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抢救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年来符合条件的心脏骤停患者(200例),按回顾性病例分组后,均采用参附注射液(不同剂量)与常规西医药救治,并分为A组:常规+参附1组,B组:常规+参附2组,C组:常规+参附3组,探讨参附注射在心肺复苏不同阶段用药时机和剂量的最佳选择、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和预后的临床分析。结果:C组基础生命支持阶段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方面,C组较A组和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B组较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改善心肺复苏后组织灌注和多器官不全,提高心脏骤停的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HF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d静滴。疗程为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后肺部湿啰音均明显减少,而经疗后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脑钠肽和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AHF的疗效比单用西药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和ICU住院的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90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分组,共分为三组,对照组予常规抢救药物干预,治疗A、B两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干预,治疗A组于心肺复苏早期基础生命支持阶段干预,治疗B组于心肺复苏中高级生命支持阶段干预。比较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H、48H的Lee氏心衰积分、NT-pro 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生命征指标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Lee氏心衰积分、NT-pro 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较前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A、B组经SFI干预后NT-pro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01,且A、B组比较,A组优于B组,P0.05;经治疗24H、48H后,治疗A、B组均优于治疗组,且A、B两组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各值比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于心肺复苏早期基础生命支持阶段联合参附注射液干预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心衰症状,降低NT-pro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维持生命征平稳,这可能与参附注射液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减轻复苏后心肌损伤、调节RASS系统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院前急救使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院前急救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阿托伐他汀、雷贝拉唑等西药治疗;研究组30例,在给予对照组用药的同时,在院前急救时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再通后24h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肌钙蛋白I(c TnI)水平和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联合使用生脉注射液对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壮医针灸疗法是壮医最具特色、最实用的治疗方法,具有醒神开窍、通路止痛等显著功效。心搏骤停(CA)是最严重的心脏急症之一,尽早恢复心脏起搏,改善心脏循环功能,对提高CPCR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选择60例心博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治疗,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于抢救早期即联合应用壮医针刺疗法及参附、生脉注射液;结果表明治疗组CPCR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时间段CPCR成功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指标达稳定(或平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显示壮医针刺辅助扶阳补气疗法联合生脉、参附注射液在CA的抢救过程中对提高CPCR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脊手法联合背俞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口服布洛芬片治疗,观察组予正脊手法联合背俞穴针刺治疗,疗程均为7天.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3个月复发率、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Owestry评分、JOA评分及ADL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Owestry评分均较治疗前的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Owestr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的JOA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的升高,但观察组治疗后的JOA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脊手法联合背俞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18)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双氯芬酸钾片口服治疗混合痔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八髎穴联合双氯芬酸钾片口服的方式镇痛,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钾片口服方式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疼痛评分、镇痛药使用情况及发生的不适情况。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h、12h疼痛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4h、48h、72h疼痛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数量少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双氯芬酸钾片口服在治疗混合痔疮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2)
目的:研究通腑化痰活血方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静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化痰活血方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化痰活血方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静点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促进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广西工人医院收治的50名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包括:病因治疗、抗感染、机械辅助通气、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保护器官功能、血糖管理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II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变化,并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炎症指标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II)评分、MO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义意(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与康脉注射液联合应用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证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组)与治疗组(前列地尔联用康脉注射液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适症状、踝肱指数(ABI)、间歇性跛行距离和末梢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不适症状及间歇性破行表现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的改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显效率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疼痛感与冷感的缓解方面,对照组明显不如治疗组(P0.01)。ABI与末梢血流量在治疗前后也存在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用康脉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