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动静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人体生活中始终离不开动与静两种状态,动与静是辩证统一的、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动与静和阴与阳的密切相关的,在养生保健过程中,应当做到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保健,以动为主;心神宜静,形体宜动。  相似文献   

2.
论传统养生体育的动静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研究方法 ,阐明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核心、特征方法和运动形式。认为动静结合是传统养生体育的重要特征 ,形神兼养为传统养生体育动静观的理论基础 ,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合一是传统养生体育的基本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3.
论武术体用思想中的动静相得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武术体用思想中的“动静相得观”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医学、养生理论的影响下,结合武术的技击技法理论,在“动”与“静”的问题上,用传统的辩证思维方法去解释武术不同风格的技术特点。这一观点在健身强体的活动中体现出中国武术体用思想“以动养体,以静养体”的“动与静”的辩证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4.
浅析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唯物辩证方法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艺术学(音乐、戏剧、雕塑、绘画等)、哲学、美学等为理论参考,对中国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进行研究,认为在武术套路演练中动要突现神韵,静要蕴含意境。同时,依据武术套路演练中动静节奏的审美特征,指出了动静节奏的艺蕴内涵应凸现出动迅静定、动韵静势、顿合规律等具体要求,进而推断出要从动态性、延续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角度去把握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周颂南 《武当》2012,(9):52
"练功不收功,不如不练功"。可见收功是整个练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有必要谈谈收功的知识及注意事项。一、收功原则作为一个完整的功法,不论是静功、动功或动静结合功,都应有预备式和收功式。初练者应按功法中收功要求认真去做,从实践中体会到,收功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顺动静逐渐化。因为人体练功由静转动或动转静,是个逐步适应的转化过程,一下子走上动静的两个极端,是不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练静功收功时  相似文献   

6.
大成拳精义     
王芗斋 《武当》2006,(1):22-24
一、总则 1、以形为体,以意为用,以静为和。2、以声取意,以意象形,形随意转,意自形生,式随意从,力由意发。3、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紧松勿过正;实即是虚,虚即是实,实虚虚实,得其平;动即是静,静即是动,动静静动互根用;顾即是打,打即是顾,发手便是处。4、静中求动, 动中求静,动中不动动有静,静中  相似文献   

7.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章以当前教学改革的新目标及现代教学理论的新要求为依据,结合武术自身特点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并实施“多层感官动静结合讲解法”。该法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由过去在课堂上被动的被“填”的“鸭子”变成有思考能力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艺术学(音乐、戏剧、雕塑、绘画等)、哲学、美学等为理论参考,对中国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在武术套路演练中动要突现神韵,静要蕴含意境。同时,依据武术套路演练中动静节奏的上述审美特征,指出了动静节奏的艺蕴内涵应凸现出动迅静定、动韵静势、顿合规律等具体要求,进而推断出要从动态性、延续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角度去把握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变化,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武术套路演练的技巧以及其他从事武术科研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宿含雨 《钓鱼》2009,(16):12-13
钓鱼的养身功能是动静结合,平衡之术。无论手竿、抛竿,视标静如处子,扬竿动如脱兔。串钩以副代正之后不仅有静和动、快和慢,而且增加了走与停、点与面、远与近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王志远 《武当》2005,(4):19-22
"变易物体之位置,或动体进行之方向曰动。保存或维持其固有之位置或方向曰静"。动有机而静有势。"机者,朕兆、动机。动而未形有无之间也。势者,形态。静势,静而已形无有之趋者也"。太极拳动时存静势,静时寓动机,"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动静互为其根,以静而成势,以动而成机。机中有势,势中成机,机势难分,此太极之妙也。古书云:"静属阴,动属阳。世上万物,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偏阴偏阳为之疾,一阴一阳谓之道。"即是说,动静即是阴阳,阴阳即是动  相似文献   

11.
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CAT)课件的尝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CAI)课件,由教师把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动作规范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补充大量生动的信息资料,绘制成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动静结合的图例或文字,供教学实施过程及课后练习选用。与传统教学法相比,CAI课件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易学、可重复使用的特点,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强化记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准确地梳理中国运动养生技术体系,运用历史还原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结论:运动养生技术类型的形成是历史发展与文化不断融合的自然结果.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在早期生活实践中获得动与静的身体体验之后在与自然界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获得身体运动的启示;随着社会思想的不断融入以及医学的发展,一系列专门的身体运动技术被逐步创造出来并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具有典型特征的4种运动养生技术类型,即肢体活动类、肢体导引类、意念导引类以及静法类,其中,肢体活动类与静法类都是沿袭早期动静体验独立发展而成的,另两类则是动静体验相互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张熙耕 《精武》2008,(8):21-22
太极拳乃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之功法。外动形活如龙虎,内养身安似云风。龙无云、虎无风、则威风尽失。只练拳、不养生,必损其根源。缘此,太极拳爱好者不可不知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4.
以艺术学、哲学、美学等为理论参考,对中国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在武术套路演练中动作要突现神韵,静要蕴含意境。同时,依据武术套路演练中动静节奏的上述审美特征,指出了动静节奏的艺蕴内涵应凸现出动迅静定,动韵静势,顿合规律等具体要求,进而推断出要从动态性、延续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角度去把握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变化,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武术套路演练的技巧以及其他从事武术科研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蛰龙 《武当》2009,(4):33-33
求取拳劲的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无非三种类型,即静力型、动力型和动力静力结合型。比如泰拳、拳击属动力型,大成拳、丹劲道属静力型,太极拳、八卦掌属动静结合型。当然动与静都不是绝对的,只是在求取拳劲的方式上比较侧重于动或静的某一方而已,并由此形成鲜明的训练风格和技术特点。总体而言,动力型属外求法,静力型(含动力静力结合型)属内求法。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动静力牵拉运动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教学对比实验,运用形态机能指标及派生指标分析法分别对男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动静力牵拉运动对改善男女大学生的柔韧性和力量素质效果显著;动静力牵拉运动对改变女生体型的作用较大,增加了瘦体重、减少了体脂和身体各部位的放松围度。  相似文献   

17.
<正>柔韧性训练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静力拉伸法,一种是动力拉伸法。在训练时,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效果是最好的。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训练经验,对自己所采用的训练方法进行了总结,供广大同行参考。一、肩部柔韧性练习1.体前屈折体后伸臂  相似文献   

18.
王三甫 《精武》2009,(3):35-35
四时之秋季主收,阴气始生,阳气渐衰,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天气劲急,地气清朗。应当早卧早起,练习太极功夫,“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使意志保持安定,精神内收不急不躁,在动中修炼太极功夫,阴阳相抱。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使肺气匀整,不使意志外驰。练功时,动静结合,阴阳有度,练功时间以酉时(下午5至7时)为宜。练功环境选择在宽阔舒适、有阳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戚建海 《武当》2005,(2):13-13
太极易图者,宇宙之缩影,浑圆之象也。神明府中之渊微,炼丹术之精髓,行功火候之妙门。太极之初,恍惚之象,两极未生,阴阳难分,故日无极。无极之象数为(零),有极之象数为(一)。自无而有,天地人万物道同。无极动而太极生,太极动而天地互恋丝相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太极之阴阳两仪生。阳主动而阴守静。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动静相间,昼夜分明,无始无终。  相似文献   

20.
<正>太极拳以太极和阴阳为核心思想。万物都是动静结合,阴阳结合的。周敦颐在《太极图说》里讲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静中产生阴、阳,动到了一定程度会变成静,静极又复动,说明这"极"就是动静间的界限。而在太极拳的运动中,动静本身没有绝对明显的界限:你看他在某处动作稍有停顿,但实际上连绵不断;你看他没有止息,但实际做每一个动作时都在静观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