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5培养数学题感的基本意义5.1促进数学解题经验积累数学题感是在数学解题学习与解题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需要个体在解题行动中逐步体悟、不断积累、逐步提升。通过数学解题实践,解题者逐步学会合情猜测、合情推理,其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得以提升,数学题感及更一般的数学解题经验逐步形成、拓展与加强。“解题经验,就是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条件的有序组合,成功是一种有效的有序组合,失败同样能够从反面提供有效的有序组合的启示。”[37]从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角度来看,题感的有效运用能够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促进解题者的数学解题经验不断螺旋上升。  相似文献   

2.
解数学题应重视解题后的再思考,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回顾反思解题过程的重要作用. 一、思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解题后反思有无混淆概念、忽略隐含条件、非等价转化……等,可发现,纠正错误.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而数学题的隐含条件对解题影响很大,隐含条件不仅对解题有干扰作用,而且还有暗示作用。因此,一道数学题,尤其是结构灵活,抽象多变的题,是否解得正确、迅速、合理,关键就在于能否挖掘出并利用题里的隐含条件,那么究竟从哪些方面去挖掘数学题的隐含条件呢?  相似文献   

4.
许多数学题的题设条件中深藏着使人难以发现的且在解题中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若这种更深层次的隐含条件不能被挖掘,必然致使解题失误,影响解题正确率.本文探讨在题设条件中深挖隐含条件的类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学题感对于数学解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题感、语感、乐感、美感等相关研究的深入分析,进一步阐释了数学题感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其基本特征,探究了数感与题感的区别与联系,揭示了培养学生数学题感的基本意义;并从在解题前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猜测”,在解题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在解题后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题感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许多数学题都潜存着对解题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隐含条件,同学们在解题时常因忽视这些条件而受挫.因此,在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时,若能够认真深入挖掘这些隐含条件,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数学题中隐含条件的几种常见表现形式,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学解题能力及培养卢光福数学解题被人们看作是一门论证科学,然而这仅仅是它的一个方面。数学题的解题过程,好像是一个确定的数学知识“结构链”。那么这确定的“结构链”的创造过程是怎样的呢?在解证一道数学题之前,我们先得理清解题的思路,把观察到的题目结构、内...  相似文献   

8.
在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题中,陆续出现一类叫做"找规律"的新题型.当我们要解答一道数学题,但一时又难以理出思路时,我们可以先分析研究这类数学题的几个简单的、特殊的情况,从解题过程中分析、归纳.从而发现这类题的解题规律,找到它们的解题途径.这种方法就叫做"找规律"法.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数学的灵魂。解题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精通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掌握数学教材深度的主要标志。模仿套用公式法则是解数学题的低级阶段,而很多数学题的解答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技巧、思维机制及心智活动。本文将浅议数学解题中的心智活动。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如果让学生解答一些常见的有固定解题程序的数学题时,那么他们能较好地解答,而如果让他们去解答那些没有固定解题程序可以套用,甚至没有相似例子可供参考的数学题时,他们就会感到困难、棘手,甚至无从下手。其浅层原因就在于,对于前类数学题,背景熟悉,思路明了,解题环节"历历在目",解答起来不需要过新的技能,不需要过多的迁移,而对于后类数学题情形恰恰相反;还有更深层次  相似文献   

11.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隐而不显、含蓄不露的已知条件.许多数学题潜存着对解题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隐含条件,同学们在解题时常常因忽视这些条件而遭到挫折.因此,在解题时,若能深入挖掘这些隐含条件,则可达到事半功倍之奇效.本文举例谈谈数学题中隐含条件的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课堂教学的深入,中学数学教师需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组织、引导学生跳出题海,透过巧妙的视角去观察数学题,激发学生的潜能,发现数学题的最佳解题途径,使学生思维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3.
数学解题活动本来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智力娱乐,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到了高三,不少学生对数学题有一种近乎麻木甚至于厌恶心理.本文以高三年级为研究对象,谈谈高中数学复习解题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审题时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中的信息,特别要全面、深刻地理解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解题时,有些学生常因不能发现与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导致最后解答不完整、解答错误甚至不能寻找到解题方法等.本文结合具体的例子谈谈在求解数学题时挖掘隐含条件的几种常见途径,以及怎样利用隐含条件解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展开研究,有助于增强学生应变能力,提升学生解题效率.本文主要针对数学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三种数学题型展开研究,详细分析适用于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希望帮助到更多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观察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方法.它在解数学题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因为解数学题的一般模式是:从观察数学题本身入手,发现它的组成部分的特征和各种关系,通过联想、类比、模拟和归纳等分析综合手段,把问题化归为较熟悉的或简单的问题,从而确定解题策略.可见。观察是解题的第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决定着他的解题能力。而掌握观察的方法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关键.观察的方法又是由数学题的特点决定的.本结合具体的题目就常用的观察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解数学题应重视解题后的再思考,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回顾反思解题过程的重要作用。一、发现、纠正错误解题后反思有无混淆概念、忽略隐含条件、非等价转化……等,可发现、纠正错误。例1 若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b的值是.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不能够单单的让学生学会求解某一道数学题或者一类数学题,应该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要点灵活应用,培养学生解题反思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不断的延伸和扩大习题的应用范围,在解题前、解题中、解题后都能够不断的挖掘习题的乐趣,通过联想增强对解题要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9.
解题是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提高解题能力要选择好的数学题.什么是好的数学题?那就是题意简洁明了,内容新鲜活泼,融知识性、智趣  相似文献   

20.
联想是感知或回忆一些事物连带想起其它事物的心理过程。解数学题往往是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发现解题途径,从而迅速、正确地解题。本文将从联想角度出发介绍一些富于思考性的问题,帮助同学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