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素英,国画家,以画牡丹见长。1944年生,河北唐山人,自幼跟随母亲学习绣花,酷爱绘画艺术。1980年在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工作。1999年退休后在大兴老干部大学学习了花鸟、山水、工笔等技法。毕业后笔耕不辍,潜心研究、博采众长,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期间师从史淑梅、张梅、段功德、王志华、韩成骏、张伯远、马希涛等众多名家老师广吸学养,后拜牡丹名家木小易专攻牡丹技法。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正>范亚辉,女,1952年生人,北京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协会会员、北京浩天国展书画院院士、世界杰出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画家,中国国际文化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黄河之声特邀画家,中外名流书画院院士、职业画家协会会员、人民艺术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侨精英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等,中华国礼书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天赐默缘国际书画院行政院长、世界东方北京书画院理事、华夏龙文国学文化研究院特聘书画师、北京华夏宝利书画院副院长、中华国理书画艺术家、中国国际文化研究院院士、厚得毫文化书局副院长、国家品牌战  相似文献   

3.
伟大祖国蒸蒸日上戴志鹏戴志鹏,男,1961年7月生,重庆江津市人,毕业于重庆渝州大学、北京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系兵器工业部神剑协会、江津市美术书法家协会、江津诗书画院会员。戴志鹏同志擅长美术。书法。篆刻,作品先后在《宣传手册》、《重庆日报》、《精神文明报》、林场经济报》等50余家发表,数量达400余幅(方)。1992年篆刻作品被北京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收藏。书法作品入偏于《世界书画家铭录》、《书画篆刻作品集》、《当代书画名家精英大典》D卷,艺术简历久编《中国青少年书画艺术人才传略》一书。美术、书法、篆刻作品艺术…  相似文献   

4.
粉墨人生     
董浩,曾用名董大都,生于1956年4月。父亲董静山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京城著名书画家。全国金话筒个人成就奖,中央电视台十大主持人之一。幼承家传,五岁起习画,专修国画、人物、花鸟、书法及油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影视书画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副院长,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人物创作艺术委员会主任,宋庄国画院副院长,立人书院副院长,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评委会副主任。2010年获得印度驻华大使馆颁发"印中友谊使者"荣誉;2012年获乌克兰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尤里·科斯坚科阁下颁发"乌克兰大使奖"。中国文联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等先后出版《董浩叔叔的画》、《董浩书画集》等画集。50万字自传《故事人生》收录250多幅书画作品。中央电视台的《幕后》、《实话实说》、《书画中国》等电视专栏及《中国艺术报》、《美术展览》等报刊杂志分别专题报道。在徐州、广州、北京、宿州、兰州、武夷山、合肥等地办过个展。书画作品被中央军委、国防部、中国美术馆、国家美术馆、亚明艺术馆、全国政协等机构及个人收藏。  相似文献   

5.
吴炳,明末优秀剧作家,有"粲花五种曲"传世,其中《绿牡丹》在思想上反映了明末社会剧坛的主流思想。《绿牡丹》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安排上都极其突出。  相似文献   

6.
苏轼与牡丹     
宋代杰出学者苏轼 ( 1 0 3 6— 1 1 0 1 )。亦是我国古代牡丹研究颇有成就的先驱者之一。他的《牡丹记叙》和三十多首有真知灼见的牡丹诗 ,对我国牡丹研究的科学历史与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证实了北宋中期我国东部牡丹的栽培、研究、育种和牡丹文化 ,均有较快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 ;杭州为其中心 ,品种数目逾百 ;杭州太守沈立 ( 1 0 0 7— 1 0 78)早在熙宁五年 ( 1 0 72 )、就已撰写出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牡丹专著《牡丹记》十卷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7):F0003-F0003
画家简介:崔桂云,女,出生于1934年,辽宁省盖州市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毕业。现为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书画院画家、哈尔滨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美协老年书画会牡丹画研究会会长、北国书画院没骨画研究会会长、哈报集团书画读者俱乐部副理事长、哈尔滨孔子学会诗书画院副院长兼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8.
中国宋代牡丹谱录种类考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我国牡丹栽培历史悠久 ,而其专著则始见于宋代 ( 960— 1 2 79)。散见于历代古籍中的宋代牡丹谱录名称 ,经分析归纳数目约有 2 1种之多 :中原 9种、江浙 5种、蜀地 3种、跨地区 3种、不明者1种 ;现存 7种、残存 3种、亡佚 1 1种。其中 ,仲休 (或仲林 )的《越中牡丹花品》二卷 ( 986) ,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一卷 ( 1 0 34 )、沈太守的《牡丹记》十卷 ( 1 0 72之前 )、分别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现存最早、最大型的牡丹专著。宋代产生了我国和世界上的第一代牡丹专著 ,证实我国是世界上研究牡丹最早的国家和古老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2010年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逝世的800周年.陆游(1125—1210)是我国南宋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陆游喜爱牡丹,《陆放翁全集》中有关的诗文达20多篇.他在中国牡丹研究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其《天彭牡丹谱》(1178),是我国现存南宋最重要的牡丹谱录,为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西南牡丹专著.陆游作为我国古代西南牡丹研究的先驱者,其有关著作具有多方面的科学与文化成就和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因此,陆游还是一名杰出的园艺学家.  相似文献   

10.
江枫。原名胡慧铭,安徽巢湖人,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第一频道网《E动时尚》多媒体杂志书画总监、国博书画院院长、《国博翰墨报》总编、《公益家》杂志副总编、国博翰墨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博物馆画廊主任、《和谐颂》全国书画名家大型系列画集执行主编、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1.
以花喻人是《红楼梦》塑造人物的一种艺术方法,清代《红楼梦》评点于此亦有关注,"牡丹"与"宝钗"就是其中之一。以"牡丹"喻指"宝钗",诸家评点一致认同,但于宝钗所掣牡丹签上的题字和诗句的阐释却持论不一。关于题字"艳冠群芳",或从才德,或从世人喜好,或从容貌、运气等角度进行分析;关于诗句"任是无情也动人",或揭宝钗老练处无情,或责宝钗于宝玉无情,或评美刺宝钗,或示宝钗被弃,不一而足。无论是基于褒钗还是抑钗,这些观点丰富了《红楼梦》中"牡丹"喻指"宝钗"的内涵,且深刻地体现了同处封建时代的评者关于礼教道德、处事修养、生存策略等的传统儒家立场。  相似文献   

12.
高堡义先生艺术简介高堡义,1949年生于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幼习书画,喜欢研习文物碑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华艺术家联合会理事,华阳书画院秘书长,著名国画家。 高先生人品如画品,其性格豪爽豁达,在川内书画界享有“小孟尝”的美誉,是川内人缘最好的画家。 高先生的大写意常常令同道叹为观止,其作品《国色飘香》,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府河牧歌》被中国军事科学院收藏。 高先生笔下的作品明白老道、不落俗套,特别是一手墨牡丹,色彩微妙、滋润沉稳。其牡丹从不用白粉,只在墨色浓谈、枯润…  相似文献   

13.
正旨在弘扬和传承齐白石艺术,为中华和世界文化艺术发展、传承作贡献的"齐白石嫡传弟子张文成收罗旺山为入室亲传弟子仪式",近日在河北省石家庄茂伦宴会大厅隆重举办。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有:齐白石侄孙齐石坚先生;齐白石曾外甥齐君山先生;齐白石再传弟子、黄河杂志社社长刘文科先生;南国一涵书画院院长刘兰君先生;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院秘书长、北京市书画艺术商会秘书长周燕燕女士;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院副秘书长,北京门头沟工商联主席  相似文献   

14.
陈汉生,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商洛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商洛地区西部实业书画院常务院长、原商洛师专美术系讲师,是一位在商洛师专丰厚的黄土塬上成长起来的职业艺术家。十几年来,他潜心致力于雕塑艺术的探索与创作,艺术造诣颇深且成果累累,其主要艺术成就被选录于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的《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艺术卷)。这里选其新近完成的几件作品介绍给读者,以供欣赏。陈汉生雕塑作品欣赏@阿敏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2010,(12)
刘光夏,男,回族,1938年生于古都西安,1961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得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白雪石、黄均、阿老、张安治等教师亲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任职,书画家、教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新华社书画院特聘画师。《中国美术家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优秀人才大典》等均有介绍。中国国家民委特授予刘光夏先生为民族优秀艺术家称号。  相似文献   

16.
袁婷 《文教资料》2010,(18):166-167
《聊斋志异》中共有5篇关于花妖、花神的故事,分别是《葛巾》、《香玉》、《黄英》、《荷花三娘子》和《绛妃》。以《葛巾》、《香玉》、《黄英》为例,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花妖爱情三部曲,牡丹和菊花在里面变成美女,成就了穷秀才美好的幻想。因而很多人说,这只是蒲松龄为表达穷秀才的一厢情愿的幻想所做的白日梦。但笔者认为,艺术本身就是高于现实的,我手写我心,有何不可?况且假托这样的"幻境",更能表现蒲松龄自己的爱情观。那《聊斋志异》中的"花"与"采花"之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蒲松龄借助这些虚实相生的爱情故事营造了怎样一个艺术世界,表达了什么样的爱情观和思想内涵呢?本文将以前文提到的三篇花妖故事为例,探求蒲松龄试图展现给我们的意境与内蕴。  相似文献   

17.
"牡丹诗"是指以"牡丹"为题即题含"牡丹"之名的诗。据《全唐诗》及其《补编》电子文本检索试计量分析,比较以"梅"、"桃"、"菊"等五种常见花卉为题的诗,牡丹诗作家、作品数量最多的事实,体现了全唐时代牡丹为"花中王"的地位。而全唐牡丹诗作家作品的行列,则显示全唐牡丹诗兴于盛唐,盛于中唐,光大于晚唐五代。白居易为全唐牡丹诗第一人,而元稹、刘禹锡、孙鲂堪与之并称"四大家"。此外以一首或一句诗得名者有李正封、李山甫、罗隐、卢肇"四名家"。但仅以诗篇论,无名氏《白牡丹》和传为皮日休《牡丹》一诗可能更广为人知。利用电子文献检索的文本计量分析不仅是技术手段的革新与进步,还需要学理上的提高与创新。即使从检索具体操作的层面看,这种研究的每一步骤也都是浸透着学术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名家书画     
《中国教师》2014,(3):F0002-F0002
张扬,又名张方扬,生于北京。张扬是一名继承家学的花鸟画家。家族中的画家前辈有:叔公张振铎,大伯父张书旗,父亲张世简,母亲张琼芝。受前辈影响,张扬自幼习字、学画和背诗。经过几十年的刻苦学习,现在他在花鸟画界已小有成就。张扬的绘画作品组织合理、追求神似和讲究情趣。著名画家焦可群称赞他的画“造型准确”;“中国画坛巨匠”陈大章鼓励他画画要大胆,并要善于总结别人的优点;阿老、黄均、吴广全和姚少华等画家也对他的作品给予肯定。张扬现为中国城市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翰墨传承书画院院长,华夏名流书画院院士,一级美术师,东方白马书画院副秘书长,花乌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收藏拍卖网高级书画师,中国台北国宝画院兼职教授,台湾中华艺术学会高级顾问。他被授予“世界书画艺术名人”称号,并录入香港《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词典》;他获得“金紫荆花”荣誉勋蕈,并被中国扶贫协会授予“热心公益事业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9.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6):F0002-F0002
万树,四川资阳人,1928年生,现为重庆市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大学诗书画院顾问、教师。自幼受家庭熏陶,热爱书法和绘画艺术,作品多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发表于省内外刊物,为省内外史馆、纪念馆收藏。近年来,其作品已流入美、英、法、德、日等国及我国港台地区,并被载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  相似文献   

20.
正记者近日获悉,2014年新年之际,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书画艺委会、光明日报书画院、人民日报《人民艺术》杂志社、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东莞市中心资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人民艺术研究院承办的"光明中国——王林中国画东莞巡展"隆重开幕,国务院参事郭瑞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