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审美电视艺术之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静 《新闻知识》2004,(10):43-44
电视,做为最大众的大众文化,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作为含有大众文化背景的艺术,又处于入世后的集团化浪潮的新阶段,传统的艺术审美纯正性越来越受到威胁和冲击。电视节目与频道面临专业化调整,要求更加突出传播特性和强化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娱乐功能。那么,电视艺术创作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下强大的媚俗思潮而保持崇高的审美意识与艺术精神呢?这就要求我们科学地认识、清醒地追求观赏性。处理好适应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电视媒体无疑是当今媒体中最有影响的媒体,而纪录片最能体现电视艺术的审美特性。纪录片融信息、思想、艺术于一体,它在向观众传达信息、知识、价值取向的同时,还必须  相似文献   

3.
4.
周宜一 《视听界》2006,(3):68-69
一、“诗”与“视”的审美互动1.诗歌与电视的审美交汇诗歌(poem)与电视文献片(documentary film)的审美与解读在艺术鉴赏方面有着同形同构的关系。在电视文献片的艺术鉴赏中,“诗”与“视”的结合若不能激起审美接受主体的强烈美感,那么“诗”这种文学形式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而“视”的意境之美也无从谈起。因此,关注意蕴的具体内涵,唤醒鉴赏主体的审美情趣,使主体在鉴赏过程中达到审美思维的全方位运转,是电视文献片创作的关键所在。2.视觉语言的提炼《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这部二十集大型电视文献艺术片,运用反常规的拍摄思路,以…  相似文献   

5.
6.
朱建华 《视听界》2004,(2):69-71
有人说,听音乐最好是一个人关在“黑房间里”或闭上眼睛听,这样才有意思,才能充分地展开想象空间,富有诗意。“音乐”是时间艺术,也是听觉艺术,它既没有文字,也没有语言,只有几个“豆芽”状的符号,但它具有的想象空间是谁也无法相比的。作曲家说,“音乐创作是有感而发”。它(纯音乐)是文学、戏剧、绘画等艺术的姐妹艺术,它表现的内容、涵义,一般来说不易把握。美国现代作曲家艾伦·科普兰说过“‘音乐有涵义吗?’我的回答是‘有的’。‘你能用言语把涵义说清楚吗?’我的回答是‘不能’”。确实如此,音乐可根据每个人的阅历和修养,产生出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一百个人听,可能会产生一百种不同的理解。因为,它的表现特征是声音,是无形的,追求的是听觉艺术,在表达思想意蕴方面,不会那么具  相似文献   

7.
电视综艺节目,是高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包罗万象的综合艺术节目。它集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运用电视的光色效果、时空变化,构成供观众从事艺术鉴赏的电视节目。无论在什么样的电视综艺晚会上,舞蹈都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处理的人体动作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用人体的动作、姿态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艺术形态。我们大家熟悉的经典作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都为当今的电视综艺晚会的舞蹈创作提供了绝好的创作典范。应该指出,电视舞蹈节目,主要是指以各类舞蹈表演为基本框架,强调运用电视技术手段对舞台化舞蹈的再创作,使其符合电视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自电视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86年,电视技术在不断进步,技术作为电视艺术表现的一种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从电视技术的进步说起,简要论述技术对电视艺术的作用,同时技术本身也因蕴含着某种特殊的意义,而具有了审美价值。所以,技术从单纯技术可以发展为技术美学。  相似文献   

9.
继承与革新的有机统一,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融合,是电视传播艺术的审美特征.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努力深入生活创新,宏观地把握时代,把握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的要求,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10.
在人的视觉世界里,色彩是情感的象征。色彩的作用是强烈的,因为它在现实中真实地再现自然之外,还承担着将现实纯化和强化的功能,它能传达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色彩本身不能脱离形体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却是所有作用于视觉的艺术中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播音主持已经成为电视媒体的主要传播方式,其自身的艺术性决定了整体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和基本质量,要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以保证电视播音主持艺术能展现出更加有效的艺术效果,为观众带来更加生动有趣的电视播音主持节目。本文从主持人形象设计、主持人声音表达技巧以及社会视域三个审美层面解析了电视播音主持艺术,旨在为播音主持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叶坚 《视听纵横》2005,(2):90-92
广播剧作为学艺术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它与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姐妹艺术一样,都是语言的艺术,也是综合的艺术。它不仅要讲究语言的审美艺术,也要讲究音乐、音响和结构的审美艺术;但是,作为构成广播剧的主要感性材料的学语言,其审美艺术在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剧作必须苦心孤诣,进行刻意追求。实践证明,一部具有经典意义的广播剧,会在学语言美学鉴赏上,取得同样经典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陶爱逊 《记者摇篮》2007,(10):60-61
语言之于艺术更具其独特的功能和颇大的潜能与魅力。艺术的实践证明:艺术的各类都有符合艺术规律和按照美的原则去创造的自身  相似文献   

14.
电视综艺晚会是近20年在我国电视领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电视艺术表现形式,其以特有的审美特征和艺术功能,受到电视界人士的重视,被广大受众接受和认可。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电视节目总量近10万小时,平均每天生产250小时文艺节目,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晚会和娱乐综艺节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已连续举办10多届,其受众面之广,收视率之高,举办时间之长堪称世界之最,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电视综艺晚会却难见观众对其以往的热情,步入尴尬的境地。晚会主创人经常为策划一台晚会疲于奔命,在节目品位和样式上使出浑身解数,操练几近极致,  相似文献   

15.
16.
仲呈祥 《声屏世界》2001,(10):23-24
有人把重大题材理解为主旋律,这不对。后来。又有人说什么都是主旋律,主旋律是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这也不对。前一种是狭隘理解,后一种是泛化理解。1993年江总书记在一次宣传部长会议上,把什么是主旋律概括为四种思想和精神:第一种是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第二种是一切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第三种是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精神;第四种是一切用诚实劳动开创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收视率是检测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量化指标,在中国电视媒体发展进程中,它扮演着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角色。在眼球经济风靡的时代,收视率成为商业逻辑下的一个重要指标,以"点"论价的交易模式使收视率成为电视市场的"通用货币"。然而,收视率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电视媒体机构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因引发的种种负面影响饱受诟病。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收视率至上的商业逻辑使电视媒体产生泛娱乐化和低俗之风的倾向,不少学者和业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对电视艺术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性进行美学意义的思考。审美文化是集中体现当代审美特征的范畴,而电视艺术又以其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成为最适宜的建构审美文化内涵与使命的现实审美途径。电视艺术以视听一体的图像,使审美的内涵在当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异,它的情感兴发的力度更强也更直接,它的现实介入的深度更广也更强烈。因此,电视艺术比其他审美途径更适宜审美文化在建构层面上的深入发展。电视艺术应该以其艺术的完整性去突出文化的和人性的意义持存,通过图像引发惊奇,通过娱乐启发意义。电视艺术应该具有审美文化的全方位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9.
电视传递信息通过两个重要要素来完成,一个是画面,一个是声音。只有二相辅相成,互为作用,才能达到独具电视特色的“1+1〉2”的艺术效果,才能构成电视特有的画面与语言有机结合的和谐美。富有表现力的电视语言,不但会给广大电视观众带来美的听觉感受,同时也会引发他们深深的思考,鼓舞他们的士气。因此,提高电视语言美感会起到更大的收视效果。“广播电视语体必须沿着它的语言样式和样态的思路来进行研究。必须从有声语言的样式去研究语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电视散文是电视与散文的结合物,它是一种通过电视荧屏来表达和传递散文意境的一种电视文学形式;其主要以抒情和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手段,并且通过电视屏幕的声、画等形象的表达方式来创造出独具一格的电视散文意境。通俗地说,电视散文其实就是文学样式的电视化,通过电视的独特艺术手段来营造出散文的气质和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