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五江区间隧道处于软岩富水地层,穿越6座高层建筑物,建筑物基础距隧道顶部最小距离仅为11.6m,沉降控制和施工安全风险预控是本工程的难点.本文结合施工实践,着重阐述了袖阀管注浆法的加固机理、施工参数选择、工艺流程、施工工艺以及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并对应用效果做出了总结和分析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静动载试验在旧桥加固上的应用,探讨了荷载试验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并对试验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试验结果来评价旧桥加固后的承载力,以此判断桥梁结构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3.
1 问题提出 对于大断面黄土隧道,因其同时具有黄土的湿陷性和稳定性差等因素,造成地基承载力较低,研究应用软弱地基加固新技术已非常迫切.在甘肃省内,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处理水泥旋喷桩施工领域还是空白,没有成型的施工工艺. 2 应用工程简介 2.1 工程概况 兰秦快速路忠和至水阜段付家窑1#隧道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皋兰县忠和镇付家窑村,隧道穿行黄土山梁,进口布设于黄土冲沟一侧山体,付家窑1#隧道总长为1532m,隧道右线起讫桩号YK0+380~YK1+202,全长822m,左线起讫桩号ZK0+450~ZK1+160,全长710m,左右线均为1.4%的纵坡,隧道最大埋深112m,隧道开挖断面积超过170m2,开挖宽度和高度分别达到17m和13m.  相似文献   

4.
隧道盾构全断面开挖技术具有扰动小、掘进速度快、占地面积少等特点,在大多数隧洞施工中已逐步取代掘进法,而作为盾构法关键技术的管片,作为全断面开挖后隧道的永久衬砌,其工艺和技术是影响隧道整体质量的关键。本文将在比较众多对盾构隧道管片选型和接缝的基础上,对盾构法施工中关键技术的管片施工,即隧道防水、整体线性的控制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讲述了目前对天水公路总段危旧桥加固的一些先进方法的探索。为提高旧桥的承载能力,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从粘贴钢板法加固、碳纤维布加固、桥面铺装层加固等方面对公路旧桥采取的一些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6.
四、加固加固是对器物的某个部位进行技术处理,提高其硬度、强度和牢固度的一种修复方法,在古陶瓷修复中应用十分广泛。(一)加固的适用范围1.对器物上的裂纹或冲口进行预防性处理。2.对器物表面将剥落的彩绘和釉层进行保护性加固。3.对完成粘接或配补工序的器物施行保护性处理,进一步提高其修复部位的牢固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地铁隧道建设正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由于盾构工法具有工期短、造价低、施工领域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施工人员熟悉和掌握地铁隧道的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及方法,对保证隧道的安全生产及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五四广场站至江西路站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研究在富水软弱地层进行浅埋暗挖区间隧道的关键施工技术.经过实践经验和研究得出:隧道内采用径向注浆止水能够有效解决隧道初支线状涌水的问题,并能够控制结构水平收敛和拱顶沉降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对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辅助价值。方法:对2017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15例因运动损伤导致前交叉韧带断裂且需进行韧带重建的患者,术前进行膝关节CT扫描,Mimcs图像处理,通过3D打印膝关节模型,进行模型上股骨骨隧道定位,并进行预手术,测量隧道长度,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膝关节Lysholm 评分以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通过3D打印模型预手术,均较准确地定位了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预手术测量股骨骨隧道平均长度为(43.2±2.13) mm,术中测量(43.7±1.75) mm,术后再次CT测量骨隧道长度为(42.4±3.25) mm,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Lysholm评分(46.2±5.73) 分,术后Lysholm 评分(88.4±6.25) 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模型预手术可以辅助关节镜术中较快速、准确地定位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模型与实体骨隧道契合度高,术后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0.
铁路隧道工程的建设技术复杂、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施工风险包括塌方、涌水突泥、瓦斯、大变形、岩爆、高地热等各种复杂因素,为了保证铁路隧道的建设质量,加强对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和风险预警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对铁路隧道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是隧道工程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目前,从近年来施工的公路隧道工程的二衬来看,隧道工程在施工阶段出现了各类外观病害。主要表现在混凝土的表面缺陷,例如在起拱线以下的边墙上局部出现施工接缝错胎、拱部油迹、麻面、泛砂和气泡等表面缺陷,影响了混凝土外观质量。针对以上隧道二衬常见的外观质量通病,分析二衬表面缺陷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处理和在现场克服以上质量通病的常用方法,力求解决混凝土表面的常见缺陷,提高隧道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高铁隧道的需求逐渐增多,在高铁隧道施工使用过程中,渗漏是影响公路工程隧道施工质量的普遍问题.本文对于高铁隧道的渗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高铁隧道渗漏的影响因素,选择合理的防渗漏技术,从而提升高铁隧道施工质量,促进高铁隧道施工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水泥深层搅拌法是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一种较新的方法,具有施工工期短、材料来源广、工程造价低和加固效果明显等特点。近年来,这项技术在公路、水利、港航等工程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工程管理经历,对其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检验等环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水泥深层搅拌法是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一种较新的方法,具有施工工期短、材料来源广、工程造价低和加固效果明显等特点。近年来,这项技术在公路、水利、港航等工程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工程管理经历,对其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检验等环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在城市地铁建设中应用广泛,但也存在着各种风险因素,施工中药尽可能的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本文对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因素和风险评估分析的基本方式做了研究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玉铁铁路杉坡岭隧道衬砌渗漏水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隧道渗漏水的预防与整治措施,以便在今后的施工中能有效的防止隧道渗漏水,为类似铁路隧道渗漏水的治理提供了参考,确保隧道的结构安全和列车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前能使玉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常见方法有:用强酸浸泡后注胶加固处理,人工加色美化处理,拼加小料当作完整大料使用,以及用各种人工材料冒充天然材料等。由于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因而出现的玉材品种和玉器形态各有不  相似文献   

18.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从近年来施工的二衬来看,二衬在施工阶段出现了各类外观质量缺陷。主要表现在二衬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比如在隧道轮廓断面起拱线以下的侧墙上局部出现搭接错台、局部油污、蜂窝麻面、泛砂和气泡等表面质量缺陷,影响了混凝土外观质量。针对以上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常见的外观质量通病,分析二衬表面缺陷形成的原因,提出现场解决这类质量通病的最基本的方法,并对表面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以力争克服混凝土表面的常见病症,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公路、铁路越岭隧道工程也呈现了高速发展的势态。基于隧道工程当中,地下水与隧道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能够互相影响及相互作用。本文重点对隧道工程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隧道工程建设的完善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超前小导管是当前隧道工程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施工工艺,对加强围岩自身稳定有较好的成效。公铁路隧道穿越风化严重的软弱破碎岩体或浅埋破碎段洞口进出洞施工经常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然而,该施工方法存在造价高、施工复杂、工期长,在岩体破碎带更是存在成孔难度大、操作困难等缺点。对此依据在玉(林)铁(山港)铁路隧道双层小导管出洞施工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