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温涛 《新闻窗》2012,(2):100-100
随着媒体之间竞争的激烈,县级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县级电视新闻的贴近性,阐述了县级电视新闻节目要增强新闻的贴近性就要抓住受众的利益需求,心理需求和收视习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新闻,类似于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作用于广大受众,电视新闻能否更加平等、更加亲切,让受众不再有被“灌输”的感觉呢?能!因为电视新闻像绘画一样具有多视角性,绘画可以找到最具冲击力的视角,电视新闻也可找到最具亲和力的视角,关键在于怎么“做”新闻。我们把“亲和力”一说引进电视新闻的领域,不能不谈到十分相似的概念——“贴近性”。“贴近性”要求记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群众,更贴近时代。“贴近性”在近几年,一直是电视新闻理论界对记的基本要求之一j其实,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贴近性,是相对记而言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电视新闻凭借着其视听结合的方式,能够满足受众收视的心理需求。但是,随着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兴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给电视新闻带来了竞争压力。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受众的关注,电视新闻节目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改革出更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本土化问题日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实现传播报道的贴近性,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因此,细分受众、确定自己的受众定位,地方电视新闻节目走本土化之路是实现贴近性的必然趋势,地方电视台要精心搞好栏目策划、改进报道方式,坚定本土化的价值取向,使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5.
<正>1.研究背景在电视媒体占据主导的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凭借其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基本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在大量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传统生产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观众对现代社会新闻信息的需求。因此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出  相似文献   

6.
研究受众心理办好电视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视营销理念的逐渐确立,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增强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注重研究受众心理需求.尽可能地去满足这种需求,力争适销对路,提高电视节目的可视性与贴近性,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任昱玮 《新闻窗》2014,(5):44-4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新闻,不仅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还需要满足受众的心理。因此,在进行新闻采编工作时,就需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不仅要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还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一、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心理需求电视新闻,不仅要及时、准确的传递社会信息,还要得到受众的支持与认可,从而提高收视率,增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林霞 《新闻世界》2013,(4):74-75
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是电视媒体的首要目的,其满足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作为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节目内容的选择到剪裁、直至节目呈现的形式,都要满足受众的需求,使节目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旨在从受众需求的视角,探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创新。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亦相应提高。在此基础上,人们对精神生活就有了新的要求。于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也有了新的要求。电视本身就是生活所必需的,而电视新闻就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人们对电视新闻在制作水平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闻品质、节目内容与收视效果都有着更高的期待。但是电视新闻播出的实际效果和新闻采编的关系尤其紧密,为使新闻采编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行创新,本篇在认真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就更加希望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来获取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用创新的手段来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本文就对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电视新闻如何创新以及电视新闻编辑又该怎样培养创新意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亦相应提高。在此基础上,人们对精神生活就有了新的要求。于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也有了新的要求。电视本身就是生活所必需的,而电视新闻就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人们对电视新闻在制作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闻品质、节目内容与收视效果都有着更高的期待。但是电视新闻播出的实际效果和新闻采编的关系尤其紧密,为使新闻采编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进行行创新,本篇在认真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红 《东南传播》2010,(5):155-15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新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使新闻竞争加剧,特别是电视新闻的竞争。这也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要求电视新闻必须要进行创新,否则不仅会失去大批的受众,而且难以承担宣传作用。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创新才能提高竞争实力,获得更广大的受众。而电视新闻的创新的重担势必压在电视新闻编辑的肩上。本文将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进行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与文艺、谈话、娱乐节目相比,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比重在逐步增加。受众也强烈需求电视主流媒体提供权威新闻信息来引导他们对新闻事件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为了满足受众信息需求,更好地帮助受众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电视新闻从采访、写作、到报道的各个环节都要实现适当转型,建立全新的新闻采访报道机制。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现状,剖析了电视新闻采访报道顺利实现转型的长效机制,以便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  相似文献   

14.
作为体现人的主体地位,为受众服务的、传播实用的、有用的信息的生活服务类栏目更要尊重受众的需求、满足受众的需要、迎合受众的收视心理。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彰显人的主体地位,描述人的生存状态,展示人的生活方式,探索人生的真谛,引导时尚的生活,鼓励人们善待生活、享受生活、创新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改变生存的状态,这是生活服务类栏目所提倡和应当做到的。因此,平民化、贴近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是生活服务类栏目应当具备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传播媒体在传播方式方面有着巨大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广播电视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创新电视新闻传播模式迫在眉睫。传统媒体如何在受众视角下创新传播手段,改变单一的表达方式,成为新闻媒体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姜宗俊 《新闻前哨》2010,(10):97-98
在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以其鲜活性、贴近性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需求。而其独特的新闻角度,也是其在与报纸社会新闻及电视时政新闻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时代背景,经济发展愈加迅速,使得电视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愈来愈高。对于电视行业而言,受众是关键的组成部分,电视新闻需要满足受众的需求,以利于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其发展需要迎合人们的心理需要,适应社会发展,能够为社会与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新时代需要电视新闻编辑根据受众的需求进行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媒体产业化的进程加速,以及互联网的出现.媒体竞争空前激烈。地方电视台在各种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就自身定位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办出特色.吸引受众是地方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强化服务性.贴近性.认真研究本地受众收视心理.进行本土化定位.是地方台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电视新闻由于有视听兼备的多元信息符号、时效性、现场感强、家庭式接受方式等优势,因此,电视新闻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和相关单位的青睐。看电视新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人民群众的建议要求……这些,老百姓主要是通过看电视新闻获取的。  相似文献   

20.
张袁华 《视听》2016,(7):38-3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娱乐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人们对媒介内容的需求也发生变化。为了迎合受众,电视荧屏上的娱乐节目数量、比例大幅提升,为受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娱乐快感。同时,这股娱乐化的趋势也波及电视新闻。本文认为,为了摆脱边缘化的困境,提升影响力,电视新闻可以适度娱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