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今天,我同几个“小探险家”一起去恐怖森林探险。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树林的小鸟不停地叫,好像在说:“加油,加油,你们一定会成功的。”(点评:开门见山入题快。)我们边走边聊:听别人说,“恐怖森林有野人部落”,以前去的人都没有回来,所以人们把它称作“恐怖乡村”,也可以说叫“恐怖迷宫”。我听到这些就很害怕了。(点评:先抑后扬,渲染气氛,做好铺垫。)进了恐怖森林,我却觉得一点儿也不恐怖:鸟儿在枝头啾啾地叫着,和着溪水哗哗流淌的声音。这么美的地方还有什么恐怖呢?可过了一会儿,我就听见有人的嬉戏声。难道是野人吗?不,这不是野人,野人…  相似文献   

2.
问句 ,包括是非问、特指问和选择问。这里 ,涉及是非问和特指问。例如 :这是你的行李 ?你是什么地方人 ?所谓“是非问” ,是要求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的问句 ;所谓“特指问” ,是要求对方针对“谁、什么”之类作出回答的问句。如前一例是“是非问” ,后一例是“特指问”。语法书里告诉我们 :用于问句句末最典型的语气助词 ,有“吗”和“呢”两个 ,它们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吗”出现在是非问句末 ,如“这是你的行李吗 ?”如果是特指问 ,句末就要用“呢” ,如“你是什么地方人呢 ?”但是 ,也有特殊情况。有的时候 ,句子中用了“谁、什么”之…  相似文献   

3.
采访上帝     
我梦见我采访了上帝。“这么说你要采访我?”“不知您有没有时间?”上帝笑了。“我的时间是永恒。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呢?”“人类最令您惊讶的行为是什么?”上帝回答道: “他们对自己的童年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4.
很早以前,人类生活在大平原上,世世代代耕种放牧。孩子们向大人发问:“大地是平的,它有边吗?”“有哇。”“那一——到了地边又是什么呢?”“是大海呀!”“大海的边上又是什么呢?”“是天空呀。你看,只要远望到海的尽头,它不就跟天空连在一起了吗?”那时候,人们认为大地是平坦的,一直相信  相似文献   

5.
1999年1月12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京召开了有动物、生态、生命、历史、古生物等学科权威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与会专家对神农架“野人”科学考察进行了回顾与介绍,最后认定:“野人”不存在。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可靠的证据证明所谓的“野人”存在。湖北神...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教师的功能?韩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什么是教研员的职能呢?根据笔者10年的体会,还是韩氏这6个字;所不同者,其内含有所扩大和深化罢了。所谓“传道”,就是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的方针、政策,传播各地新鲜的教改经验。至于“授业”,80年代初期,注意教学辅导,后期则转手抓教改和课题研究了。“解惑”呢?即依据实际,尽力  相似文献   

7.
由于没有从日本飞往老挝琅勃拉邦的直达航班,所以得中途转机。大多数人会将曼谷或河内作为中转地点。我自己是在河内住了一晚,当时有越南人一脸不解地问我:“你干吗跑到老挝去呢?”从他的话里可以读出言外之意:“老挝到底有什么会是越南没有的呢?”是啊,老挝到底有什么?这大概是个很好的问题。但就算这么问我,我也无法作答。你瞧,我不正是为了寻找那个“什么”,这才要动身赶到老挝去吗?而这,不就是所谓的旅行?  相似文献   

8.
1.假如你向树林深处走去,你觉得将会遇到什么呢? A 人 B 野人 C仙女  相似文献   

9.
课题:鄂教版《生物》第一册《有机物的合成——光合作用》一、创设问题教师:地球上纷繁众多的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为动物和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有人将一片片绿叶形象地比喻为“绿色工厂”,把光合作用比喻成“工厂”的“生产活动”,那么光合作用的“车间”是什么?“机器”是什么?“动力”是什么?生产的“原料”是什么?“产品”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怎样来称呼“人”自身这一族类呢?现成的提法是有的,什么“人为万物之灵”啦,什么“人是思维的动物”啦。不错的,这些已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说法没错。但是,有没有更新、更恰切、更有启示意义的说法呢?有的。手头就有一本美国社会学大师房龙写的《人类征服的故事》,开宗明义就是“人类又称发明家”这一有趣、有味、有思想深度的提法。我们初一的心理教材不是讲到了“上进心”吗?可以相信,读了房龙的这篇文章,是会使你弄懂“上进”与“发明”之间的亲缘关系的——  相似文献   

11.
井田制辨析     
井田制问题,直接涉及到西周社会的性质。它的解决,意义是重大的。是自从孟子提出“井地”的那天起,至今巳聚讼二千多年,单是在今人中就有自成体系的数家之说。争辩的焦点:一、井田是什么?二、土地归谁所有?三、野人属什么身分?四、公田、私田指什么?五、什么叫贡、助、彻?  相似文献   

12.
人类进入太空干什么呢?“神舟”五号飞行成功的意义是什么?载人航天是人类最伟大的壮举之一,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神舟”五号  相似文献   

13.
人类进入太空干什么呢?“神舟”五号飞行成功的意义是什么?载人航天是人类最伟大的壮举之一,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使我国成  相似文献   

14.
什么叫做“议论”?“议论”就是“言论”的意思。所以,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议论文?答案应该是——在这篇文章中,你得要有自己的言论,自己的看法。怎么样才能提出自己的言论和看法呢?前提当然就是——你一定要对一些特定的事有感觉。所谓“特定的事”,那就要看题目指的是什么了,或者你在这篇议论文中主要想议论的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对一些特定的事产生一些感觉?窍门往往就在“举例说明”上!议论文都离不开“举例说明”的,否则,就算从头到尾堆砌了一大堆掷地有声的“名人名言”,看起来也还是很空洞。若能适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当然挺好。可是…  相似文献   

15.
小朋友们,一句话必须有头,有尾。什么是头呢?一句话的头,是指句子中的“谁”或“什么”。“谁”?是指人,“什么”是指人以外的所有的东西。什么是尾呢?“尾”就  相似文献   

16.
提起“人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都以为它是个遭到批判的对象,是西方资产阶级追求的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那一套货色。因此,对之讳莫如深,久而久之,“人文”就变成难以理解的空洞概念了。那么,人文到底是什么呢?人文,简单地说,一个是关心人,一个是关心文,即关心人类  相似文献   

17.
林彪为了自称“天才”、“超天才”,恬木知耻地说:“我的脑袋长得好,和别人的不一样,特别灵。有什么办法呢?爹妈给的么。”公然把知识的源泉说成是“脑袋长得好”,宣称自己从娘肚子里生下来就具有一副天才的脑袋。林彪的这种所谓“灵脑袋”,并不是什么新鲜货色,只不过是孔孟之道的翻版。我国明朝有一个孔老二的忠实信徒王阳明,他在孔孟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创造了所谓“心学”。在王阳明那里,“心”  相似文献   

18.
卵生人计划     
“什么是卵生人计划?”“所谓的卵生人计划,就是将人类的繁殖方式由原来的胎生改变为卵生。也就是说未来的人类将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而是从蛋壳里孵出来。”“为什么要进行卵生人计划的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直问和曲问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有“直”“曲”之分。所谓“直问”,就是直来直去,比较呆板,比较生硬,对学生启发不大。有的教师每逢教一个新词,就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每讲完一段文字,就提出:“这段大意是什么”?诸如此类,什么是本文的主题思想呀,写作特点呀……课课如此,千篇一律。学生怎能不感到腻味,感到厌烦呢?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不把教师提出的问题当作  相似文献   

20.
很多家长都问我:“孩子怎么不知道着急呀?一点自觉性都没有,简直是给父母学习呢!”我总是这样回答:“那是因为你比孩子还着急,他的急你都替他着了,他还何必着急?孩子的学习,你是第一‘承包人’,孩子反而成了第二‘承包人’,他怎么会有自觉性呢?”孩子没有主权,是很难学习好的。所谓“有主权”,指的是确实把学习“承包”给孩子,家长只起帮助、支持和指导的作用,不搞过多干涉和指挥。也就是说,达到什么目标,考出什么成绩,时间如何安排,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都由孩子自己拿主意,因为这是他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都是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