害事故提供了法律依据。本试图通过对上述三种归责原则的比较,以便更好地适用法律法规,公平合理地解决校园学生伤害纠纷。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校和中小学教师往往要承担很重的看护责任。学生在校(甚至包括上学和放学期间)发生意外事件,人身受到伤害,学校和教师是首先被指责的对象,甚至还会面对高额的赔偿要求。2008年秋季,湖北省教育厅在全省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实施两年多来,该保险投保率超过95%。2010年9月15日,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布,将为全国中小学生引入交通安全保险的公益性保障机制,计划在10年内覆盖全国中小学生。在学生安全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险种被引入校园,可不少学校都还是宁愿采用圈养的方式管理孩子。中小学生自我防范能力差、缺乏安全意识是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我们该如何看待校园保险?校园保险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学校规避风险?如何发挥校园保险应有的作用来保障校园安全?这是每一所学校要面对的,也是每一位教师身边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