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祖母的礼物     
祖母一生平凡,在世上活了八十多个年头,没有为子孙留下什么积蓄,父亲就因此骂过她。但我却并不这样认为,仍时时怀念祖母,尤其难忘她老人家临终前送给儿孙们的特殊礼物——与死神抗争的坚韧品质。记得那年腊月间,我姐姐即要出嫁,祖母生病倒床日久。按农俗择卦,腊月二十五是姐姐出嫁的吉日,但绝没有料到的是祖母的病情也日益恶化,她老人家的去期也正向这个日子逼近,姐姐出嫁的前一天,祖母的喉管肿大,一句话说不出,下肢瘫痪,姐姐喂给她的嫁饭一口也咽不下去,唯一能使我们直观感到祖母还存在的便是她那双残烛般的眼睛在微弱地亮着,就象一盏黑夜…  相似文献   

2.
别忘了     
祖母从没有上过小学,也没碰过书本,她唯一懂得的,就是写自己的名字。然而,在我学"1、2、3"的日子当中,我发现了一个新天地,原来,祖母也懂得"1、2、3"的,并且,她竟然懂得加和减。  相似文献   

3.
别忘了     
祖母从没有上过小学,也没碰过书本,她唯一懂得的,就是写自己的名字.然而,在我学"1、2、3"的日子当中,我发现了一个新天地,原来,祖母也懂得"1、2、3"的,并且,她竟然懂得加和减.  相似文献   

4.
寒风凛冽,我捧着祖母的骨灰盒,堂弟徐海平捧着我叔父的骨灰盒,叔母、堂妹徐海红夫妇和孩子,一起走在通向松江天马山公墓墓地的小路上,大家泪眼涟涟,叔父、祖母的落葬仪式就这样简单而又庄重地举行了。当祖母和叔父的骨灰安放到墓穴后,蜡烛的火在寒风中摇曳.我的思绪在翻腾:1977年8月21日病故的我的敬爱的祖母,终于在二十多年后“入土为安” 了。祖母的骨灰盒跟随叔父从上海到青海,又从青海到上海,叔父日日夜夜伴随它度过了整个晚年生活。叔父,一个多么想为文学事业再多做一点工作的老作家,他真想再多活几年,再写点东…  相似文献   

5.
收集快乐     
麦克11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母亲扔下他,和一个他不认识的男人去了纽约,她说麦克的父亲是个不配有家庭的人。而父亲说麦克不是他的儿子,要做亲子鉴定,还要送他去社会福利院,是祖母把他领回她的家。从此,他就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而父亲又总是酗酒,难得回去看祖母一次。在麦克13岁那年,他父亲因为伤人进了监狱,当他跟着祖母去探望父亲时,父亲瞪着凶狠的眼睛对他说:你不是我儿子,不要让我再见到你。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想过要爸爸妈妈。没有爸爸妈妈的麦克一开始是个忧郁的孩子,但是祖母让他学会了怎么使自己快乐。祖母在世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  相似文献   

6.
收集阳光     
在芝加哥,有位叫麦克的小伙子,他11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母亲扔下他,和一个他不认识的男人去了纽约,她说,麦克的父亲是个不配有家庭的人。而父亲却说麦克不是他的儿子,要送他去社会福利院,这时,祖母把他领回了她的家。麦克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而父亲又总是酗酒,难得回去看祖母。麦克13岁那年,他父亲因为伤人进了监狱,当他跟着祖母去探望父亲时,父亲瞪着凶恶的眼睛对他说:你不是我儿子,不要让我再见到你。从那以后,他再没有想过要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7.
悲哀的玩具     
依然不记得年龄,只知道是小时候罢了。 父亲在野外忙,母亲在家里忙,剩下的只有老祖母,她给我说故事,唱村歌,有时听着她的纺车声嗡嗡地响着,我便独自坐在一旁发呆。 我也常到外面去玩,但总是自己个儿。街上的孩子们都不和我一块游戏,一个人踽踽地沿着墙角走回家去,“他们不和俺玩。”这样说着一头扑在了祖母的怀里。祖母摸着我的头顶说:“好孩子,自己玩吧。” 父亲老是那么阴沉,那么严峻,仿佛历来就不曾看见过他有笑脸。母亲虽然是爱我——我心里如是想——但她从未曾背着父亲给我买过糖果。实际上说来,那时候也就只有祖母一个人是爱我的,…  相似文献   

8.
河北     
童年最欢乐的时候,则莫过于春节。春节从贴对联开始。我家地处偏僻农村,贴对联的人家很少。父亲在安国县做生意,商家讲究对联,每逢年前写对联时,父亲就请写好字的同事。多写几副,捎回家中。贴对联的任务,是由叔父和我完成。叔父不识字,一切杂活:  相似文献   

9.
别忘了     
这边还未把东西吞下,那边祖母已经在张罗其他宝贝要祭我的五脏庙了祖母从没有上过小学,也没碰过书本,她唯一懂得的,就是写自己的名字。然而,在我学1、2、3的日子当中,我发现了一个新天地,原来,祖母也懂得1、2、3的,并且,她竟然懂得加和减。成年后每一次返乡,都成了家里的大事,祖母总会像过去的许多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一束     
正●柳青女儿为父亲写下38万字传记今年7月,是作家柳青诞辰100周年的日子,他的长女刘可风日前完成了父亲遗愿,于近日推出了《柳青传》。刘可风永远忘不掉父亲生前绝望地对她说的那句话:"我的书是写不完了!"她说:"从父亲离开我的那一刻,我就坚定不移地认定我的未来必须完成一件事——我要把他的遗憾落在纸上。"她觉得这部  相似文献   

11.
别忘了     
蓝白 《红领巾》2009,(4):3-3
祖母从没上过学.也没碰过一本书,她唯一会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然而,在我学“1、2、3”的日子当中.我发现了一个新天地.原来祖母也懂得“1、2、3”.并且,她竟然懂得加和减。  相似文献   

12.
别忘了     
祖母从没有上过小学,也没碰过书本,她唯一懂得的,就是写自己的名字。然而,在我学“1、2、3”的日子当中,我发现了一个新天地,原来,祖母也懂得“1、2、3”的,并且,她竟然懂得加和减。  相似文献   

13.
问青春     
黄琰 《新读写》2014,(4):33-33
我问父亲什么是青春?他说“打架,当兵”。我问祖母青春是什么?她反问我青春是什么?我问自己什么是青春?我默然不语。  相似文献   

14.
记春节     
如果说我也有欢乐的时候,那就是童年,而童年最欢乐的时候,则莫过于春节。春节从贴对联开始。我家地处偏僻农村,贴对联的人家很少。父亲在安国县做生意,商家讲究对联,每逢年前写对联时,父亲就请写好字的同事,多写几副,捎回家中。贴对联的任务,是由叔父和我完成。叔父不识字,一切杂活:打浆糊、扫门板、刷贴,都由他做。我只是看看父亲已经在背面注明的“上、下”两个字,告诉叔父,他按照经验,就知道分左右贴好,没有发生过错误。我记得每年都有的一副是:荆树有花兄弟乐,砚田无税子孙耕。这是父亲认为最合乎我家情况的。以后就…  相似文献   

15.
祖母的故事     
接到父亲的电话,我的心就慌了起来。父亲说,抽空回家看看你祖母吧,她想你了。尽管父亲说得淡然,且再三说没事,我还是听出了他声音里隐隐的不安。连夜慌慌地从省城赶回家,果然是出  相似文献   

16.
告别老屋     
伴着绚烂的夕阳,我和爸爸下了火车,又徒步十几里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里的青壮年大都远离山村往外谋生去了,只留下一些老人,他们互相串门,聊天,安度晚年,过着“桃花源”一般的宁静生活。此次前去,是为了看望我久未谋面的祖母。轻轻地推开未锁的门,我和爸爸走了进去。院内,一位满头白花的老人在池边剥豆子,我想:这多半是我的祖母了。老人听见了脚步声,缓缓地站了起来,瞧见父亲,亲热地叫着,那么和蔼、安详与热情。她蹒跚地走了过来,我迎上去,她握着我和父亲的手,招呼着我们进屋坐。屋里摆设简单,但干净整齐。在谈话中我得知祖母生活得很充…  相似文献   

17.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2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ji____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susu________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相似文献   

18.
祖母的年菜     
佚名 《家长》2015,(1):51-52
祖母虽早已离我远去,她炒米粉的手艺和经验却默默的传承下来,变成了我的一部份。在那一刹那,我突然觉得跟她无比的亲近。每当有人称赞我炒的米粉好吃时,我总要自豪地说:"你知道吗?那可是我家的传统年菜,是祖母教我做的。"我喜欢祖母,从小跟着她睡,跟着她去看电影、下馆子、旅行,也看着她做菜。祖母知书识字,做得一手好菜。她有一张笑眯眯的圆脸,长着两个大酒窝,有点像老牌影星胡蝶,祖父就是在饮宴时结识并爱  相似文献   

19.
爱的真谛     
妈结婚已经有十几年了,我似乎从没意识到他们的婚姻是幸福的。父亲是个教师,每天忙忙碌碌,守着学生和讲台,回家除了吃饭、睡觉,很少有时间和我们聚在一起。母亲在做裁缝之外,还开了个小超市,她不是忙生意,就是回家弄家务,照顾父亲和我的生活。他们和其他许多夫妻一样,日子过得琐碎、庸常而忙碌。  相似文献   

20.
正"每位作家背后都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祖母",这话真的一点也不假,我的文学启蒙就是从祖母给我讲述的故事里开始的。我的祖母不但故事讲得让小时候的我陶醉,而且她还是个家风家规的传承与践行者,虽然她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年了,但她老人家那慈祥的威严至今还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底里。祖母在世时,可以说是我们村里数得上号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她以特别注重家风和家规严格而有名。祖母和爷爷共养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