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纵观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教材,纳入了十大块内容,即“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与“健康地生活”。每一部分都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融读、说、练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简论生态文化教育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教育是形成正确生态观的重要途径,其任务就是把生态意识渗透到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中去,使学生明确人在生物圈、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清楚地认识到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生态意识,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普及环保知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广大中学生增强环保观念成为当务之急。在中学教学中,除去地理、生物、政治等科目应承担起环保教育的重任外,历史教学亦应借鉴近年来关于人类发展史中,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帮助中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生态观,并对人类社会历史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识。而长期以来,历史  相似文献   

4.
观点回放: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三个方面,《标准》选取了10个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  相似文献   

5.
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意识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正在遭受环境问题的威胁与危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而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人,他们的环境意识对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道德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审美意识、环境价值意识、环境忧患意识、环境责任意识、环境参与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  相似文献   

6.
善待自然,珍爱生命,保护动物是新一轮生物课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及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一样,都是生物圈中的一员,各种生物和其生活环境构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然而。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严重破坏了生物的栖息环境,致使许多生物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不少种类在濒临灭绝,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给可持续性发展带来巨大威胁。目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共识,标志着人类现代文明正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过渡。那么,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呢?  相似文献   

7.
生物与环境间或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下,整个生物圈才能有最大限度的生存。藏族古代美术作品《六长寿图》中所包含的一些生态观及其长寿的意义就体现了生物圈中的这种关系和内蕴。  相似文献   

8.
1说教材地位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生物第四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中的第13章第1、2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生物的多样性是新课标十大主题之一,主线是"人与生物圈".学生正经学习了环境中的生物以及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人与生物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双碳”教育是从人类所面临的气候问题出发,从地球气温升高带来的环境危机入手,到探究地球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再到减排降碳的知识普及,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推动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文章强调“双碳”教育在初中地理学科中的重要价值,提出“双碳”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促进学生“双碳”问题解决能力的设计思路,包括组建教学共同体、整合学科知识、结合良构与劣构问题等。在具体案例中,以“天气与气候”为主题,将“双碳”教育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研学活动设计、研学资源整合、学科融合等策略,引导学生从身边出发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一、深生态理念的特征深生态理念是在肯定人类价值高于自然价值的同时的现代“人类中心论”。深生态理念特点是:A、互相关联的全方位思想,反对人在环境中的随意想象。有机体是生物圈中一个点,有机体离开有机体之间的联系,不能独立生存。B、生物圈中任何生命形式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平等。C、提倡生物、生活、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和共生性。D、地球上所有物种、群落、民族都是平等的。E、反对污染和资源枯竭,并采取积极  相似文献   

11.
中学地理教学目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当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但由于人类在人地关系上的无知、缺乏自觉的环境意识,使全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环境问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人类利益又不损害环境的地理行为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地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将环境教育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之中,是生物新课程的特点之一.生物新课程构建起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课程内容新体系,把课程目标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一、环境教育的内涵 环境教育是一种信息教育,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会了解温室效应、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了解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后果,了解他们在环境问题的产生和预防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物与环境间或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下,整个生物圈才能有最大限度的生存。藏族古代美术作品《六长寿图》中所包含的一些生态观及其长寿的意义就体现了生物圈中的这种关系和内蕴。  相似文献   

14.
正环境保护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生存空间的意识,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一、"共同家园"意识的培养在初一学生入学之初,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意识。在上第一节课"认识生物"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在讲"环境与  相似文献   

15.
生态道德的提出是对人类发展问题理性思考的结果,是在人与自然道德关系认识的基础形成并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的不断深入而发展。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认识,经历了“自然崇拜”、“人定胜天”、“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变化。学校教育对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实验稿)》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实验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尤其注意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实验稿)》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实验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尤其注意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1教材分析 生物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勤于探究、勇于实践。本节教材中选取的“生物圈Ⅱ号”的模拟实验就是科学家大胆创新和勇于实践的典型实例。通过分析和讨论“生物圈Ⅱ号”的得失,让学生认同“地球是我们人类惟一的家园”,从而提升学生善待和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很自然地去反思破坏环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魏蔚 《生物学教学》2006,31(8):32-34
在生物圈中,动物是最活跃、活动范围最大、最吸引学生的一类生物。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一改旧教材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地讲述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做法,而是按照生物圈的环境特点,从“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和“空中飞行的动物”来探究各类动物。这样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突出了动物与环境的关系,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及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杜必文 《林区教学》2014,(11):84-86
人类不适当的经济活动导致当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增强全民的生态文明观念已经刻不容缓。基于此,就当前中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问题,从当前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入手,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的独特优势及其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应用,初步探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