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短跑运动员技术水平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短跑训练中,普通存在的问题是:摆动腿后摆折叠不充分;摆动力量差;没有缓冲动作。因此,教练员必须把握目前短跑技术结构的发展规律,明确训练方向,并施之有效的训练手段,以达到提高短跑运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先进的短跑技术训练中提出加强摆动技术和“扒地”式着地技术的训练,短跑技术的重点已从后蹬转为摆动,训练方法和手段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本文就如何完善短跑途中跑时的摆动腿技术进行剖析,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在短跑比赛过程中,技术对成绩起关键性作用,步长和步频对跑速起决定作用。步长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髋关节的伸髋力量、柔韧性和灵活性。髋关节周围的肌肉是人体获得水平位移的主要动力来源,是高速跑中的主要发力关节。为此,在我国短跑技术训练中,要突出抓好以髋为轴的摆动技术,即送髋动作。送髋动作是短跑的技术核心。  相似文献   

4.
毛斌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6):689-690
短跑作为一种速度加力量型项目,其力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和效率。但我们发现短跑力量训练中常用的手段,与短跑技术要求和用力方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发生脱节。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比较来验证"渐进式"组合练习方法在短跑力量训练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志强 《体育科学》2005,25(7):88-95
研究目的:深入认识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动作系统中各环节协同的关系,完善短跑技术和专项力量训练理论。研究方法:采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论:优秀运动员支撑摆动技术的主要运动学趋势,是支撑腿和摆动腿的髋角、膝角和踝角在支撑过程中均较小,两大腿的剪绞速度更快、幅度更大;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两大腿以髋为轴的剪绞—制动;积极着地是合理的短跑技术的基础;途中跑中前支撑段的技术效果是提高和保持最高跑速的主要影响因素;跑的主要动力是体后支撑阶段与人体运动方向相同的支撑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两大腿的剪绞—制动力量和支撑腿膝、踝关节的低位趋等长力量,是短跑专项力量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及其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短跑专项力量是运动员完善专项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短跑专项力量训练必须重视以应为轴的摆动力量;以踝关节肌群为主的离心—向心收缩力量;以肩为轴的上肢摆动力量,才能使短跑的力量训练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杜伟 《中华武术》2010,(2):44-44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短跑的基本技术强调的重点是后蹬。随着塑胶跑道的诞生和一大批优秀运动员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短跑运动的本质是以髋部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后蹬应视为以髋为轴的摆动运动的继续,与之相适应的是,在短跑的教学训练实践中,应强调“髋部”技术与力量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郝鹏 《山东体育科技》2000,22(1):19-20,18
绝对速度是影响我国短跑运动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而传统的短跑理论是束缚运动员绝对速度的根本原因;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积极后扒的鞭打动作是途中跑动作中的关键技术,文章进而探讨了这一关键动作的技术,并就提高这一动作技术和专门力量速度训练的手段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跑运动训练体系下的力量训练是短跑的重要训练内容。而现代短跑训练无论是理论的发展还是技术的革新都对运动员核心力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而也促使教练员进一步转变了短跑力量训练的观念,拓展了短跑力量训练的内容,丰富了短跑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短跑以核心力量为重点,强调与之平衡、协调的肢节力量(特别是踝关节的反应力量)的体系性力量训练理论,已逐步被越来越多的教练员接受并附诸实施。而发展提高核心环节的力量素质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短跑是周期性的速度、速度力量与技术相结合的体能项目,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必备的主要运动素质之一,是掌握和运用技术、战术的基础。力量训练是短跑运动员训练的核心内容,科学合理地进行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关键。一、现代短跑运动技术特征现代短跑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后蹬式"转向"屈蹬式",其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在整个跑的过程中,运动员是以前脚掌着地,足踵基本不接触地面,脚掌趾和踝关节肌群  相似文献   

11.
一、提出问题 现代短跑技术水平的发展,使得人们不断在速度训练方面一次次地突破自己的极限,训练的科学性、营养和放松的合理性、装备的精良性等。我们不仅重视摆动技术、放松跑技术,也关注跑的动作的规范化和整体的协调配合,还注重短跑的支撑和腾空时间。  相似文献   

12.
力量训练是提高短跑运动员成绩和技术的基础,近来被越来越多的短跑教练员所重视。力量训练应在对现代短跑项目特征、技术本质认识和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在掌握现代短跑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人体肌肉的用力特点。在训练方法上,还应该遵循力量训练的原则。本文中,笔者本着这一思路对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1.对途中跑摆动腿动作技术过程的分析1.1短跑途中跑中摆腿动作效果影响短跑时当支撑腿着地瞬间,摆腿动作有利于减小人体与地面的冲击作用。在缓冲阶段,摆动腿动作能使人体总重心迅速前移,有利于缩短缓冲时间和增加支撑腿内蹬地力量,当支撑腿进入蹲伸时,摆腿动作有利于提高支撑腿的蹲伸速度,途中跑中摆动腿动作的好坏对短跑的途中跑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快速力量和爆发力是提高短跑少年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关键素质。以最佳途径最优化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来发展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快速力量和爆发力,是持续提高短跑成绩的基本保证。现代短跑技术要求在重视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同时,应尽量结合技术特点、动作用力特点、向专项的转移等因素。在短跑力量训练经常所选择的高翻和下蹲动作练习中,从事少年短跑运动训练的教练员,在注意克服这些手段的弊端,发挥它对短跑专项的长处,  相似文献   

15.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练习的设计与选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如何设计和选择使用专项力量训练手段,首先取决于教练员对专项技术和专项力量本质认识的准确性和深刻性。现代短跑运动员应视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现代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摆脱以垂直用力为主的大负荷杠铃练习,重视上下肢的摆动力量和支撑运动器官的退让与超等长收缩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现代短跑技术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现代短跑技术特征的研究,提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的短跑技术,及在训练中加强运动员髋部屈伸肌群均衡发展,为现代短跑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当代短跑训练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资料、个案研究、实验等方法对江苏省女子优秀短跑运动员秦旺萍进行增强髋关节力量训练的跟踪研究。研究认为增强髋关节力量(尤其是伸髋力量)对优秀短跑运动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当代优秀短跑选手以髋为轴高速摆动技术的重要保证,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王立新 《中华武术》2007,(12):48-49
短跑的专门性练习是掌握和提高短跑专项技术和成绩的重要手段,是初学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较快地掌握短跑技术所采用的主要练习方法。常用的专门性练习有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练习与短跑技术动作结合得并不是十分紧密。跑的动作结构包括腿部的后蹬、摆动、着地缓冲动作、上体姿势和摆臂以及髋部动作,是支撑与摆动交替的周期性运动,其动作过程为:着地缓冲→后蹬→后摆→前摆。笔者通过对短跑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对短跑专门性练习进行了设计与改进,并且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短跑教学中,一些教师强调跑动中的伸膝、伸髌及下肢的蹬伸能力,旨在增大步幅,提高短跑速度,却往往忽视了摆动效果和整体运动环节的协调配合,易造成身体身心在垂直方向的波动加大,降低整体水平运动的效果,影响水平运动速度的发挥和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现代短跑技术应视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这是短跑运动和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相互信任在教学中强调髋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跑动中的肌肉放松和整体运动环节的协调配合,提出了用“用髋跑”技术,通过增大步幅来提高短跑的速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20.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新途径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设计与选择使用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首先取决于教练员对专项技术和专项力量本质认识的准确性和深刻性.现代短跑运动员技术的本质特征应视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现代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摆脱以垂直用力为主的大负荷杠铃练习,重视上下肢的摆动力量和支撑运动器官的退让与超等长收缩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