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湖北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不高,体育实物消费占主导地位;大学生对国外体育品牌的认知度较国内体育品牌高,强身健体、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目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性别差异明显,消费渠道倾向于实体专卖店;而质量、价格、品牌成为大学生体育消费考虑的前三位因素。进一步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月平均生活费、体育锻炼频率、年级、性别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影响显著,体育运动场所、体育消费渠道则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完善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代顾客及其消费需求的变化需要公司提供便捷的个性化服务,网络发展迎合了顾客的要求和竞争,也为新时代的顾客服务拓展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宁波和温州三地城市居民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人们在休闲体育消费中所体现的众多特征;调查发现,城市居民对休闲体育的认知度较高;而在项目选择、消费内容、参与动机、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等方面,则呈现出明显个性化、多样化、情感化和层次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重庆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余暇体育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在余暇体育锻炼方面,本科生每周锻炼次数较多,研究生相对不足,锻炼的形式以个性化、小群体的形式为主,锻炼内容呈现多样化,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校内;在体育消费方面,重庆市大学生还处在较低消费水平上。建议高校应建构合理的余暇体育管理机构,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加大体育场馆、器材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高校间网络支持服务保证,缩小学校余暇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界限,扩大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运动鞋品牌消费的现状,以及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行为的特点,即消费需求个性化、消费体验升级化和消费行为随众性,并为我国体育用品商家提供了进行产品销售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大学生体育消费需求发展变化,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进行体育消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江西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我国大学生对体育物质产品消费需求明显升级,追求产品的品牌和质量;2)在体育劳务产品消费上是以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项目培训、运动按摩为主,体育旅游消费也有所发展;3)在体育信息产品消费上是以观赏体育竞赛、体育网络信息消费为主;4)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与经济条件、体育爱好、空闲时间等因素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健康体育消费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林林  刘东方  崔凯月 《新体育》2023,(18):17-20
大学作为人生中密集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阶段,对个人运动和消费习惯的养成有着巨大的影响。了解大学生人群的运动鞋服偏好,对大学生群体在运动鞋服方面的消费特征进行研究,既是体育服装产业当下的需求,也是未来发展的需要。调研发现,大学生对运动鞋服需求量大,但个体消费能力不高;大学生对运动鞋服的日常穿着功能和运动功能同样重视;穿着舒适性是大学生选择运动鞋服时考虑的首要因素;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大学生选购运动鞋服的首选渠道。这些结论说明,大学生运动鞋服企业应从功能、定价、舒适性、品牌、销售与服务渠道等环节的改善来提升该品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杨月红 《体育世界》2011,(11):55-5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对浙江省本科院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动机与理念以及体育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消费结构具有单一性、名牌化和个性化;体育消费理念具有年级差异性;体育消费行为具有从众性:体育消费群体具有潜在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益阳市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认识、动机、水平、类型以及影响他们网络体育消费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等方面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结论表明:益阳市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是节约时间,消费水平以低、中级消费水平占主体等,并结合体育消费和网络消费的相关研究,得出影响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包括经济情况、消费观念、个人感知风险等。客观因素包括体育商品的价格、体育商品品牌、网络平台、商家诚信度等。通过本研究促进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健康发展,为网络体育消费的经营者提供可参考的经营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究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从而引导大学生培育理性的体育消费观念;为学校制定政策提供意见和建议;为商家更有针对性对大学生群体提供体育服务、生产体育产品提供参考。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取影响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意愿的3个公因子,组成了包括4个潜在变量和22个观察变量的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意愿的因子包括身份与社交属性、财富象征属性和新符号属性,其中财富象征属性对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意愿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于素梅 《山西体育科技》2007,27(3):66-68,62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个案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不同学历群体参与体育旅游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历群体大都希望不经旅行社安排旅游,且最希望能与家庭成员一起出游;对体育旅游的认知度普遍较低,但随着学历的提高,认知度也逐渐增大;对体育旅游的消费,学历层次不同,消费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随着学历的提高,体育旅游高水平消费群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低消费群体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个性化健身运动处方微机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模块化程序设计原理, 建立起针对不同个体健康状况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个性化健身运动处方微机咨询系统。通过处方实验和常规教学的比较研究, 认为依照系统出具的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能够更好的满足健身者的个性化需求, 调动其参与积极性, 对增强大学生体质具有显著效果, 随着计算机应用和校园网络的普及, 以该系统为指导进行科学健身必将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与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呈现日益加强的趋势,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事业的发展受到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以大学生网络舆论为镜,在对其进行教育引导的同时,反查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缺陷,进一步优化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有利于高等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4.
探讨网络环境下对奥林匹克文献信.g-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和利用的方法与手段以及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奥林匹克信息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式.网络环境下奥林匹克文献信息服务的实现方式有:利用专业网站开展信息咨询活动,开展电子信箱服务、网络资源导航等实时性网络咨询和非实时性网络信息咨询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同时还可提供奥林匹克文献信.特色服务,建立学科专业数据库和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包括建立各类不同用户档案、建立学科顾问和学科馆员机制等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区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体育健身信息服务的环境、用户的需求、服务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信息服务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个性化和交互传播理念;用户需求更加个性化;信息内容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服务模式强调资源共享.这些变化对社区依托于网络开展体育健身信息服务工作,更好地为社区用户提供体育健身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运用模块化程序设计原理,建立起能够针对不同个体健康状况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个性化健身运动处方微机咨询系统。通过处方实验和常规教学的比较研究,认为依照系统出具的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能够更好的满足健身者的个性化需求,调动其参与积极性, 对增强大学生体质具有显著效果,随着计算机应用和校园网络的普及,以该系统为指导进行科学健身必将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态度是积极的,体育消费的目的以"健与美"和"休闲"为主。体育消费类型以"实物性消费"、"参与性消费"、"观赏性消费"为主。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经济条件、主观因素和体育商品与服务数量和质量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收入的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近年来(1999--2006年)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论文的项目选择进行了分析,对研究论文中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消费水平、消费内容和结构、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等研究内容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中应注意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盛加利  王欣 《安徽体育科技》2005,26(4):99-101,1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徐州地区8所普通高校2000名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场馆有偿服务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地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劳务型体育消费所占比重较低;外部因素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网络融合对大学生健康管理的影响,探讨大学生健康管理共建模式,建议在"大学生网络虚拟社区"中建设健康管理信息处理平台,规划各部门网络权限等级,进行大学生健康管理网络分级分层次管理,完善"大学生健康管理公约",在保护个人隐私权的基础上,构建健康管理预警机制;努力培养本地健康管理师,通过与其他高校共享健康管理师服务,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