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设想 本次习作的主要任务:理解细腻、生动的肖像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掌握人物的肖像描写方法;学会仔细观察身边人物的外貌并进行具体细腻的描写.教学中,首先以"抓小偷"为切入点,通过对已学课文中精彩范例的深入品读,让学生认识到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外貌的描写.其次,让学生欣赏精彩的外貌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在朗读、比较中感受成功的人物外貌描写.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外貌描写的要领,并总结方法,突出人物的个性,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养成自觉地、仔细地观察身边的人和物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2.
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作文中对动作的描写普遍缺乏具体描写,不够生动形象,显得枯燥、单薄,以至于写作字数等不能达到要求。老师和学生都知道动作描写对于表现人物个性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教师难以有效指导,学生也无法可依。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把动作描写得更加具体呢?这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方法具体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也就有法可依了。  相似文献   

3.
一、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疑、释难上,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上.如在教"背景"时,教师可投影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就比教师在黑板上写板书快了好几倍.接着,教师可利用节省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描写一个人物形象,抓住人物在特定场景中最具特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任莉 《师道》2012,(12)
一、"目标性"与唤醒言语表现动机 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这是在学习了三篇写人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习作训练,此时学生已从课文中学习了写人的基本方法——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反映人物的特点.但理论还不能联系实际,他们不能灵活地学以致用,需要教师引导如何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上课伊始,在引导学生确定好人物特点,选好事例后,为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通过亲自置换角色让学生进行直观观察.  相似文献   

5.
正优秀的外貌描写能让人物变得更加鲜活,更富有神采,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作者在描写这些人物的时候都运用了精彩的外貌描写,让人物栩栩如生,彰显人物个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用各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人物外貌描写,促使学生更好地写出人物之魂。  相似文献   

6.
<正>在对学生的写人作文进行分析中发现,很多学生不能抓住人物的动作刻画人物的形象,首先不知道如何描写人物的动作,其次是不知道哪些动作能反映出人物特点。针对此现状,我们以高年级语文教材中多处出现的人物动作描写片断为切入点,进行教材重组,利用阅读教学让学生进行人物动作描写方面的积累,从中发现一些动作描写的写作规律进行仿写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写人作文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习作基础,习作兴趣仍需继续点燃。在动作描写中,学生往往写不具体,常常用概括的语言陈述。要让学生的习作写生动、写具体,可进行专项训练,以激活习作潜能,点燃习作热情。针对一节"动作描写"习作指导课进行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找到动作描写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动作描写练习。  相似文献   

8.
<正>让人物"活"起来是指将文章中的人物写得具体可感、活灵活现,能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印象深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综合描写,让人物立体呈现描写人物时,可以从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方面进行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景物或其他人物的行为、语言来进行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例如,都德《最后一课》的结尾就成功地运用了多样化的描写  相似文献   

9.
许淑颖 《小学生》2013,(11):61-61
在小学的作文中,大部分作文是写人与写事的文章,其次是写景文章,再次是想象作文。要想让学生写好写人写事的文章,就得做好片断训练。我们是不是经常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人要么是哑巴(没有语言描写),要么是木头人(没有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这就是我们需要训练的人物的细节描写,其中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限于篇幅,仅就在语言描写训练教学中所获得的几点体会谈一谈。  相似文献   

10.
很多时候,学生在作文中会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等描写,却忽略了心理描写。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需要借助特定的训练,教给学生体察内心的方法、技巧,从而让学生捕捉到内心灵动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展现出别样丰富而精彩的心理描写。  相似文献   

11.
<正>【背景描述】在《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片断中,作家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活蹦乱跳的、争强好胜的、富于心计的小嘎子和敦厚老实、以实力取胜的胖墩儿。怎样"取其一点",凸显人物形象呢?经过不断思考,我决定把人物的动作描写作为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点",通过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从中学习描写人物的  相似文献   

12.
邱成立 《教育艺术》2002,(10):53-55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 ,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抒情和描写是记叙类文章的三大表现手法 ,叙述和描写又是最主要的表现方法。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老师们比较偏重于叙述方法的指导 ,对描写 ,尤其是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关注不够 ,导致学生的作文看起来语句很流畅 ,条理很清晰 ,可总是给人一种干巴、乏味的感觉。那么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人物语言 ,使小作者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呢?除了指导学生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外 ,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指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我经常…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动作描写,十七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莱辛有过这样一句话:“主要的东西是让人物行动起来,通过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成功的动作描写总是让笔下的人物活灵活  相似文献   

14.
细节刻画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教师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人物形象,窥探人物性格,还能使之更好地审视人物内心,透视人物品格。  相似文献   

15.
描写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习作能力之一。具备良好的描写能力,能够让学生对人物、景物、事件的把握更加精准,写出更优质的作文。在小学习作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计划、分层次地引导学生进行人物描写、景色描写、事物描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让学生以丰富、精细的描写充实作文,使作文整体的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整、情节更加曲折、情感更加真挚,实现学生习作描写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课标理念下,对中学生作文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作文中的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在整篇作文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特别是在描写人物时,可以将文中的人物表现得更为传神,因此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动作描写技巧,值得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究。本文就成语在动作描写中的使用技巧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以提高中学生的成语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一、紧贴生活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成语  相似文献   

17.
任何描写都不是文学作品中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物的思想活动。鉴赏文学作品,分析人物形象,应该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入手。如何通过外貌描写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  相似文献   

18.
人物的形象是通过语言、外貌、动作来表现的。要解读一个人,从这考虑事半功倍。教学中,教师可挖掘人物的语言,让学生通过语言的解读,通过动作的理解,在头脑中建构人物的形象,而这也是练笔的训练点。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记叙文充实具体是作文训练中教师和学生都觉得头疼的问题。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积累素材,加强对事情全过程的精细描写、对心理进行细腻描写、注意细节描写、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就会具体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20.
马志杰 《成才之路》2020,(1):108-109
作文教学要注重描写人物的方法,特别是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让人物活起来。文章从描写人物的具体方法入手,探讨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在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