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敏 《科教文汇》2009,(29):282-283
本文以加水量、粗骨料含量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0种改性灌浆料的配合比,通过试验,研究了改性灌浆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水量增加,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均逐渐降低;随着粗骨料的增加,弹性模量逐渐增加,而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逐渐降低。13%、14%加水量的改性灌浆料基本力学性能各指标均比加水量15%的改性灌浆料好;30%粗骨料含量的改性灌浆料力学性能指标优于粗骨料含量为0%、15%、40%的改性灌浆料。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7)
由于环境保护和高铁品位冶炼生产的需要,提高球团矿配比已经成为高炉冶炼的趋势。本文选取赤铁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配比(5%、10%、15%)赤铁矿的加入对氧化球团生球落下强度与抗压强度、焙烧球抗压强度、焙烧球还原膨胀率、焙烧球还原性、焙烧球软化熔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呼和浩特地区的红粘土为原材料,用粉煤灰改变红粘土的性质,重点研究粉煤灰对红粘土强度及含水量的影响,通过对粉煤灰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确定了所用的红粘土在掺加粉煤灰10%时,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水稳定性为最优.  相似文献   

4.
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断裂韧性、抗疲劳等性能,容易浇筑成型,对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有较好的实用性,适用于大型工程施工,尤其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复杂应力部位.本文主要阐述了纤维材料应用于纳米混凝土中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抗劈裂强度等性能进行了对比与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材料在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抗劈裂性能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维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印染污泥灰和低钙粉煤灰为原材料,在室温条件下通过碱激发制备污泥灰-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研究了柠檬酸、硼砂、三聚磷酸钠、聚羧酸减水剂及蔗糖等不同添加剂在不同掺量条件下对污泥灰-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固比对污泥灰-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的凝结时间有较大影响,但对3 d及7 d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掺入0.09wt%的聚羧酸减水剂条件下污泥灰-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的凝结时间最长,初凝和终凝时间分别为88 min和105 min;掺入0.5wt%的柠檬酸时污泥灰-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的强度最大,7 d的抗压强度达到21.016 MPa.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泵送混凝土的抗裂性,进行了减缩剂对泵送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泵送混凝土中掺加减缩剂,干缩率明显降低;掺量1.5%时,28d干缩率可降低40%以上,同时该减缩剂可明显改善新拌泵送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28d抗压强度,但抗折强度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7.
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有机粘结剂完全替代膨润土生产氧化球团矿的方法。本发明针对不同类型的铁精矿引入了两种类型的有机粘结剂载体:含铁原料以及石灰石、白云石,两种类型的载体都具有预分散功能和不带入酸性脉石的特性,而且还可强化球团矿强度。将有机粘结剂添加到载体中进行搅拌、混匀,制备成有机粘结剂质量分数为2~10%的载体型有机粘结剂。往铁精矿中加  相似文献   

8.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谈验,测得不同穆.入比水泥土试样在不同龄期情况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将不同掺入比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龄期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对水泥土后期强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以锡沸腾炉焙砂为原料,对奥斯麦特炉入炉物料的制粒效果,粘结剂品种,粘结剂用量,烘干时间对制粒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每吨锡入炉物料需要40kg的聚乙烯醇粘结剂和154m L的水进行制粒,制粒后需要烘干2.5h可达到预期强度,在生产成本与入炉物料强度上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水胶比及筒压强度对页岩陶粒混凝土受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种页岩陶粒配制的页岩陶粒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随混凝土水胶比的减小而增大,当到达一定程度后,继续降低水胶比,页岩陶粒混凝土的强度上升幅度很小.以相同的体积砂率配制的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在相同的水胶比0.36下,随着筒压强度的增大,页岩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昊岚  王鹰  尤静霖 《科技风》2022,(11):72-74
采用水泥浆液多轴深层搅拌工艺,对湛江某企业厂房软黏土地基进行了块状加固.对经室内配比改性后的水泥土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和现场施工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用于工程设计分析时应采用的水泥土强度折减率.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6,(2)
抗压强度对纸箱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是瓦楞纸箱强度检测的必检项目之一。文中对纸箱的抗压强度进行了解读,对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并详细介绍了抗压强度的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从产生之日起就得到迅速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主要结构用料。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与使用,也对建筑物的成本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1、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强度水泥比低强度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强度。另外,水灰比也对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14.
以C30混凝土为基准,将两种粉煤灰分别按照五种设计掺量等质量替代水泥,研究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的粉煤灰品质及质量不同,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程度不同,粉煤灰混凝土的前期强度增长较弱而后期较强;粉煤灰等质量最佳替代水泥量为30%。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较低的难题,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水泥、发泡剂、水料比和矿渣等不同因素对泡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泥水化硬化后的强度决定了泡沫混凝土的强度,标号越高的水泥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越大,同时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发泡剂掺入量的增大而减小,其最佳掺入比例为5%,而水料比则对泡沫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小,最佳水料比为0.33,掺入适量的矿渣可以提高泡沫混凝土强度,每立方米添加矿渣不多于100 kg。该实验结果对泡沫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及生产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再生混凝土因性能稳定性低于普通混凝土而一直无法得到广泛运用。为解决再生混凝土性能变异明显等问题,提高其力剖强度,实现再生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通过添加工业废渣或细纤维的方式,并根据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等指标,对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挂能进行评价,同时探讨再生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在再生粗骨料替代率较高的情况下,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和细纤维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以及密实度:同时在再生骨料替换率不超过2%时,采用双掺法可使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当。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19)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问题,采用了强度为C25、C35、C40、C50的再生骨料,以50%质量取代天然碎石制备再生混凝土,按标准试件尺寸、养护条件和试验方法,对立方体试件进行抗压试验。试验表明,当再生骨料强度较低时,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当再生骨料强度达到40以上时,对其强度的影响就不明显了。  相似文献   

18.
水胶比和养护龄期是水工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反映不同龄期和水胶比的强度模型报导较少。文章基于不同养护龄期(7 d、14 d、28 d)、不同水胶比(0.33、0.41、0.50)下的水工混凝土开展了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试验,分析了两种因素对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发展规律,进而建立了反映龄期和水胶比的水工混凝土强度模型。研究表明,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随养护龄期增加而增加,随水胶比增加而变小;所建立的复合抗压强度模型和复合劈拉强度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不同龄期和不同水胶比下水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劈拉强度,为水工混凝土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公路与桥梁建设中砂浆的抗压强度直接关系到公路与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关系到使用者的安危。所以砂浆的抗压强度的检测在路桥建设中筑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砂浆的抗压强度的监测有许多的方法,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入法的应用。贯入法检测技术是指根据测钉的贯入深度与砂浆的抗压强度呈负相关这一原理,采用压缩工作弹簧加荷,把一特制测钉贯入砂浆中,由测钉的贯入深度来检测砂浆的抗压强度。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是直接影响砌体强度的重要参数。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对砌筑砂浆的质量不够重视,往往发生质量事故。在对质量事故进行鉴定及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时都需要对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进行原位检测。由于砌体中砌筑砂浆的厚度很薄,强度范围大,原位检测比较困难。SJY800型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以下简称贯入仪)为检测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提供了一种较为  相似文献   

20.
为了预测混凝土力学性能受硫酸盐侵蚀的影响,基于试验数据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利用GM(1,1)模型分别建立了在6.9%硫酸钠侵蚀溶液环境下,C20、C40、C60、C80混凝土受自然干燥机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并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劈裂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联度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分析表明:对于低强度混凝土(C20)而言,大量的强度损失多发生在初始劣化阶段,随着时间的增长,劣化率逐渐减小,后期又逐渐增大至破坏;C80对比C20而言,在360次、720次干湿循环下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减少为27.4%、30%,抗侵蚀能力增强明显;高强度混凝土后期的劣化非常缓慢,C80混凝土每90次干湿循环抗压强度下降2%左右,1600次循环下抗压强度损失为27%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