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青断裂带向东紧临博兴洼陷,是一个多层系含油、高油气丰度的复式油气聚集区。但由于对该区构造、地层格架、油气成藏等基本地质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特别是前第三系,经历了多期的构造改造,构造格架,地层分布更加复杂,严重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以构造演化分析为主线、对高青地区中、新生界构造-地层格架、构造格局、油气分布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加快本区油气勘探进程,对丰富复杂断裂构造带油气勘探的技术与理论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要钓深水。冬季气温低,水温相应也冷,所以冬季来临,鱼儿一般都聚集在水温较高的深水区。如果钓友选择在深水区施钓定有收获。  相似文献   

3.
王思 《中国钓鱼》2006,(6):26-27
一、靠深。即在钓场有关的深水区选点垂钓。鲤鱼不仅胆小,而且狡猾警觉,一般藏身在水下有障碍物或特殊地形的深水区。因此,垂钓时,一般应在钓场相对的深水(2米左右)区选点布窝垂钓。  相似文献   

4.
秋季钓深水     
自然水域,尤其水库、湖泊等都有深水区。到了秋季烈日炎炎,白天晒得人直冒油,鱼也游进深水区纳凉,此时也是垂钓的大好时机。一、竿长。深水区垂钓深度,要根据水的深浅及岸的坡度大小来选择竿长。比如像水库,大都依山势而建,因此地势较陡、坡度大,  相似文献   

5.
桑干河断陷位于汾渭地堑北部,大同煤盆地的东侧.做为一个新生代伸展盆地,人们对其进行的油气勘探不多,且前期油气显示不佳.但是随时间的变迁,油气成生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结合现代油气成生理论对桑干河断陷的含油气性重新做出分析与评估.本文应用现代构造学理论、结合地震勘探及区域地质资料,对桑干河断陷进行了较精细的构造解析,分析认为桑干河断陷具有完备的圈闭及烃源岩,有良好的含油气性及勘探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高国祥 《钓鱼》2010,(5):8-9
寒冬过后,大地便迎来了春天的脚步声。蛰伏一冬,早已饥肠辘辘的鲫鱼,每日上午9点左右,当气温有所升高,便从10多米的深水区,纷纷游向4~6米的次深水近岸活动觅食。到了下午4时前后,气温回落,又潜入深水过夜,典型的日出夜伏。根据早春鲫鱼的这一活动规律,垂钓时应选择在水库堤坝的深水区近岸或河流中水较深的河段下竿。  相似文献   

7.
许波 《钓鱼》2013,(12):32-32
夏季的傍晚,即下午16时之后,太阳已西斜快落山了,气温开始下降,水温也随着逐步下降。鱼儿在深水区休息之后,预感夜晚的到来,便纷纷从深水区游向岸边觅食。此时,鱼儿较活跃且容易上钩。  相似文献   

8.
暮春八钓     
一、早晚钓岸边进入暮春,白昼的天气比较炎热,只有早晚空气宜人。这两个时段鱼会由深水区游到岸边觅食,无疑会增加浅水处鱼的密度,此时钓岸边的浅水鱼获必丰。因此,暮春早5~8时,晚4~7时是两个垂钓的最佳时段。二、中午钓深潭暮春的白天尤其是中午,浅水处的水温持续升高,鱼不会继续在岸边停留,便纷纷游向深水区纳凉。此时要根据气温变化和鱼的活动规律,把竿投向远方的深水区。但不必  相似文献   

9.
郭铁钢 《垂钓》2009,(7):40-41
一、据其习性选钓位,讲究针对性 鲢鳙鱼属中上层鱼类,喜高温,对水中的氧气含量尤为敏感,喜欢在富氧深水区游弋。因为鲢鳙是天生的兜齿,主要以鳃耙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因此,手竿浮钓鲢鳙,让水中的鲢鳙不需要改变觅食的习惯就可以轻松吃饵,更符合鲢鳙的觅食特点。手竿浮钓鲢鳙的钓位多选择在富氧的深水区,如水库坝口的窝风处、排水口的深水区等。  相似文献   

10.
符荣财  路安摄影 《钓鱼》2013,(21):37-37
晚秋季节,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早晚温差较大,这为我们钓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过,要想钓出一个好的成绩,还需要我们勤动脑筋。下面我就最近出钓的一些感受,总结以下几点供钓友们参考。一、选择钓位晚秋的早晚天气较凉,如果钓友是一大早到达钓点,一定要先在较深水域试钓,因为晚上天气较冷,经过一夜凉风的吹拂,此时浅水区域的水温还是比较低的,鱼多会在深水区休息,所以要先到深水区试钓。如果我们是下午出钓,就应选择在较浅水域试钓,晚秋中午的天气比较热,水温也会随之升高,这时浅水区域的水温要高于深水区。到了下午17时以后气温开始凉了下来,我们又要依照一大早的规律,再到深水区抛竿。  相似文献   

11.
人们都知道,夏天中午太阳似火,浅水处因受太阳直照水温特别高而钓不到鱼。因此,有的人中午爱选择深水区作钓点。但在深水里也不一定钓到鱼,有时钓得也不多。原因是深水里虽然比不上浅水温度高,但由于深水底下风不能直接吹到又闷又缺氧,鱼呼吸困难,尽管饥饿也不愿进食。  相似文献   

12.
早春钓大鲈     
何洛 《钓鱼》2012,(8):56-56
早春是钓取大鲈的绝佳季节。春季,处于产卵期的鲈鱼因为本能的趋势,会从深水区向浅水区游动,以便产卵。当大鲈移动到浅水区时,它们很容易被钓获,这是因为钓手在浅水区要比深水区能够更好地操控路亚,使其发挥高效。机会就在眼前,但哪里适合钓取鲈鱼,  相似文献   

13.
霜降后,随着气温、水温逐渐下降,鱼儿也由仲晚秋的靠边觅食,逐步向深水区游动和聚拢。其他各种鱼类觅食已不太积极,唯有鲫鱼是较耐寒鱼种,仍然能够觅饵摄食,只是表现为食饵动作轻微,活动范围局限在深水区。此时想用手竿擒获它们是难上加难,这时候就轮到筏竿一显身手了。  相似文献   

14.
一到秋天,鱼儿都游向深水,若想钓到它们就必须把钩甩到远处的深水区。“飞毛腿”式爆炸钩是各种组钩中甩得最远的,故我们这里秋天钓鱼时,都用“飞毛腿”式爆炸钩,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春钓鲈鱼     
早春钓大鲈早春是钓取大鲈的绝佳季节。春季,处于产卵期的鲈鱼因为本能的趋势,会从深水区向浅水区游动,以便产卵。当大鲈移动到浅水区时,它们很容易被钓获,这是因为钓手在浅水区要比深水区能够更好地操控路亚,使其发挥高效。机会就在眼前,但哪里适合钓取鲈鱼,又该如何去钓取鲈鱼呢?总是能够看到一群人,年复一年地钓  相似文献   

16.
春季巧钓滩     
一、早春寒冷钓深滩 深滩是指靠近深水区,水深在1.5米左右且靠近水草的深水滩。早春本来气温、水温较低,加上寒潮频频“光临”,气温和水温就会变得更低。因此,鱼儿为了避寒趋暖,就会首选在背风向阳、靠近有水草的深水滩栖息。因为这里既有适合鱼儿栖息的水温,又有鱼喜爱的水底环境,还有较丰富的天然食物。  相似文献   

17.
山东腹地的鲁中山区水库众多,不少玩悬坠钓的钓友在农历的惊蛰前后就开始出钓,这时的天气乍暖还寒,垂钓更需技巧。一、钓点的选择早春水库钓点的选择应以"钓暖"为主。这里所说的"钓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钓深。早春的气候和冬天比较接近,深水区的温度较高而且较为稳定,所以选择深水区垂钓会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钓早晚不钓中午夏季的早晨气温一般在20~26℃。水温在22~30℃,这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容易上钩。下午4时之后,太阳已西斜,气温降低,水温也随着下降,鱼儿在深水区休息后,预感夜晚的到来,表水已开始凉爽,纷纷从深水区逐步游向浅水区或岸边觅食,也容易钓到鱼。  相似文献   

19.
张仲华 《钓鱼》2013,(18):32-32
连续好多年的夏季,我一直用海竿串钩加"炸弹饵"的线组定点守钓大乌青,且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曾钓起过近60斤重的大乌青。现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一、选点选准钓点十分重要,夏季随着气温的逐步走高,大鱼都躲到深水处。最好选择宽水面中相对狭窄的深水区域,大桥墩附近的荫凉深水处是乌青喜欢呆的地方;再有就是深浅的交汇处也是理想的钓点。大鱼时常会游到此处觅食,然后再回深水处栖息;也可看准经常有鱼星出没的地方作点。乌青的鱼星有大小之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钓点1.若钓位选在堤坝上,其钓点应选在河道中的深水处。因此处不仅群集众多鲌鱼且个体也较大。2.河流的弯道处和岸边向水中凸出地方,钓点应选在近旁深水区。因此处有独特的地理环境,鲌鱼喜欢在此觅食、逗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