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区域地理,需要让学生学会整合地理要素,根据要素彼此间的关系、相互问的作用认知区域间的联系,发现区域差异与特征,  相似文献   

2.
俞峰 《新高考》2007,(3):48-54
一、考点分析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种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分布和特征。无疑都具体表现在世界某一地区或具体的国家之中。因此,尽管世界地理是初中课程,其内容包罗万象而略显肤浅,但考试大纲仍将世界地理的内容纳入考试范围。世界地理教材内容是按“总论一分区地理一典型国家地理”的体系来编排的。总论与分区地理着重从宏观上、整体结构上介绍自然地理概况,而典型国家地理比较则重于人文地理的描述与解释,分区地理则是总论的延伸和详细化与典型化过程。世界地理总论与分区是学习高中地理的基础.高中地理是进一步理论化与概括。作为学习高中地理的基础,一些常见的地名如海洋、海峡、海湾、大陆、半岛、岛屿、山脉、平原、盆地、河流、国家、首都、城市与工业、气候特征与重要物产是应该熟记的,但更重要的应是宏观掌握世界各大洲、大的地形单元、典型经济区、重要国家的自然环境结构与经济、人文特征,从而进行区域分析与区域比较,  相似文献   

3.
一、“地理 1”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本次高中地理课程设计 ,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不主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离和割裂 ,但从知识内容的比重来看 ,“地理 1”还是侧重自然地理 ,重点是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该说本模块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和理论的基础。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 ,虽相互独立 ,但都是按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统一设计的 :本模块主要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 2”主要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 3”主要说明在…  相似文献   

4.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任何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原理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它们的特征、成因、分布,联系和变化都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最好的诠释。近年来,高考试卷中区域地理内容越来越突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考试的形式由区域内容的填充和填图为主,转变成区域综合分析为主,特别  相似文献   

5.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有关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学科知识体系不明显,多是以区域特征的形式表述。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抓不住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教学中多是现象表述和材料堆砌,主要原因是对人文地理知识的本质和内涵理解不透,忽略人文地理特征与区域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初中地理教材中人文地理知识的编排特点,提炼出人文地理知识表述的基本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人文地理的学习方法,对于初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教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区域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为研究系统地理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案例。许多区域地理中具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形成因素和变化特点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组成和联系发展来源于区域地理的归纳总结。许多图像判读的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从福建省近四年来高考自主命题的文综试卷来看,对综合题的考查往往以区域地图为切人点,考查  相似文献   

7.
彭金凤 《地理教育》2014,(12):34-36
一、系统是由各要素组成的整体()宏观上可以把地理学科内容看成一个系统,该系统由四大知识板块构成,即由地球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自然地理(包括自然灾害)、人文地理(包括旅游)和区域地理构成,也可以说由上述四部分构成地理学科知识的整体或系统,而在历年(除2013年外)高考中四部分知识均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8.
点击课标以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区域差异。设计思想必修3是在必修I讲述自然地理和必修2讲述人文地理之后的第三个必修模块。本册地理学中的区域研究,往往是前面两册书中所学地理规律与地理原理的应用,如本节课“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就是必修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在实践中的应用。区域地理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区域特征的形成,是地理环境各要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一地理要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有自然地理内容,又有人文地理内容,还有区域地理内容。如何理清高考脉络,把握高考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呢?  相似文献   

10.
区域地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地理知识的基石高中地理主要内容是学习和研究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目的是要就某个区域的一些地理现象作出解释或对区域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这些知识的落脚点是区域地理.对于区域地理,学生学习的关键是熟悉各区域的区域特征,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使地理知识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学好区域地理就成为地理教学的关键一环.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分析区域地理环境要素;对区域特征进行对比;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探索区域环境与发展方向.从总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地区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一、等值线的含义和类型 等值线是指地图上由某种地理要素数值相等的点连接而成的线。常见的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水位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太阳辐射射量线、等PH值线、等震线等等描述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及变化特征的等值线。近年来随着高考命题的“能力立意”取向,在人文地理领域也出现了诸如地租等值线、等时线等“新知识”试题,但其判读仍然离不开等值线判读的一般规律。笔者试就等值线判读的一般规律和判读难点作些浅析。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巴西”一节的内容,是区域地理要素: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利用自然和保护环境,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等五方面的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每一框题后的活动建议,采用各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认识和了解巴西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从中能领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联系的一般规律,以获得对生活有用地理知识和终生受益的地理感受。  相似文献   

13.
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树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复习中应以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以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指导.突出区域定位.建立空间概念;理清复习思路,构建知识体系;突出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运用高中地理原理。整合高初中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区域发展:精选练习.加强解题训练.  相似文献   

14.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案例的学习都离不开对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析.它们的分布、特征、形成和变化构成了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也充分反映了区域地理的基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人文地理学庞杂和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增加了学生掌握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的难度。“高观点”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教师可以从地理学科逻辑出发,运用地理学“地理现象一地理过程一地理效应一地理格局”的研究范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重新梳理教材内容,构建“高观点”视角下的高中人文地理知识体系。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化”一节为例,展示了“高观点”理念在中学人文地理教材分析中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区域地理高考试题,主要考查中国区域的定位、特征描述、问题和影响分析、成因和条件分析、提出对策六个方面的能力.其中中国区域定位能力、成因和条件分析能力是重点和难点. 同学们可以用四个"W"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四个"W"是:where、what、why、how,具体复习思路是:第一步,中国区域定位准确——where;第二步,熟悉中国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特征和分布规律、掌握各人文地理要素的区位条件——what;第三步,理解中国各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分布规律和问题的成因——why;第四步,掌握中国各区域发展问题的对策——how.以下通过举例分析中国区域地理的主要复习思路和考点.  相似文献   

17.
李泽熙  殷轶 《地理教育》2022,(z2):195-197
在区域背景基础上,地理要素总体上可以分为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从时空组合角度,地理要素又可以分为单一地理要素与综合地理要素.高考试题的考查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区域背景基础之上,所以对区域内部要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中要素类别及其变化趋势发现,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更注重要素微观角度分析,对于区域...  相似文献   

18.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明显的分类,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运用,人文地理部分强调学生对于宏观整体分析,高中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要分门别类,采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结合《考试说明》,全面掌握教材知识“结合《考试说明》”,就是按照《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要点和细则,逐章逐节复习和整理教材知识。“全面”是指既要事无巨细,一览无余,更要突出重点,并做到深入具体地复习。从教材知识来说,要分类掌握以下知识:教材明确标示或我们在理解上可以认定的“世界之最”、“中国第一”的地理事实;具有典型特点、特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重要的社会、经济、环保建设成就等。二、把握学习地理核心能力所在,培养地图技能地图是学习掌握地理的基本工具,其基础知识无非就是方向、比例尺、图例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人文地理知识十分庞杂,涉及要素也比较多,区域基础要求高。这就要求归纳人文地理核心知识点时,要把握核心要素,深入理解基本原理,回答问题时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文地理的核心要素包括人口、技术、市场、政策、交通、资源、能源、文化、环境等。经过归纳,人文地理的核心原理主要有以下十大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