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正常轨道的运转问题卫星在圆轨道或椭圆轨道上运行,应用开普勒三个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来解答问题,涉及到速度、周期、角速度的计算等问题.事例2"嫦娥一号"进入绕地椭圆轨道后,椭圆的一个焦点是地球的球心,如图1所示.在无动力的飘移阶段可以认为卫星只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在飞船从轨道的A点沿箭头方向运行到B点的过程中A.飞船的速度逐渐增大B.飞船的速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正中学物理中,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卫星运动的向心力,可以很快求出卫星在圆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周期等物理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不少关于卫星在椭圆轨道运行的问题,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加速度、周期等物理量又有什么特点呢?本文就卫星在椭圆轨道运行的几个问题逐一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3.
卫星环绕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情景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之一,那么,当卫星经过近地点和远地点时,应该用变轨运动还是圆周运动分析呢?这一问题因研究思路不同有以下两种回答.1环绕地球做变轨运动卫星环绕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情景中,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星、地间距(卫星与地心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在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星、地间距不断增大,卫星做离心运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五“、锁眼”照相侦察卫星为了调查伊朗核问题,美国使用了最先进的侦察卫星,将多颗KH-11、KH-12“锁眼”系列照相侦察卫星调集到伊朗上空.“锁眼”系列照相侦察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近地点265km,远地点650km,这些照相侦察卫星上装有先进的CCD数字照相机,能够分辨出地面上0.1m大小的目标,并自动地将照片传递给地面接收站及指挥中心.如果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跟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相等,那么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与卫星沿圆轨道运动的周期相同.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估算这些“锁眼”侦察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地球…  相似文献   

5.
学习导数时,曾见过这样一道题:一辆小车在轨道MN上行驶的速度v1可达到50km/h,在轨道外的平地上行驶速度v2可达到40km/h,与轨道的垂直距离为30km的B处有一基地,如图1所示,问小车从基地B出发到离D点100km的A处的过程中最短需要多长时间(设小在不同路面上的运动都是匀速运动,启动时的加速时间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6.
发射人造卫星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做功,发射的越高,克服地球的引力做功越多,发射越困难.所以通常在发射高(圆周)轨道卫星时先让它进入一个较低的近地圆轨道(停泊轨道)A,然后通过点火加速,使之做离心运动,进入一个椭圆轨道(转移轨道)B,当卫星到达椭圆轨道的远地点P时,再次通过点火加速使其做离心运动,进入预定圆周轨道C.  相似文献   

7.
在高三复习“天体运动”内容时 ,时常有学生问到 ,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 ,为什么有的是圆、有的是椭圆 ?这个问题虽超出了教材范围 ,但可以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下面笔者就此问题做一些探索和拓展 .一、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是决定其运行轨道的主要因素人造卫星是靠运载火箭发射的 ,火箭在运行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当人造卫星与火箭分离时 ,人造卫星的速度也就达到最大 ,这个速度叫做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 .当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7.9km/s)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 11.2 km /s)时 ,被发射的物体就成为人造卫星 .假设卫星与火箭分离时 …  相似文献   

8.
卫星发射和运动形式有三种:即圆周运动、椭圆运动、抛物线运动。能绕地球运动的只是圆周运动、椭圆运动,这两种运动形式是卫星、飞船、空间站从发射到进入轨道稳定运行必须经历的。如何从圆周运动转换为椭圆运动或从椭圆运动转换为圆周运动的卫星转轨、空间站对接等问题,是同学们从课堂走向课外对宇宙探测、航天技术的知识最感兴趣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卫星发射和运动形式有三种:即圆周运动、椭圆运动、抛物线运动.能绕地球运动的只是圆周运动、椭圆运动,这两种运动形式是卫星、飞船、空间站从发射到进入轨道稳定运行必须经历的.如何从圆周运动转换为椭圆运动或从椭圆运动转换为圆周运动的卫星转轨、空间站对接等问题,是同学们从课堂走向课外对宇宙探测、航天技术的知识最感兴趣的部分,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0.
郭铨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18):30-32
在公式繁多、变量之间关系复杂的天体运行及卫星运动问题中,速度和加速度是两个起决定作用的物理量,它们对解决与万有引力相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至关重要。一、天体运行中的速度1三个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7.9km/s既是人造天体发射时不落回地面的最小速度,又是环绕地球圆轨道运行卫星的最大速度,以这一速度沿地球表面运行卫星的最小周期接近85min,这里的7.9km/s指的是卫星对地心的速度。例1在赤道上发射两颗质量相等,沿赤道正上方圆形近地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人造地球卫星”的有关知识时 ,涉及到卫星发射速度和卫星绕地球运行速度 ,弄清楚这两个速度的极限值 ,不仅有助于对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运行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而且对于消除一些模糊观点 ,澄清一些错误认识有较大的帮助 .一、7.9km/ s是人造卫星最小的发射速度人类的卫星之梦 ,从伽利略最初的设想到2 0世纪中期前苏联第一次把人造卫星送上天空 ,历经了漫长的岁月 ,实质问题就是人们要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而把卫星送上太空 .我们知道 ,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运动 ,系统机械能守恒 ,即E=Ek Ep=常量 .人造卫星在空中运动的轨道方程为…  相似文献   

12.
比较卫星在椭圆轨道与圆轨道的切点处的加速度大小或者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是关于天体运动这一知识点的高频考点,而卫星的加速度和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又是一对容易混淆的概念,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哪些联系呢?本文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引例如图1,一辆小车在轨道PQ上行驶的速度v_1=50km/h,在轨道以外的平地上行驶的速度v_2=30km/h。在离轨道垂直距离AB=40km处有一仓库A,要使这辆小车从距离B点100km的P处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B.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一定相同C.重力和压力都是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力D.动力和阻力都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力2.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它可能做().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D.曲线运动3.地球上一超人以不同的速度水平猛扔出一球,关于球扔出时的速度与其对应的运动轨道有下列说法:①球扔出时的速度为7·9km/s时,其运动轨道为近地圆轨道a;②球扔出时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  相似文献   

15.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上有很多物质的运动是循环的。大到天体,小至电子,它们永不停息、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着。★天体的循环运动在广袤的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按照自己的轨道做循环运动。1609年,开普勒在《新天文学》一书中发表了著名的第一定律。第一定律把太阳的位置精确标定在椭圆焦点上,各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26颗。行  相似文献   

16.
万有引力定律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要引起足够重视.下面帮助同学们排除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碍.障碍之一:错误地认为做椭圆运动的卫星在近地点和远地点的轨道曲率半径不同.例1某卫星沿椭圆轨道绕行星运行,近地点离行星中心的距离为  相似文献   

17.
1习题处理笔者在高三复习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探究了一道习题:例题如图1所示,人造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运动,地球的中心O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已知卫星近地点和远地点到地球中心O的距离分别为a和b,求卫星在近地点和远地点时的速度之比(va)/(vb).  相似文献   

18.
高中《平面解析几何》第77页有一道求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方程的例题.现抄录如下:例2如图2-17,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以地球的中心 F_2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近地点 A 距地面439公里。远地点 B 距地面2384公里,地球半径约为6371公里.求卫星的轨道方程.  相似文献   

19.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如何?其运动轨道与什么因素有关?本文将从分析人造地球卫星的受力情况出发,导出解人造地球卫星问题的基本方程,然后求出其轨道方程,最后讨论它做各种轨道运动的条件。为抓住主要问题,设卫星绕地球运动时,只受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作用,忽略其它次要援动力的作用。万有引力是有心力,力心为地球的质心,在图1所示的坐标系中,设M为地球的质量,m为卫星质量,Z为卫星的位矢,F为卫星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则卫星所受力矩为:M=FXY=0故卫星的动量矩守恒:J一对m一Z(恒矢量)从而知道卫星只能在垂直动量…  相似文献   

20.
一、背景知识 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先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与月球“相会”时减速制动被月球俘获,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再经过两次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逐渐变成周期为127min、轨道高度为200km的环月圆形工作轨道,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