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来河南访问,并参观了千年古刹少林寺。当晚,河南日报前方的记者给新闻出版部提供了非常“丰盛”的新闻素材;同时,出版部自己也精心准备了评论——《少林功夫:“打”动世界的中国元素》;新闻视点推出深度报道——《少林文化的国际力量》。对普京来访的报道,可以说是提前介入、准备充分。晚8时,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朱夏炎打来电话,强调出版部一定要“解放思想、充分报道”,“吃干榨净”所有新闻资源,力争为广大读者“烹制”出一道精美的新闻大餐。如何把普京访豫做出“豫菜”味儿?作为河南日报的“总装车间”,新闻出…  相似文献   

2.
4月9日上午,开封市鼓楼区教育系统三十余名通讯员来本刊做客,听取河南日报科教处同志介绍科教报道的要求和特点.当他们接过本刊赠与的《新闻论文选》时,高兴地说:“河南日报《新闻爱好者》杂志心系通讯员,是我们的‘加油站’呀!”  相似文献   

3.
6月24日,《河南日报》在一版突出处理了一艘乌克兰渔船失火,造成河南籍船员1人遇难8人失踪的消息。消息一刊登,立即引起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分别在当日刊发事故消息的河南日报上作出批示,要求做好遇难者的善后处理工作,切实维护好船员的合法权益河南日报总编辑朱夏炎说:“省委书记和省长两位领导,针对《河南日报》的同一篇报道作批示,这在《河南日报》的历史上是少见的。”这次报道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影响,除了领导重视、报社同仁共同努力外,报道处理上的创新也是重要原因。在一版突出处理国外发…  相似文献   

4.
6月24日,《河南日报》在一版突出处理了一艘乌克兰渔船失火,造成河南籍船员1人遇难8人失踪的消息,消息一刊登,立即引起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分别在当日刊发事故消息的河南日报上作出批示,要求做好遇难的善后处理工作,切实维护好船员的合法权益。河南日报总编辑朱夏炎说:“省委书记和省长两位领导,针对《河南日报》的同一篇报道作批示,这在《河南日报》的历史上是少见的。”这次报道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影响,除了领导重视、报社同仁共同努力外,报道处理上的创新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1980年,编辑部收到一篇来稿,题目是《英雄幕后》。文章写的是一位农学院园艺系的女大学生,在农村扎根苦斗了二十多年,曾经得到党和人民给予的信任和荣誉,可是如今她却陷入了困境。文章题目很醒目,但“幕后”究竟有些什么,作者吞吞吐吐,什么也没有说明白。从文章本身来看,可以说“言之无物”,作者似乎还有点故弄玄虚;但文中写的这个人我熟悉,她是一个实干家。1962年《人民日报》曾有过报道,1976年《文汇报》、《河南日报》相继报道她《坚持农村二十年》。来稿虽然写得空洞、飘忽,但这个人物却牵动了我的心。于是我们给作者(一个区干部)写了一封信,提出了要求,希望他能将文章写得扎实些,如有  相似文献   

6.
第三届女足世界杯赛北京时间7月11日凌晨在美国洛杉矶玫瑰碗体育场结束。中国女足在吸引世界数亿观众目光的决赛中虽以点球惜败,但其出色的技艺和顽强的斗志却令观众和世界传媒为之倾倒,全国上下也为之振奋。河南省输送的能守善攻的女将范运杰在决赛加时赛中那飒爽英姿的冲顶(实际上据录像立体分析已是入门的金球)使全球观众震动。显然,报道中国女足及范运杰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 7月18日,范运杰载誉抵郑。7月19日,《河南日报》便报道了省会各界到机场欢迎范运杰的消息。7月20日,省会召开向范运杰学习大会,省领导接见范运杰。以此为切入点,7月21日,《河南日报》刊发了3名本报记者采写的4条消息和第一篇介绍范运杰事迹的4000余字的通讯。河南日报社《评报之声》称“《河南日报》7月21日的一组关于我省女足姑娘范运杰的报道,是一组值得称道的好报道。它充分体现了河南日报社在重大报道中组织有力,安排周密,吃苦耐劳,能打善战的优良传统和大气魄、大手笔的大家风范……”许多读者打来电话,说他们是一口气读完《是玫瑰,总是要开花的》这篇介绍范运杰刻苦训练,淡泊名利,顽强拼搏的新闻通讯的。我作为在河南日报编委会领导下,参与组织采写这组报道的一名记者,想得更多的是  相似文献   

7.
今年六月一日,《河南日报》已满四十周岁,进入“不惑”之年。在这有意义的大喜日子里,我们缅怀过去,百感交集;展望未来,心潮澎湃。四十年风风雨雨,河南日报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留下了历史的足迹。《河南日报》现已出版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号,日发行数由创刊时的三万七千份,增  相似文献   

8.
艺术欣赏有这样一种境界;“囫囵不解之中实可解,可解之中又说不出理路”.(脂砚斋批《红楼梦》)我的感觉是这样:有时读到一本好书,看到一幅好画,或其它种类的艺术作品往往只觉得它们好,但怎么个好法,一时又说不明白.今年元旦过后,我在《河南日报》上读到现场新闻《记者“考市长”》时,又一次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  相似文献   

9.
四月,春风骀荡,河南日报一年多的改扩版初见成效。今天,无论您以什么眼光看河南,都会发现一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政经大报,在16万平方公里的中原厚土上格外引人注目。河南日报的变化,是省委省政府领导、省委宣传部关心指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报社领导集体锐意进取的结果,更是全体采编人员不辞辛劳,扎实工作的结果。如果说每天《河南日报》是我们为广大读者奉献的一罐罐“蜂蜜”的话,河南日报人就是那一只只辛勤劳作的“蜜蜂”。我们每年评选出的“十佳记者编辑”就是战斗在采编一线的佼佼者。今天,我们以这种形式褒奖我们…  相似文献   

10.
栏目巡礼作为一个窗口,主要展示广播,电视、报刊中创办得较有影响力的优秀栏目(节目),欢迎各新闻同行向我们推荐!来信请寄:郑州市纬一路一号河南日报《新闻爱好者》编辑部。——编著河南日报政教科文版的《新世说》杂文专栏创办于一九九五年初,是河南日报在新闻版上进行大胆革新的产物。专栏创办一年,发稿二百多  相似文献   

11.
去年9月27日—11月22日,《河南日报·经济信息周刊》以“本报特别报道”形式,在一版显要位置连续推出了9篇报道。其中8篇的题目分别是:《零点:我们在郑州火车站“打的”》、《晚七时三十分:在郑州10大商场》、  相似文献   

12.
通讯《告别缺水的日子》(原载《河南日报》2003年8月25日一版)获得2003年度河南省好新闻奖一等奖,细细想来,这其实是一篇被“逼”出来的好新闻。原来,2003年夏季《河南日报》在一版开设了一个专栏,名为“潮涌中原———‘三个代表’在河南的生动实践”。报社记者部就此专门给各  相似文献   

13.
笔者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作为一个新闻爱好者,第一次举起相机拍新闻照片,没想到在省级党报《河南日报》(2005年5月18日)和《河南日报·农村版》(2005年5月17日)上了两个头版,这虽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笔者以为,拍新闻照片要有“三心二意”,才能拍出好的新闻照片来。“三心”即细心、耐心和信心;“二意”即吃透“党意”和“民意”。2005年5月15日是伊川县白沙乡集会时间,笔者外出时发现在白沙乡农村信用社的大厅里人山人海取款的情景,这使我想起前几天母亲拿的一个信用社的存折,存折的“注释”项为“粮补”。母亲还高兴地对我说,现在…  相似文献   

14.
“这组报道组织得好,是把领导意图和群众的愿望相结合的好报道。谢谢省报编辑部和有关记者同志。”——这是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2005年5月17日的《河南日报(农村版)》报头上的批示。徐光春书记在批示里直接把箭头画到了两篇稿件的上方——评论《把实事办好》和消息《书记郑重承诺厅局积极响应十件实事件件有着落》。2005年5月18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路国贤也批示:农村版这组报道写得好,应当表扬。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朱夏炎在他的批示中特别强调:农村版是河南日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紧跟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晓鲍  程怡 《新闻实践》2006,(3):12-12
《河南日报》:图文结合意在出新《河南日报》在2006年2月20 日推出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中原·新农村篇”专栏。该专栏报道的主旨是突出一个“新”字,着力阐述新农村的“新”,及时宣传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新气象、新探索和新做法。  相似文献   

16.
1988年5月9日,《河南日报》在一版0显著位置发了我们采写的《许昌二内燃厂“内战”激烈书记取消厂长预备党员资格厂长又将书记夫妇辞退出厂》一稿后,省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新民晚报》、《文摘报》立即转载,《人民日报》、《解放日报》闻讯后也作了报道,新华社发的通稿被全国数十家报纸采用。河南省省长程维高等领导同志,在随后的几次会议上多次引用这个事例,告诫全省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内战”的危  相似文献   

17.
3月27日下午,河南日报编辑部召开有报社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处室领导、编辑或专栏编辑参加的会议,就《新闻战线》编辑部提出的“如何繁荣报纸漫画”问题进行了座谈,到会同志认为: 一、《新闻战线》1982年第三期就“如何繁荣报纸漫画”问题发表的报道,对我们是个促进,我们欢迎漫画界同志的帮助,共同为繁荣河南的漫画创作而努力。方成同志对河南日报的批评,对于我们改进工作是有益的(发言中对我报漫画使用情况的说法,是不够准确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12,(2):5-5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50名来自省地市报及部分县级宣传部门的专业摄影师近日接受了《河南日报》颁发的“特邀新闻摄影师”证书.成为《河南日报》首批“编外摄影记者”。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1982年暑假期间,我到一位县通讯专干的家里去玩,他知道我正为参加高招屡试不第苦恼,就从他的书架上取下几十本《河南日报通讯》让我看,说《河南日报通讯》可以作为我成才的引路人。当时我还以为他是给我开玩笑;但因为闲着没事,也就随便翻看起来,谁知越看越爱看。在他那里一个星期,我就看了7天,把1980年、1981年和1982年上半年的《河南日报通讯》全看了一遍。临走,我把《河南日报通讯》带回到家里. 1983年初,我开始掂笔写新闻报道.头一篇发表在《河南农民报》上,我是多么高兴啊! 从此以后,我就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一碰到新鲜事,就立即动手写稿. 这一年,我在县以上新闻单位发稿32篇,年终被县委评为优秀通讯员。 1984年秋,我又到县乳品厂当了“合同工”,先后担任通讯员、秘书和团委书记.我邀集了一些爱好新闻写作的年轻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丹麦一位哲学家基尔克戈德说过:“只有向后看才能理解生活,但是要生活好必须向前看”。这话很富有哲理。生活像流水,日夜不息地奔流着。当我们向前流的时候,似乎什么也感觉不到,当我们向后看时,才能看清它的缓慢、湍急、平淡、斑斓,才能更好地理解它。有感于此,写下这几段文字,为了“向前看”。吹沙见金剔璞透玉1964年8月,河南日报第一次试行编辑与记者相互交流的制度。我从记者站回到编辑部后,便被交流到副刊去当编辑。这一年,是国庆十五周年。河南日报决定以《我与祖国》和《风展红旗》为题,在副刊开展征文活动.要求作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反映我省建国以来的深刻变化;通过自述的方式写自己十五年来感受最深、最难忘怀的一些事情。袁漪和我共同分编《我与祖国》的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